高文书: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875 次 更新时间:2023-06-21 22:18

进入专题: 人口高质量发展   人口发展  

高文书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我国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高度重视人口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发挥巨大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一、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对于谋划好人口长期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总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60余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比上年减少106万,也是数十年来首次降到1000万以下;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根据联合国的报告,生育水平下降、总人口进入慢增长或负增长时代已经成为国际人口变化的大趋势。我国人口虽然出现下降,但仍有14亿多人,人口规模依然巨大,到2050年仍将在13亿人左右,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远高于第三位的美国,人力资源充沛、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将长期存在。

据国家卫健委中国人口发展与研究中心的预测,我国人口总量将相继经历零增长和负增长,人口负增长将呈现出近期慢、远期快的态势,人口负增长将持续到本世纪末之后;同时,也应看到“人口红利”没有消失,发展动力依旧强劲。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人口总量出现下降的同时,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老龄化率快速上升会对我国发展带来一定挑战。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需要正确予以看待。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约半数为60到69岁的低龄老年人,不少人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尚佳,在自愿的基础之上,可以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余热。虽然少子化、老龄化趋势明显,但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巨大,仍处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二、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提高人口素质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新征程上,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人们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科学文化素质,持续创造有利于发展的人口总量势能、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叠加优势,我们就一定能推动提升人口发展水平,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最重要途径,是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关键。在全球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的文盲率最低。我国已建成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九年制义务教育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7年,增加到2020年的10.8年;劳动者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差距还非常明显,我国需要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全面提升人口健康素质。健康是影响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人力资本构成。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但是,我国人口健康面临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转变带来的挑战和威胁。过度的工作压力、快速的工作节奏导致患病率提升,疾病年轻化态势日趋显著。青少年营养健康和视力问题日益突出。全面提升人口健康水平,需要建立全民健康计划,塑造健康生活。需要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需要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制度。需要优化医疗照护,延长国民健康生命周期,促进国民健康平等。同时,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贫困群体、身心障碍群体等弱势群体的健康保障。提高弱势群体的医疗服务使用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减轻弱势群体的医疗负担。

全面提升人口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然要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加强诚信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大力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

三、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

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变量。需要统筹人口发展与人口安全,既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也要考虑人口自身安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

适当提高生育水平。当前,我国出现低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育龄妇女生育意愿长期低于更替水平,是生育水平进一步走低的关键性因素。国家卫健委中国人口发展与研究中心2021年调查数据表明,“60后”、“70后”、“80后”、“90后”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分别为2.04个、1.99个、1.94个、1.85个,均低于更替水平,其中“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已降至1.66个。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是继2015年全面两孩政策之后中国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也是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之后,针对中国人口形势所作出的重要政策响应。中国从此进入多孩时代。虽然伴随全面两孩、放开三孩等政策的调整,对生育水平的一些积极影响有所显现,但总和生育率在“十四五”时期还将在极低水平波动。

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劳动力要素的质量和配置水平在国家发展格局中更为重要。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稳定而高质量的劳动力群体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劳动者素质提升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过去4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丰富的人力资源。但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和人口总量开始下降,对经济发展带来潜在不利影响。为培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需的人力资源,应围绕提高潜在人力资源数量和提高现有人力资源质量,以支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实施更加积极的生育支持措施。为推动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要实施更加积极的生育支持措施,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建立婴幼儿照护体系,减轻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合理规划和适度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给予生育家庭补贴。合理安排公共财政在社会福利、医疗和教育等方面支出比例。增设儿科医生培养专项经费,缓解幼儿医疗供需不平衡矛盾,加大托育服务业税费优惠力度。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教授)

    进入专题: 人口高质量发展   人口发展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人口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87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3/11,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