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国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68 次 更新时间:2023-02-08 00:20

进入专题: 绿色低碳  

隆国强 (进入专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202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构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提供了顶层设计,是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

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可在借鉴先行现代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第一,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但是也要看到,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是依靠大量投入资源能源来驱动的。作为一个大国,这种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日益紧迫。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思想指南。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过去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29.4亿吨二氧化碳,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赢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我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潜力也十分巨大。与不少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水平仍然较高。生态环境已经实现根本性转变,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任务仍然艰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道阻且长。因此,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之举。

第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有利于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当今世界正面临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转型的重大趋势,两大转型相互促进、相互交融,蕴含着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两大转型一方面带来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的新机遇;另一方面,两大转型还将推动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从而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有利于加快构造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拓展国际新空间。我国是后发追赶型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就显著。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也日益弱化,一些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的压力持续上升,我国亟须构建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新优势。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从过去依靠低成本优势转变为更多依靠技术、质量、服务、品牌等知识密集型增值环节的新优势,势必面临与发达国家正面竞争的新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其霸权和市场竞争力,多方施策对我国围堵打压,特别是对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进行全方位打压,凸显了我国产业竞争力升级的风险与挑战。我国企业越接近前沿技术,追赶难度也越大。因此,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将推动我国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例如,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新兴产业,成为这些绿色新产品、新技术最大的出口国,这些将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我国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领域形成的越来越强的竞争新优势,将推动我国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超越,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能够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有机统一。

第三,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保护地球家园是各国共同的责任。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彰显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供给侧看,能源、冶金、建材、交通等产业占碳排放总量的大头,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从重点产业入手。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体系变革,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重中之重。10年来,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14.5%提升到25.5%,成就巨大,但是,目前约3/4的电力仍然是化石能源,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化任务十分艰巨。发达国家大多已经跨过了碳排放的高峰,从其宣布碳中和的时间表来看,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往往有40、50年的时间,有的国家甚至时间更长。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的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付出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努力,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用绿色低碳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能源低碳化、产业低碳化、城市低碳化和生活方式低碳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不动摇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刚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包括生态环境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都需要更好地发展。当然,发展本身也会带来新的问题,而解决新问题也需要依靠发展,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往粗放型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转变发展方式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地发展,未来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也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使之贯穿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全过程,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统筹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过去,人们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只顾经济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当人们普遍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后,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只强调环境保护而忽视经济发展,本质上这仍然是将二者对立起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统筹好发展与保护。例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的同志片面理解为只要保护,不要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大的发展,而是要立下生态优先的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发展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前提下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客观讲,绿色转型既有压力,也有机遇。实现绿色转型,需要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科学技术、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需要大量的投入。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导致巨大风险。比如,当前欧洲一些国家面临的能源危机,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低碳化转型步伐过快。在看到风险与挑战的同时还要看到,绿色转型将带来巨大的战略机遇。绿色低碳转型将推动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涌现,催生新的产品甚至新产业。比如,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了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非化石能源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风能装机市场,我国企业把握住机遇,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光伏、风电设备研发制造和出口商。绿色转型还催生了新能源汽车。近年来,汽车市场整体低迷,受新冠疫情冲击,汽车芯片供应链更是雪上加霜,但新能源汽车逆势大幅增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销售国,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约65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也大幅增长,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世界主要国家和很多企业都高度关注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战略机遇。比如,2022年美国发布《先进制造国家战略》,关注三大技术领域,其中之一就是清洁能源技术。美国的《削减通胀法案》投入大量资金,吸引各国企业在美国生产新能源汽车。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也出台了与碳中和相关的法案和发展战略。绿色低碳新技术层出不穷。押注核聚变发电、氢能源、新型储能技术、钙钛矿电池等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这些新技术一旦技术上突破、工艺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将带来颠覆性影响。目前,基于硅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降到人民币0.1元/千瓦时,低于煤电成本。据有关资料,晶硅电池光电转化率最大理论值为29.4%,钙钛矿电池叠层转化率可达50%,钙钛电池适合分布式,基座是塑料,重量很轻,成本低,如果实现吉瓦规模的量产,生产成本仅有晶硅的一半。未来,随着绿色转型的深入推进,还会有更多的绿色技术、产品和服务涌现出来。需要指出的是,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技术相互交融,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的新机遇。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典型,动力从传统的燃油变成电动或混和动力,而且因为数字技术的大量应用,将呈现智能化、网联化的新特点,成为与传统汽车有着巨大差异的新型交通工具。我国如果把握好这一机遇,完全可能在绿色化、数字化新赛道上抢得先机,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从过去数百年世界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看,后发国家能否实现超越,关键在于能否把握新的战略机遇,在决定未来的新兴产业上走在前面。因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抓住绿色化转型的战略机遇。

三、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工作重点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指导意见》对这项工作作出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明确了工作重点,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指南。从工作推进的角度,落实《指导意见》要求,要抓住纲要,突出重点,力争纲举目张。

第一,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决定行动。要广泛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让生态文明思想进课堂,帮助下一代从小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特别要抓好党政干部、企业家、意见领袖等关键人群的学习教育,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我国宣布“双碳”目标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双碳”知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各级对“双碳”知识与政策的认知,还有较大的差距,基层干部的认知明显低于中央机关,普通群众的认知更低于干部。做好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需要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优先的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绿色低碳理念与知识的普及,推动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第二,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发展,根本上要靠技术创新。要支持企业大力应用绿色低碳技术、设备和服务。要大胆引进先进的绿色技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率先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回顾历史,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都不是我国企业发明的,但我国企业引进技术后,不断迭代创新,同时,利用国内市场提供的规模经济,持续降低成本。政府针对性的补贴政策也为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我国仍然要大力开展开放式创新,大力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当前,国际上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维护其技术领先优势,对我的技术封锁与打压日甚一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相比芯片等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敏感性相对更低,开展国际合作的空间更大。除了引进技术,也要更大力度引进人才和投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绿色技术国际合作中,“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要鼓励支持企业主动“走出去”,整合全球创新研发资源和市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要增强绿色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在研发经费、人才、技术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绿色创新创业全链条上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建立与完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是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的根本保障。过去10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绿色发展体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等制度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打赢环保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制,需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市场在绿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要加强机制设计,通过法律法规、价格、排放配额、财政税收、绿色金融等多种工具,弥补“绿色溢价”,增强绿色发展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绿色发展激励机制,落实各级干部绿色发展责任制。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中,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制度环境。


进入 隆国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绿色低碳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53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