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关于2023年国际经济形势的几个判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958 次 更新时间:2022-12-25 18:33

进入专题: 国际经济形势  

陈文玲 (进入专栏)  


摘要:准确把握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对于正确把握中国明年经济走势至关重要。从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看,2023年全球的疫情、通货膨胀、美元暴力加息、俄乌冲突和战争危机以及中美经贸关系有可能会出现缓和,但世界经济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均衡性、不可持续性,导致经济下行甚至深度衰退的存量矛盾和增量矛盾同时存在。中国经济也面临严峻挑战,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尚未改变,2023年经济增长速度、线下消费需求、房地产市场、制造业以及投资者信心将呈现明显回升之势,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关键词:2023年,国际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判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是我们判断2023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世界经济走势的遵循。2022年由于百年疫情、俄乌冲突、大国竞争博弈加剧等重大因素,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比原来国际组织的预期基本上是腰斩的。世界银行、IMF、 OECD等国际机构预测2023年会低于2022年,有2.3%的、有2.2%的、有不到2%的,很多知名智库或者经济学家提出,2023年世界经济会进入深度衰退,可能会爆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世界银行最新全球展望报告,将70%以上国家2022年的增长率预期进行了下调,如果预测准确,世界经济将会经历80年不遇的严重情况,从中长期看,世界经济增长可能会在本世纪20年代之后陷入停滞,作为增长原动力的所有领域几乎都在萎缩。

到底怎么看国际形势?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对于正确把握中国明年经济走势至关重要,总体来看,2023年国际形势有可能会出现“五个缓和”,导致明年世界经济下行或衰退程度也许没有几个国际组织现有预期的那么深,不是比今年大幅度下降,而是和今年不相上下,甚至好于今年。但世界经济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均衡性、不可持续性,导致经济下行甚至深度衰退的存量矛盾和增量矛盾同时存在,“五个缓和”哪怕其中一个发生逆转,或者全球宏观经济政策不能趋向一致,或许世界经济将重新陷入危难或者危机之中。

一、明年世界经济或将出现“五个缓和”,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一些基本要素将会有所松动,世界经济增长或将好于相关国际组织的预测

(一)持续三年的疫情或将缓和

由于奥密克戎毒株总体变得比较温和,加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出现,感染达到一定规模后出现群体免疫的效应,全球大部分国家均放松了疫情管控。根据知名旅行网站Travel Off Path的报道,截止10月31日,全球已经有122个国家和地区完全取消了新冠入境限制。亚洲国家也逐渐放松了出入境限制政策,日本自6月起从中国入境日本取消了隔离政策,从10月11日开始全面放宽入境管控措施,取消每日入境最高5万人的人数限制,恢复原有的免签国家旅客的免签入境政策,允许外国人旅客个人入境。韩国从9月3日零时起取消入境前核酸检测要求,全面放开入境。新加坡从8月28日起,所有未完全接种疫苗的旅客进入新加坡将不再需要在抵达时进行为期 7 天的居家隔离政策,从11月份起取消了一切限制,不再公布每天的确诊人数。中国香港自9月26日起,海外来港人员入境检疫措施由“3+4”改为“0+3”,即解除海外旅客来港后3天的强制酒店隔离,只需居家医学监测3天,其间可以外出。中国台湾从10月13日起,扩大边境开放,实施入境免居家隔离“0+7”措施,居家检疫改为7天自主防疫。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及时进行部署,不断研究部署优化防控工作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11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条”优化新冠疫情防控的措施,之后又发布了新“10条”。随着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11月30日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指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经过近三年的抗疫,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拥有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特别是中药,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升,加上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今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小,但总体看还是短期的、局部的,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基本面没有变,长期向好的基本要素都还在。党中央、国务院对及时对稳住经济大盘作出部署,出台了重大政策措施,经过全国各方面、各地方共同努力,经济企稳将很快见效,全年经济增长有可能稳定在合理区间,明年中国经济将强势反弹。

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对于经济复苏、刺激消费、促进全球人员流动、资本流动、各种要素流动,都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世纪疫情缓和最终会导致世界各国对疫情管控逐步达到全部放开。这是当前对世界经济最大的利好,也是对中国经济最大的利好,明年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受疫情影响降低可以预期,如果不是病毒突发恶性变异,变得重症率更高、死亡率更高,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重症率越来越低,死亡率几接近于0,对人的生命健康威胁越来越低,已经低于普通流感。在这种情况下,解除对疫情对恐慌,正确预防和救治病毒,中国与全球大部分国家一样,“放”是大趋势,不可能继续收、封、控、堵、硬隔离。这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对于世界经济增量中贡献最大的中国,将是非常强力刺激,从而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二)全球性通胀会或将缓和

2022年10月份全球通胀率达到9.4%,是30年以来的高点,其中发展中国家通胀率14年来首次高达10.1%,发达国家通胀率虽然只有8.8%,但却是40年以来的新高。其实,如果不是美国等国家对俄罗斯的全面严厉制裁,全球性通胀绝不会如此严重;如果不是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加征的高额关税,美国的通胀也不会如此严重;如果不是在抗击疫情中很多国家紧跟美国采取流动性泛滥的货币政策和极度宽松的财政政策,解决通胀问题不会这么困难;如果不是美国乘人之危,对欧盟一些国家以高于本国4倍的价格出售能源,欧洲也不至于出现几十年以来最严重的高通胀。2022年全球性高通胀实际上并不包括所有国家,中国是低通胀,日本也是低通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高通胀各有各的原因,各有各的解决难度。

总体看,高通胀峰值或者顶峰在2022年9月份、10月份、11月份,或者延迟到2022年年底和2023年年初,主要表现为美国CPI价格指数居高不下,欧洲能源价格、电力价格以及与之相关联行业产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上升。其实,能源危机和能源价格上涨,对美国影响并不太大,美国液化天然气LNG持续增加,即使俄乌冲突期间,美国仍然从俄罗斯在进口能源,还从委内瑞拉、叙利亚不断的偷运油气,加上美国自身增加了石油、天然气生产,不但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可以大量出口到欧洲,今年欧洲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来自美国的占到78%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能源危机给美国带来的是收益,而不是危机,美国通胀率不会再出现7月份的9.1%和连续几个月8%以上,10月份降到了7.7%,以后会逐月降低,2023年将降至4%以下。在印尼G20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会谈之后,如果适时启动中美贸易谈判,美方取消对中国加征的高额关税,高通胀在美国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缓和。

欧洲通胀现在是峰值,特别是2022年底和2023年初的冬季,能源问题如果不能解决的话,能源危机将带动一系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德国宣布天然气库存可以满足今年冬季需求的100%,估计能源危机引发的通胀对德国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法国70%以上能源依靠核电,能源价格对法国的影响也不是很大。而对意大利等国家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乌克兰危机升级前,意大利进口天然气总量45%来自俄罗斯,奥地利80%的进口天然气来自俄罗斯,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87%的进口天然气来自俄罗斯,石油进口的比例高达50%,匈牙利几乎所有的能源进口都来自俄罗斯,塞尔维亚85%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近80%的石油来自俄罗斯。所以,这些国家冬天将非常困难。这导致欧洲经济大幅下行,能源价格上升,欧元和美元的比值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商品市场的核心是原油,占大约所有商品交易总量的50%。原油价格也是驱动其他能源价格的核心要素和食品粮食价格的主要因素。欧佩克国家生产的原油在全球原油市场中所占比重已不到40%,虽然欧佩克组织在不断推动原油生产的配额确保原油在高位运行,但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国,明年原油和天然气的供应还会继续上升,对于价格下行的压力继续提高。近期,能源价格在下降,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下降,2023年全球性高通胀有可能会进一步缓弱。持续的高通胀将主要集中表现在欧洲一些国家,还有一些受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影响比较大的非洲国家。如果近来全球的能源和食品价格暴涨得到缓解,供给侧制约因素消除,美国等国家退出金融紧缩措施,全球通胀率有望在2023年降至3%以下的水平,有可能避免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局面重新出现。

(三)美元暴力加息或将缓和

2023年美国暴利加息程度、速度、力度都会下降。2022年美元加息6次,其中有4次是75个基点,一次50个基点,一次25个基点,现在美元利率已经到了3.75-4.00%,今年年底预计还会加息一次,预期是50个基点,美元利息将达到4.25-4.50%,如果加25个基点,美元利息则是4.00%。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出,美国货币政策目标是把价格指数降到2%以下,而美国已加息了6次才从9.1%降到7.7%,如果按照这样的力度、速度,意味着美联储还会强力加息。但是,美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基本面并不支持继续强力加息。个人认为,美国决不会按照通胀率2%这个僵硬的指标继续暴利加息,不会把抑制通胀作为唯一的宏观经济目标,而是会把美国经济平稳发展和美国保持竞争优势放在首位。所以,美元加息会趋向缓和,有可能明年先降50个基点、再降25个基点,然后再25个、25个继续降下去,以观后效。

摩根士丹利预期: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走弱,通胀下降,加息结束,美国将勉强躲过经济衰退,欧洲经济将陷入收缩,亚洲则会呈现增长萌芽;预计2023年债券、防御性股票和新兴市场将有上行空间;CPI到2023年底,同比涨幅将降至2.4%。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降温,可能会促使美联储停止加息。摩根士丹利美国首席经济学家Ellen Zentner表示:“我们预计,到2023年1月,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达到4.5%至4.75%的峰值,随后在2023年全年保持在该水平,然后在2024年稳步下降”。随着美元加息步伐放慢,欧元的快速加息以及其他国家跟进式加息,在2023年大部分将会调整货币政策方向,以对冲美国暴力加息的影响。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022年11月30日表示,美联储可能“最快在12月”放慢加息步伐,同时告诫通胀阻击战远未结束,一些关键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包括最终需要将利率升到多高,以及需将利率保持在限制性水平多久等。鲍威尔并未透露他预测“终端利率”是多少,但称可能比决策者9月时预测的4.6%“高一些”。美联储理事库克则称,放缓加息的时间临近,要谨慎解读收益率曲线倒挂,在努力降低高通胀水平方面,美联储可能很快就会停止加油。尽管美联储释放的信号不尽一致,但放慢加息速度的方向一致。

(四)俄乌冲突和战争危机或将缓和

自俄乌冲突以来,中国政府一直站在历史正确一面,站在和平一边,一直在劝和促谈,目前促使俄乌尽快恢复和谈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中方处理乌克兰问题时,自始至终秉持的是“四个应该”和“四个共同”,全力防止俄乌冲突上升至核危机态势。在印尼中美元首会晤结束后,美国白宫发表通告称:“拜登总统和中国领导人重申他们一致认为永远不应该打核战争,也永远无法打赢核战争,强调他们反对在乌克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2023年俄乌冲突有可能会走向缓和。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正施压乌克兰,要求它对与俄罗斯和谈持开放态度。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俄乌必须重返谈判桌的时刻将会到来。2022年10月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与普京进行了自9月以来的首次电话会谈,敦促俄罗斯领导人找到外交解决冲突的方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俄乌之间重新建立对话非常重要。

如果俄乌战争会在2023年停战并走向和平重建,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这几个欧盟主要成员国可能会带头恢复经济增长。在这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俄乌冲突导致的粮食和化肥价格暴涨,造成2008年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粮食危机,3.45亿人的生命和生计面临危险,48个低收入国家成为最脆弱的受害方。2022年10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创历史新高,达到10.7%,19个成员国中有11个通胀率达到两位数,能源价格同比上涨41.9%。国际能源署认为,世界正处于“第一次真正的全球能源危机”。优先确保能源安全还是坚守气候承诺推进绿色转型,成为不少国家的两难选择。在愈演愈烈的危机中无人能够幸免的痛感,导致各国期待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进程能够尽快重启。俄乌冲突升级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美国和北约把世界搅得鸡犬不宁,也对世界经济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世界关于恢复俄乌谈判呼声高涨,面对俄乌冲突的长期化、扩大化和复杂化,世界对其外溢影响的耐受度已逼近极限。

(五)中美经贸关系或将缓和

2022年G20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会见。从时间上看,在这次会晤之前,中共二十大闭幕,美国中期选举投票结束,两国国内重要的政治议程告一段落。习近平主席提出若干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诉求、基本态度,都是非常清晰的,也是非常坚定的。习近平主席与拜登这次会晤是面对面三个多小时的会谈,拜登对中国的态度、主张、要求、原则、底线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正如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会晤时所指出的,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局面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期待。中美双方需要本着对历史、对世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探讨新时期两国的正确相处之道,找到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在以往中美互动的过程中,拜登多次强调“四不、一无意”(即:美方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抗)。从这次两国各自公布的会晤内容看,美方将此前的对华“四不、一无意”,扩展成“五不、四无意”。增加的最重要内容:一是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这是美国以前从来没有说过的。美国此前在亚太地区、印太地区,不断搞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和联盟关系,通过同盟关系去中国化。二是无意同中国冲突也是新的表态。如果美国做到的话,这会让中美两国关系向好的方向改善。三是拜登总统表示无意围堵中国。在冷战的时代,美国一直在围堵中国,搞了所谓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和第三岛链。其实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到拜登,美国遏制与围堵中国始终没有停止过,如果美国放弃围堵中国的政策,中美两国之间的主要矛盾就可以获得解决,中美两国就不会再走向新冷战。四是在“四不”说法基础上,拜登新增了一些新的表述,如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双输。习近平主席指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核心的核心、是中国的底线,中美关系一些基本的原则,我们的“护栏”到底是什么?中美两国元首确定了基调,这个基调确定之后,2022年年底或者2023年年初,布林肯将到中国来访问,中美之间必须找到开启回归到中美关系正常轨道上来的路径和办法。中美民间一直展开各种形式、各种通道的对话,两国政府通过对话解决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会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和缓和。但中美关系也不可能完全回到以前,美国战略转向后,指望美国对华不设障碍、不出难题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美国正在受到自身行为的反噬,比如很多高等级芯片,2纳米、3纳米、5纳米芯片严重滞销,生产芯片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市场大幅丢失,企业也在进行大幅裁员。荷兰阿斯麦尔这个生产光刻机的企业最近一再表示,绝不会丢掉中国市场,假如中国企业未来不用这种介质的芯片,在量子芯片和光子芯片换道追赶,也极有可能实现超越,那么再先进的光刻机恐怕也会像当年日本胶片一样被淘汰。

实际上,中美在经贸、能源、科技、教育、人文等诸多领域,都存在广泛合作空间,在抗击疫情、复苏经济、应对气变、反恐、防扩散、解决地区热点等全球性议题上都承担着重大责任。双方曾携手打击恐怖主义、应对金融危机、阻击埃博拉病毒、引领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特别是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中两国不仅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有最高的比重,也对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起着最大的作用。中美两国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中美两国曾在气候治理领域展开一系列合作,引领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变革,塑造了气候治理新格局。中美合作办成了一件件造福世界的大事好事,中美双边关系早已经超出了两国关系,具有全球性溢出效应,不是正效应就是负效应,中国希望通过合作产生越来越大的正向溢出效应。

美国经过和中国这么长时间博弈,应该悟出一些常识性道理,即美国不管用什么手段遏制围堵打压中国,中国崛起都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接受中国崛起并与中国合作是美国最优的战略和政策选项。否则,美国把最有构建建设性合作伙伴意愿和能力的朋友从假想敌变为自己的掘墓者,那将是美国的最大不幸。中美两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双输,中美两国谁也战胜不了谁,谁也替代不了谁,谁也离不开谁。中国绝不会放弃自己核心权益,绝不会允许一再出现踩踏中国红线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

二、世界经济仍存在很多重大风险,需要全球宏观经济政策沟通与协调,形成抵御存量风险叠加增量风险的严峻挑战

从全球经济走势看,尽管有可能出现上述“五个缓和”,但也有可能发生逆转,世界经济的存量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增量矛盾仍不断产生,危机与风险并存、挑战与考验并存。

(一)经济增长下行、滞涨乃至深度衰退的风险

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全球年会于12月2日至4日以线上会议的方式举行,会上发布的《IFF2022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认为,在多重因素冲击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已显著放缓,2023年全球经济仍将继续疲软,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为2.8%。世界银行2022年6月份预测全球经济增长2023年是3%,11月份下调到1.9%,在最坏情况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只有0.5%。同时,IMF预计2023年全球三分之一国家将陷入经济衰退,预期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8%,发达经济体增长1.2%,发展中国家增长3.9%。美国花旗银行集团11月30日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在2%以下,高盛、巴克莱和摩根等主要金融机构的预测大体一致。几个主要的国际经济机构和投资机构把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下调到3%以下,意味着他们判断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免。花旗银行预测,2022年美国经济将增长1.9%,2023年将下降一半以上,至0.7%,美国2023年通胀同比仍将增长4.1%,美联储的终端利率在5.25%至5.5%之间。

2022年欧洲经济是极为困难的一年,欧盟受俄乌战争导致的能源危机负面影响巨大。英国脱欧叠加俄乌冲突、四个月三换首相以及政策急转弯等经济受挫,与欧盟的进出口贸易也两败俱伤。美国利用俄乌冲突和美元优势地位暴力升息使欧元和英镑的同步贬值,欧盟和英国成为难兄难弟。花旗银行预测,英国和欧元区将在2022年年底前陷入衰退,面临着能源危机带来的供求两方面问题以及收紧货币、财政政策的双重压力,因此2023年这两个经济体经济增长将分别收缩1.5%和0.4%。

日本经济现在处于极度的困境,“日本经济倒退回30年前”。根据经合组织10月份(OECD)预测,日本2022年名义GDP可能达553万亿日元,按1美元兑140日元计算,约为3.9万亿美元。自1992年以来,日本GDP时隔30年首次低于4万亿美元。近30年来,全球GDP增长了4倍,日本此前占全球份额超过15%,目前降至仅占不到4%。2012年日本GDP曾超过6万亿美元,比德国高出80%,但目前两国基本持平。日经平均指数今年下跌两成,日本人的工资也退回30年前,令日本的购买力和人才吸引力也大幅下降。

新一轮全球滞胀已露端倪,全球经济的下行趋势也非常明显。假如大国竞争博弈升级,人为推动的产业链脱钩断链重构风险加大,疫情延宕加剧产业链物理形态上的供给冲击、脱钩、分离、断链,俄乌冲突等造成能源、粮食等价格的继续上涨,虽然2023年比2022年会缓和,但全球性滞胀就将形成大势,进而成为2023年世界经济发展主基调。这种情况在20世纪的1973和1979年分别出现过两次,上述五方面缓和局面中如果关键性要素遭到破坏,那么在半个世纪以后的2023年有可能重演那两次情景。但不会重复原有的故事情节,会有更新、更重要的特征,例如欧美发达国家滞涨程度更深,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有相当一部分会逆势上扬。

(二)有可能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风险

近几年债务危机是全球性的。全球债务现达到303万亿美元,2021年全球GDP总共89万亿美元,全球债务是全球GDP的350%以上。IMF数据显示,超过60%的低收入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或者面临债务高风险。美国联邦债务上限在2021年底已经突破,经过美国国会民主、共和两党的激烈博弈,已提升到31.4万亿美元,目前联邦赤字规模已达31.1万亿元。美国财长耶伦提出,如果美国国会不能尽快批准提高国债上限,将陷入非常困难的财政状况和可能的危机。在美国31多万亿美元的债务中,有24万亿美元是政府公共债务,其他国家持有美国国债部分为7.74万亿美元,其中海外官方投资者持有4.16万亿美元,持有比重占全部海外持有额度的54%,日本、中国、英国、爱尔兰、卢森堡排在前五位。

中国的负债,除了疫情增加的财政支出外,债务中的地方债、企业债等问题严重,如地方债中一些地方原来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在产生,房地产行业企业、线下服务企业的债务爆雷等问题形势严峻。个人债务,特别是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的贷款还款率急剧下降,由于疫情、经济等因素影响,居民负债总额已经超过两万亿元。仅2022年以来,居民负债人达到7亿人,逾期率42%,其中85%为80后、90后、00后。所以,债务风险是全球性的问题,美国有、欧盟有、日本有,中国也有,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因债务破产,例如斯里兰卡,因此,债务困境、债务危机是各国需要共同防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世界仍有可能爆发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指出,世界最坏的情况还没有发生,2023年有可能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第三次国际金融危机。2022年以来的10个月,美元指数上涨幅度超过14%。随着美元的强势上涨,欧元、英镑和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已跌至数十年来的最低点:美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来,全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在贬值,已有90个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对美元贬值,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货币贬值超过10%。即便是发达经济体,如英国、欧盟、日本等,也出现本币对美元的严重贬值。截至2022年9月底,一些国家的货币贬值程度已创造了历史之最:土耳其里拉贬值95%,印度卢比贬值91%,英镑贬值51%,瑞典克朗贬值49%,日元贬值48%,欧元贬值40%,马来西亚吉特贬值36%,韩元贬值30%,泰铢贬值25%;在岸人民币贬值16%。分析美国国债的结构,20年期美国国债的流动性极低,可能不得不采取回购的形式来避免这种没有流动性的存在的问题。瑞士信贷银行最近也面临着很大的困境,遇到了美元流动性严重不足的挑战,而不得不使瑞士央行两次同美联储启动紧急货币互换计划。

(三)难以持续的财政政策风险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疫情冲击中的一揽子财政支出计划,大部分执行到2021年底到期。在2022年到2023年,采取紧缩财政政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将从2021年的60%以上上升至80%以上,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均低于2019年的水平。发达国家的暴力加息给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公共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那些外币债务水平较高的国家融资环境收紧、货币贬值,输入性通胀上升,这些因素使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面临艰难的取舍。不论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还是宽松的财政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是两难选择。

各国在三年抗击疫情中超发了很多货币,财政政策支出力度很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4月数据显示,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为应对疫情刺激经济和救助,财政刺激规模达16万亿美元,美国一国就达到5.3万亿美元,占1/3。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中国2020、2021年两年疫情,共花出14.7万亿元卫生费用,几乎是2016—2018年三年的总额。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医疗费用总支出占GDP比重达到7.12%,比2020年上升了1.2%,实际上2020年比2019年也上升了。中国2021年GDP总值114.4万亿元,按照7.2%占比计算,即8万亿多元人民币支出,各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2022年1-10月全国财政收入下降4.5%,公共预算支出增长6.4%,财政收支缺口进一步扩大。进入11月份,压力则可能更大。

欧盟过去长期实施了负利率政策,而与此同时,欧央行还分别推出了资产购买计划和紧急应对新冠疫情的计划,曾经高达1.8万亿欧元。在2022年3月份停止后,紧急资产购买计划每个月200亿欧元,但到2022年的7月份,欧央行宣布提高基准利率之前又停止执行。现在欧央行的基准利率水平是1.5%,欧央行行长已经宣布,欧洲面临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高达10%以上。英国已经陷入经济衰退,英国首相特拉斯执政只有45天,想在大幅度减税的同时保证财政对能源补贴的支出,这种违反市场经济规则的操作,使英国金融市场面临着一种极端的困境,金融市场损失几天内超过了5000亿英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西方七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指责,认为英国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相对立,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时机不妥、政策方向不对,只能更加加剧不平衡和不平等的经济状态。

(四)企业大规模倒闭潮和劳工大规模失业潮风险

这个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2022年全球将有2.07亿人失业,疫情导致将近8亿人负债。2022年全球企业破产数量预计将同比增长15%,在新冠疫情持续的三年里,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受新冠影响而倒闭。调查公司Coface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中小企业的倒闭率将增加三分之一,其中德国增加了12%、法国增加了21%、日本增加了24%,而英国、美国、巴西、土耳其则分别增加了37%、43%、44%和50%。麦肯锡基于多个国家的调查也显示,25%-36%的小企业在疫情爆发后的4个月内倒闭。大规模的倒闭潮(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倒闭潮),以及大规模失业潮(特别是青年群体的失业潮),不仅是存量问题,也是未来要面对的增量问题,这不仅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中国现在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报告称,美国正面临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其根源之一就是劳动力短缺,截至2022年6月份,美国共有1070万个空缺岗位,远高于新冠疫情前的700万个空缺岗位,包括教育、餐饮和医疗在内的许多行业,都受到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困扰。据美国有限电视新闻,2022年8月25日报道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美约1600万确诊病人中约300万人因此失业,占美国整体劳动人口的1.8%左右,由此造成的收入损失高达每年上千亿美元。不少曾经被认为“不可超越”、“不可替代”的全球知名品牌,以及风靡全球的产品、引领时尚的设计,在新冠疫情和供应冲击的打击下一夜之间灰飞烟灭。香奈儿、爱马仕、劳力士等多个奢侈品大牌宣布停产,风靡全球的快时尚女装品牌ZARA和H&M,宣布关闭全球200-1200家门店,全球最受女性欢迎的“维多利亚秘密”企业宣布破产。从谷歌到亚马逊、脸书等企业,在2022年大盘科技股暴跌后采取大幅度裁员减少成本,大幅度减少资本项目支出及并购活动等策略,这可能会导致2023年硅谷进入寒冬期。

2021年中国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1%,2022年4月份达到6.1%,失业率处于上升阶段,5-6月虽有所回落,但也居高不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3个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中国失业群体最多的是16岁至24岁的人群,2022年前三季度调查失业率高达17.9%,即每6个年轻人就有一个人找不到工作,而16岁至24岁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校毕业生。经济结构转型、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疫情长期化等多重因素造成应届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大。2022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1076万名,同比增加约167万人,高校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创历史新高,同期还有将近8000万年轻人需要创业和就业岗位。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日,2022年上半年全国餐饮店注销数量约37.3万家,其中奶茶店注销数量8万家,快餐小吃店12万家,火锅店1.2万家。10月份,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注销49.6万家;零售相关企业注销吊销190万家;与儿童服务的相关企业注销2万家。

以前中国互联网公司基本没有裁过员,2022年从阿里到腾讯,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裁员。2021年底到2022年初,腾讯、阿里、字节、美团、拼多多、百度、京东、网易、bilibili等互联网企业辞退员工数十万人。大规模裁员进一步导致市场消费欲望降低,需求比往年大幅下降。除此之外,多地封城时间超过数月,就业市场受到了重创。

(五)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脱钩断链的风险

这个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美国联合盟友在利用各种战略方式去中国化,如在美国具有优势的半导体领域去中国化,成立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内的“芯片四方联盟”,企图利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企业在产业链高端对中国企业进行替代。2022年5月,美国在日本发起了《印太经济框架》,目前已发展到14个国家想利用像越南、印尼、印度等国家替代中国在这个领域的中低端产业。不过,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都不会在中美两国之间选边站队。

第二,中国今年以来疫情反弹,一些地方层层加码、形式主义的疫情管控措施加剧了供给冲击的压力,特别是对与国际市场嵌套程度高、相关环节联系度高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出现外部断链的情况下,也产生了脱钩断链的风险,跨国公司加快了向外转移的步伐。以苹果为例,苹果在过去20年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收入增长70倍,股价翻升600倍,市值达到2.4万亿美元——部分原因是它在中国押下重注。苹果位于中国的工厂生产了超过90%的苹果产品,中国市场在一些年份为苹果贡献了高达四分之一的营收。中国是这条供应链的中心——苹果最大的供应商中有150家在中国大陆设有工厂。然而,2022年10月份,苹果将开始在越南生产MacBook。与此同时,苹果也在加快向印度的产业转移,新款iPhone 14将在印度生产——之前只在印度生产老款机型。目前,印度至少有三个全球供应商在组装iPhone,2022年4-8月,印度生产的iPhone手机出口额已突破十亿美元,预计2022—2023财年iPhone手机出口额将达25亿美元,较上一财年翻一番。摩根大通分析师在2022年9月预测,到2025年苹果可能会在印度生产全球25%的iPhone。

第三,由于欧盟的能源危机,欧洲的产业链、供应链难以承受能源、电力、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开始向外转移。据统计,在已经转移的欧洲国家企业中,三分之二的相关企业转移到美国,三分之一向中国等国家转移。打破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集聚的格局,二战后近80年里,全球形成了三大产业链供应链中心,以中日韩国为主的亚洲、以德法英为主的欧洲、以美国为首的北美。这三大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目前欧洲体系面临着最大挑战,正在加快重组和转移,欧盟的法国德国也正在与美国的《通胀削减方案》展开斗争。这将会带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组,甚至阶段性的、间歇性的、休克性的断裂。现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脱钩、断链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上三方面,有我们自身的,有美国遏制打压的,有欧盟被动转移的,这些风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重大。

(六)全球能源危机与风险

从石油、天然气市场看,2023年全球风险仍将有增无减。2022年11月30日国际能源机构署长比罗尔指出,全球液化天然气(LNG)市场趋紧和主要石油生产国减产,使世界首次陷入了“真正的全球能源危机”。俄乌冲突期间欧洲LNG进口量的增加,以及亚洲燃料需求的潜在反弹,将使能源市场更加紧张,2023年可能仅有200亿立方米的新LNG产能进入市场。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近200万桶/日,根据2023年石油消费量,预计将继续增长170万桶/日。美国与欧佩克相关成员国沟通,希望增产降低石油价格,但欧佩克+并没有增加生产,而是做出减产200万桶/日的决定。这一场增产与减产的博弈仍将继续。

在经历了2022年上半年的原油价格飙涨后,布伦特原油、美国原油自6月中旬以来持续走弱,目前在80美元/桶附近波动。11月29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23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24%,收于每桶78.20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19%,收于每桶83.03美元。世界仍然需要俄罗斯的石油流入市场,80%-90%的流入量即可以满足需求。欧盟成员国2022年12月2日对俄海运石油出口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达成协议,按照这一价格上限,如石油售价超过每桶60美元门槛,将禁止为俄石油运输提供保险、金融等服务,但俄罗斯绝不会满足欧盟限价的要求。12月4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以视频方式举行了第34次部长级会议,会议决定维持上一次部长级会议确定的减产目标不变,即每日减产200万桶。欧洲能源特别是天然气供应长期依赖俄罗斯,受到冲击较大。美国、欧洲与俄围绕俄天然气供应问题持续博弈,若俄乌局势不发生根本性转变,俄欧达成恢复供气协议的可能性较低,2022年冬季及2023年欧洲俄气进口大概率维持在低位。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战略储备石油已经到了历史最低点,无法继续出库平抑国际市场油价。美国能源部官员2022年12月1日在参议院能源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透露,美能源部正寻求取消或推迟国会授权的在2024财年到2027财年间销售战略储备石油的计划,将在石油价格降至67至72美元区间以下的时候进入市场,买入石油补充战略储备。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总容量为7.14亿桶,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储备能力,目前储备量约为3.89亿桶。为应对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并控制油价的上涨,拜登在2022年3月31日宣布,将从5月至10月每天从战略储备中释放100万桶石油,总共释放1.8亿桶战略油储。美国能源部11月3日宣布,已向六家企业出售了1500万桶石油,这也是本轮释放计划的最后一批石油,交货时间预计在12月。尽管美国石油价格已回落至俄乌冲突前的水平,但大规模释放石油也使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降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新能源领域看,全球性竞争将更加激烈。在美国的《通胀消减法案》中,有3700亿美元是用来补贴、扶持新能源、再生能源等领域。而按照美国政府解释,这是为了与中国在相关领域“打擂台”,从而打造核心竞争力。中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将近20%是清洁能源,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未来中国在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上将会取得更大发展。国际能源署认为,能源安全是能源转型的头号驱动力,目前,各国都将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视为解决方案,预计2022年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量将增长近400吉瓦,同比增长20%,本次能源危机可能是加速使用清洁能源和形成可持续和安全的能源系统的转折点。唯一例外的是欧洲,过去几年间欧洲国家绿色转型走在全球前列,大力削减煤炭产量,减少煤电、核电装机容量,欧盟煤电、核电发电量在五年间分别减少31%、4.5%至190TWh、35TWh。能源危机导致这些刚退役的煤电、核电机组恢复,将成为2022-2023年内替代天然气短缺的选择。

(七)全球粮食危机与风险

据联合国五家机构共同发布2022《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称,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人数增加到8.28亿人,占世界人口的9.8%。联合国粮农组织每年6月和11月初分别发布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展望》,提供粮农组织对全球主要食品市场供求趋势的分析,包括谷物、油料作物、食糖、肉类、乳制品和鱼类产品,并关注粮食商品期货市场和运输成本的发展趋势。报告预计2022年世界主要谷物产量将出现四年来的首次下降,而全球消费量也将出现20年来的首次下降,原因在于饲用小麦、粗粮和大米消费量减少,而谷物食用消费量预计不会受到影响。全球各国在粮食进口方面的支出已从2019年的1.45万亿美元骤升至2022年的1.8万亿美元,每年均呈递增态势。解决粮食危机或者风险将是2023年全球重大挑战。

2021年,亚洲、欧洲生产了全球78%的小麦,北美洲、亚洲生产了全球超过60%的玉米、90%的大米,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生产了全球87%的大豆。从2021年出口量来看,俄罗斯、欧盟、澳大利亚是小麦出口大国,占全球出口量的约45%;美国、阿根廷、巴西是玉米出口大国,其中美国2021年的出口量超过6000万吨,占全球出口量比例超过三成;印度则是大米出口大国,2021年出口量超过2000万,占全球出口总量近四成。上述这些粮食主产国和出口国,除了受俄乌冲突影响之外,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薄弱,2022年水灾、旱灾、火灾、蝗灾、冻灾此起彼伏,也使全球粮食生产处于极度不稳定中。

特别是由于俄乌冲突的持续,乌克兰当季粮食减产超过50%。俄乌所在的黑海地区小麦出口对全球出口贡献将从2019年前的35%下滑至2022-2023年约27%的份额。据IFA预计,2022年全球玉米、大米、小麦的减产率与去年相比可达1.4%、1.5%和3.1%。在2022年G20会议上,印尼总理佐科维多多重点从粮食问题的角度分析了2023年全球应对的危机,强调不要低估化肥的问题,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市场上有价格合适的化肥供应,那么全球2023年粮食市场将更加惨淡。现在的高粮价将进一步恶化为粮食供应危机,化肥短缺将导致世界各地的农作物歉收。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肥供应商之一,俄罗斯的化肥出口由于其他国家的制裁受到巨大影响,许多航运公司因害怕受到制裁而拒绝运输俄罗斯货物。同时,自乌克兰危机以来,由于重要的粮食贸易通道——黑海主要港口被封锁,乌克兰的大部分粮食无法运出其国境,造成全球粮食供应收紧,价格也因此水涨船高。2022年7月下旬以来,俄罗斯、乌克兰在联合国与土耳其的斡旋下签订了一项运送乌克兰谷物的协议,但由于冲突的升级,该协议正无法延期,这种窘境将延续到2023年。

三、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尚未改变,2023年会出现五个“明显回升”,为中国式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是做好中国自己的事的核心所在

2022年12月初发布的《IFF2022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将自2022年底恢复上行趋势。2023年,中国社会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经济发展有望接近3%的增长水平。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全球年会发布的《IFF2022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2.8%,中国经济有望增长4.6%,2022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计为3.3%。总体来看,目前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明年的增长预期比较悲观的是3%左右,比较乐观的5%左右,个别预测在5%以上。

但是必须看到,中国政府正在因时因势因病毒变异攻击性转弱的客观实际,稳步有序地调整优化抗击疫情政策,走小步、不停步,全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恢复经济常态指日可待。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经济长周期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稳中向远、稳中向强的要素依然稳固,中国经济不但有战略纵深,而且在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只要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硬约束和软约束被破除,2023年一定会强势复苏,主要表现为“五方面回升”,但同时也潜藏着若干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一)经济增速会回升,但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

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在2022年低速增长的基础上将会大幅度上升,在经历了一个充满挑战性的2022年之后,中国GDP增速将从2022年的3.0%左右,加速至2023年的5-6%之间。如果各方面工作效果好,不排除增速在6%以上。疫情管控的全面开放与政策支持的提振,中国经济预期在2023年一季度度过一阵适应性的阶段后,线下消费和服务将迅速反弹,二季度之后或在下半年逐渐正常化。与2022年低增长相比,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达到6%-7%。如果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扣除低基数效应后的真实经济增长则仅为3%左右,这将意味着明年经济不仅没有恢复,而是更为低迷,按照年均增速会导致难以承受的就业压力。

从2013年到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的2.6%和发展中经济体的3.7%。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增速目标为5.5%,是基于2022年没有疫情反复情况下的5.5%。但2022年疫情多地爆发以后,一季GDP增长4.8%,二季度降到0.4%,上半年仅增长2.5%,三季度回升到3.9%,三季度平均达到3%,但10月份是下降的。世界银行预测中国全年 GDP增长3.3%。2022年还有两个月,即使后两个月增幅在5%以上,全年GDP增长速度也仅能维持在3.3%左右。由于2022年经济增速基数低,如果2023年上半年能够大部分或者全面摆脱疫情冲击的影响,其他三重压力将会得到缓解,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实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加大力度,稳预期、稳信心见到成效,实际增速应该比预期高一些。

如果力争2022-2023年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左右,这就要求2023年GDP增长速度在7%以上。应该说,这既是当下稳增长的迫切要求,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长期增长目标必须迈出的关键步伐。从近期经济走势看,2022年全年如果达到3.2%或者3.3%,考虑到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5.1%,如果加上2022年的实际增速,三年平均增速低于5%,而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应在5%-5.5%,这也要求2023年经济增长速度在7%以上。2022年经济增长的基数比较低,2023年经济增速即使在7%以上,两年平均增速也不到5%。

(二)线下消费需求会回升,但仍存在消费能力与意愿不足问题

按照2021年的统计,消费需求已占到GDP增量的65.4%,2022年上半年消费已经占到69.4%。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1.3%,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4%,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消费需求中,线下消费实占比依然很高,从2019年的数字来看,2019年线下餐饮全年零售额是4.47万亿元,旅游消费额是6.63万亿元,这两个行业线下的消费占当年GDP总额的九分之一。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内整体消费需求不足,消费意愿不强,储蓄率大幅提高,消费需求却大幅下降。2022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反复,线下消费严重受挫,服务业尤其是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收缩明显,中国消费需求连续三年增长均为负数。2022年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575亿元,同比仅增长0.6%。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23702亿元,增长0.5%。其中,10月份消费增长为-7%,商品零售额36171亿元,同比增长0.5%;餐饮收入4099亿元,下降8.1%。1-10月份,商品零售325227亿元,同比增长1.2%;餐饮收入35348亿元,下降5%。线下消费被严重抑制。

2023年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应在7-8%之间,比2022年将转负为正且大幅提升,但低于疫情前8-9%的增速水平。一方面,疫情防控会进一步优化,消费场景将逐渐活跃,消费潜力有望释放;但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反复冲击,居民的收入预期不稳定,预防性储蓄行为增加,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2023年如果疫苗改进了,病毒对人的攻击性低于流感,中国与世界各国全部放开了,对经济恢复的好处是比较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线下消费会强劲反弹,有希望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届时,如果餐饮和旅游这两个行业营业额达到11万亿元或者12万亿元的话,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0%以上,对GDP的拉动将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

(三)房地产市场会回升,但仍然存在供给侧制度设计问题

房地产市场会回升,但回升速度不会那么快,一线城市虽然需求潜力大,但是供给恻不足,二三四线城市则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所以,房地产市场是结构性矛盾。朱镕基任总理的时候,曾经用五年多时间不断出台刺激房地产的政策,五年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才从熊市变成牛市。我们从今年开始才调整房地产政策,2022年7月28日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11月份出台的金融16条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是空前的,释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即下决心使房地产市场回归到正常轨道。如果市场刚性消费、弹性消费能够同时满足的话,特别是那些有比较高的购买力的人群能够在住房供给侧方面得到满足,我认为房地产市场会迅速回升。

现在国内房地产供给已可以满足基本住房需求和一般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但是高端的、高价值的住房供给依然缺乏,而且受到限制。我们要刺激房地产市场,除了金融政策以外,还有税收政策,不能同时释放方向截然相反的政策信号,如果一方面在释放要加征房地产税,另一方面则在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这两个政策发出的信号就是相背离的,老百姓怎么会放心买房呢?近期各地虽然出台了五花八门的刺激买房政策,甚至拆迁以后发房票或者补助促进购房,有的连农产品都折算成钱,鼓励买房等等,但三四五线城市房地产价格腰斩的情况并无大的好转。

近期国家对稳楼市“三箭齐发”,形成了信贷、债券、股权等三大融资政策支持体系,但房地产政策调整不应是临时性的、过渡性的,应该是长期的顶层设计和体系化安排。例如房地产供给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怎么样才能满足市场多层次、多元化住房需求结构,使有些人把在国外花巨资购房转向国内,而且花在国内没有后顾之忧,这点特别重要。房地产政策信号一定是一致的、整体的、可预期的、长周期的、稳定的,这样才能使房地产市场真正回升。房地产政策拐点已现,但市场拐点仍需等待,销售依然疲软。2022年11月前28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和面积同比分别为-30.9%和-25.7%,环比分别为10.9%和8.7%。短期居民购房信心和能力还未明显恢复,房企还将面对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时间考验。

(四)制造业会回升,但仍面临补短板和防止过快转移的双重挑战

总体看,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奠定的制造业基础是非常牢固的,具有很强的韧性,配套能力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完整,一旦走向全面复工复产优势更加凸显,产品竞争力在全球也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近十年来,我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

中国的高端制造业通过三十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发展,再经过三十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开放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我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80%掌握在外资手里。当前,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存在威胁,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新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2023年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级化、现代化的步伐仍需加快,降低各方面要素带来的供给冲击任务艰巨。全年制造业增长会比2022年有较大回升,但转移到国外的先进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仍将是中国制造业的重大损失。2022年11月全国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47.4%,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45.5%,分别较上月回落0.9和0.6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产需收缩,制造业恢复基础不牢,市场主体信心仍需要提振。

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2021年也是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排名自2010年以来,连续第12年位居世界首位。的确,中国经济2022年面临四重压力:需求进一步收缩,供给冲击进一步加大,预期进一步减弱,叠加大面积疫情反弹。在这种情况下,2022年中国制造业受到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的,11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分别降至48.0%和46.7%,分别比上月大降1.2和2.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新订单、新出口订单下滑,价格回落,企业生产经营预期自2020年2月以来首次滑落至临界点以下。11月份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1%、48.1%和45.6%,比上月下滑1.0、0.8和2.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尤其困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供给侧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就成为2023年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五)投资者信心会回升,但仍存在社会投资低迷问题

现代资本市场具有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风险缓释、政策传导、预期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功能,是深化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在高质量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学习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2023年资本市场围绕以下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投资者信心和投资意愿将逐步回升。

一是投资中国资本市场。2023年投资者将关注中高风险资产“触底反弹”可能出现的超额收益,对流动资产投资相对乐观,多数人将提高收益和保值增值作为2023年资产配置最重要的目标。近期,包括高盛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均表示,看好中国股市,2023年A股估值会明显回升。二是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随着房地产政策边际放松,叠加保障安居性住房投资增加和保交楼的提速,中国房地产市场会有投资底部进入,销售、投资、土地购置在2023年会出现个位数正增长,满足居民正常的刚需、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市场将率先复苏。三是投资高端制造业。政府政策重点支持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协同发力,鼓励引导支持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力度。这将引导资本流向制造业,预计2023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在9-11%,较强于2022年的9.6%。社会资本将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投资力度,结合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要求,谋划启动重大项目建设。四是投资数字化基础设施。一部分投资会瞄准企业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五是投资新商业业态。部分完全的线上企业将向线下复归,无线下店的线上销售将会趋于下降。

应该指出的是,投资回升主要来自政府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可以立即产生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还没有对拉动社会资本起到“乘数效应”。2022年1-10月份,中国经济多项指标均在下降,由于政府投资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投资意愿不强、投资能力下降的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根据11月29日,植信投资研究院发布《冬藏蓄势,新春待发——第四期植信中国财富指数报告》报告,本期财富指数为102,较上期下降8个百分点,家庭的财富状况指数下降幅度大于财富规划指数。流动资产收益指数跌破100红线,说明本期内金融投资对居民财富整体呈拖累增长的负效应;投资信心指数大幅低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说明投资者对新增投资态度谨慎,但对存量投资的未来前景仍保持乐观。投资信心指数较上期下降7个百分点,美联储加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高烧不退等问题持续对投资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回升前景和资产估值仍具有难以动摇的吸引力,中国仍是资本流入最多的投资热土,与此同时,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进一步坚定了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的信心。

总之,世界经济格局来到了一个关键分水岭。世界多极化的格局正在深化,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是除了美国以外几乎所有国家共同的利益诉求。在2017年美国对华战略转向开始,美国确实开启了对华的“脱钩断链”,但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20个国家,对华出口占该国出的口比例进一步扩大,自华进口的比例也进一步扩大,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程度在继续加深而不是削弱。随着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以“中-伊-俄”为核心的上合组织加上其他友好伙伴,2021年在全球的出口份额已经几乎接近G7国家。2022年上合组织及其伙伴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将反超以美国为首的老G7国家,这是二战以来之后的首次。近期,美国的铁杆盟友,比如欧盟、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寻求以各种方式与中国开展合作。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的中国经济,将在2023年迈出坚实的步伐,为中国式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2.习近平:《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2022年11月15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的讲话

3.陈文玲:《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十大变量》,《全球化》,2022年第3期

4.陈文玲著《变局――中国智库专家视角(上、下)》,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年11月16日

5.陈文玲:“世界大变局与中国经济的大战略”,张蕴岭等著《世界大势》中的独立篇章,2021年6月,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6.IMF、世界银行、OECD等国际组织关于国际经济预测报告



进入 陈文玲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际经济形势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53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一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