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其重大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80 次 更新时间:2022-12-06 16:45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邱海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关系,认识到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支撑,从而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要义,科学认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重大问题,既要坚定信念和信心,又要增强问题意识,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为实现国家现代化作出不懈探索,是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建设大踏步向前推进,为我国实现现代化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我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借鉴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明与文化成果,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和规律,对于现代化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化,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发展了党的现代化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新境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13年,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即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5年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3个重点。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16年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阐明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同时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要任务,极大丰富和拓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重要特征。

在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为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供了重要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不同国家现代化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回答了中国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道路、原则、方向、路径、方法、重点和着力点、本质要求、世界意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南。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系统理论,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深刻把握这一理论的核心要义。

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是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科学地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不仅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区别,而且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及其世界意义。第一,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二,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第三,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五,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统筹兼顾中协调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领域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这一目标的应有之义。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新的征程上,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深刻认识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些重大原则指明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障、人民立场和价值、根本道路、制度体制保障和精神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只有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现代化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原则,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分配制度,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为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一重大原则,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新天地。


(作者:邱海平,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79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