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如烹小鲜”是《老子》中的一句名言。今天再用,时空发生变化,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谁来治?《老子》时代很清楚,那是封建专制时代,朕是江山,江山是朕。自然是朕在治。《诗经·小雅》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现代中国社会,显然不是专制社会,是人民共和国,自然是人民来治。
人民如何治理,这是全部政治学经典或许也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至少涉及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如何反映人民意愿
江山是人民的,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的江山只能由人民来治理。人民如何治理,只能由人民推选出的代表来治理。人民如何推选出自己优秀代表来治理,这是问题的核心。这需要一系列制度设计提供保障。例如,是人民中每一个体都能够通过较为民主的方式参加选举,包括自荐和他人推荐,还是只能够有政府机构推荐。如果只能由政府机构推荐,是否也需要一系列民主程序实现。包括与选民见面,接受选民的质询,由选民投票选举出人民心仪的代表,再由这些代表选举出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的政府的各级领导人,等等。
如何让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始终尊重人民的意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民主科学和法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实现国家治理,这同样也需要一系列制度建设提供保障。如果没有一系列较为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提供保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难以保证各级领导人能够始终尊重人民的意愿,反映人民诉求。即使按照上述要求做了,也不能够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反映人民意愿。
如果没有制度文明提供保障,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政府领导人,一定会以人民的名义,把人民捧得高高,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不尊重人民的意愿,甚至无视人民的利益和需求,完全违背人民意愿,走向与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如何破解,需要推进制度文明现代化。包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把全过程民主真正落到实处,推进法治中国,等等。
二、人民怎样治理——无为和有为
治大国如 烹小鲜, “烹小鲜”不能随意翻动,调料要恰到好处,火候要掌握得当,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要有审慎负责的态度,精准把握好无为和有为的尺度。
治理大国需要有无为的认识。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治理国家,政府不能够包打天下,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只有如此,才会进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境界。
(一)只有无为,才能够建设好的市场经济体制
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问题的核心是,哪些方面需要政府有为,哪些需要政府无为。全球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虽然有了一些基本遵循,例如政府主要职责是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为居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这是有为政府的主要职责。在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方面,政府工作的重心是加强法治、打击失信,不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为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法治的竞争环境等。但也不能说已经穷尽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例如,国企存在的意义是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否需要一定比例的国企存在,多大比例合适?再比如,政府通过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否还有别的手段?中国的市场经济,政府制定的区域发展规划对推进区域发展意义显著,是否也有值得借鉴之处,等等。
(二)只有无为,才能够释放社会的活力
社会蕴藏着巨大的活力。凡是社会能够做到的,交给社会,这样一句名言,含有丰富的哲理。
很多工作,需要政府,也只能够政府去做。例如,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这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责,他人取代不了。但人间诸多事物,并不是只有政府才能够做好。恰恰相反,有的事情,只能交给社会去做,而不能交给政府去做。例如行业协会的管理,社区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甚至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大型体育赛事等,都可以交给社会去做。政府做,一是做不好,二是效率低,也容易产生腐败。例如近期揭露出的中国足协严重腐败问题说明这一问题存在。
大量的社会组织存在,使社会活力得以充分释放。NGO(非政府组织)和NPO(非营利组织)形成了与政府和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社会由此形成三足鼎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释放社会的活力实际是丰富了社会主义因素,而不是相反。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观点,也是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一个成果。而弱化社会活力的做法,与社会主义原则背道而驰,实际背离了社会主义。道理很简单,让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通过参与社会组织活动而释放出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有了充分展示的舞台和空间。如果社会活力得到更大程度释放,只意味着,社会作为一种主义,也就有了更厚实的基础,更丰富的内容。
如果政府包打天下,什么事情都要管,都要自己做,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政府机构庞大,财政供养人口甚多,并带来诸多低效率。2021年,笔者在常态发展公众号上刊发的文章,《2021年财政供养人口至少超过8000万》。财政供养人口持续增加,实际是社会活力没有得到很好释放另一种表达。
(三)只有无为,才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如何从有为到无为,实际就是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这实际是制度现代化的另一说法。国家治理如何现代化,就是要遵循人类文明普遍的认可的规律性做法,例如法治,公开等。2019年笔者曾撰文,“公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文章有点长)。文中提到,公开,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开、政府的政务公开、官员的财产公开、司法审判公开,历史档案公开等。而通过制度与法律保障上述内容的公开,会极大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提升治理效率,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从而使国家治理进入无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