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贲思: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读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59 次 更新时间:2022-11-30 21:36

进入专题: 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  

邢贲思 (进入专栏)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武装党员干部,使他们能够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之际认清形势,坚定信念,完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实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不能不把重点放在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上,这是因为毛泽东思想扎根于中国社会,它最符合于中国的实际,因而最适合中国的需要,不仅适合过去的需要,而且适合现在的需要。《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的出版,为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提供了一部最好的教材。

和第一版一样,第二版的《毛泽东选集》涵盖的时间跨度是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新中国诞生的前夕。书中论及的许多事件、许多问题虽早已成为过去,但毛泽东同志对这些事件、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所采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毛泽东选集》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此次重读,又有不少新的收获。我过去认为,现在仍然认为,在毛泽东思想的博大精深的内容中,最核心的部分和最精采的部分是它的哲学思想。这不仅表现在毛泽东同志的专门哲学著作如《实践论》、《矛盾论》中,也不仅表现在他在延安整风时期所撰写的有关党风、学风、文风的论文中,而是在所有的著作文章中都有所体现,可以说他的全部著作都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光芒。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的发展,它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作出了理论的概括,又指导和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毛泽东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唯物主义思想,它的概括的表述就是“实事求是”。它既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又完全是中国化的,因而最容易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历程中,围绕着是否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始终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主张一切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客观实践,认为马克思主义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对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把革命引向胜利。正是在这种正确观点、正确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在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原则问题上得出了和欧洲革命经验不同的结论,从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另一种观点、另一条思想路线的特点是理论和实际脱节,根本不间中国的国情,不问中国革命的实际状况,一味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照抄照搬共产国际的决议,把苏联经验绝对化、神圣化。这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几乎把认其学习毛泽东著作中国的民主革命引向绝境。当然,民主革命时期还存在另一种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倾向,这就是经验主义。但与之相比,教条主义的危害要严重得多,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指出的,它是共产党的大敌。

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围绕着是否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仍然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和两条不同思想路线的斗争,只不过其表现形式已有所不同。新中国建立后??多年的实践表明,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获得进展,是否有所成就,从哲学的高度看,都和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关。比如,在对资本主义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毛泽东同志按照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赎卖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针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采取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终于使得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极其复杂的所有制转变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在我国即将转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之际,1956年召开了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清醒地分析了国内形势,认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已经变成“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提出要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方针。这一正确的方针不久遭到了怀疑。由于国际上出现了波匈事件,在国际范围内出现了反苏反共的高潮,影响到了对国内形势的估量,于是出现了过分夸大国内阶级斗争形势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又由于我国经济落后,与生产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一时难以缩短,于是在党内出现了急躁情绪,出现了一些同志(首先是毛泽东同志本人,不顾我国的国情,不顾现实的条件,追求主观臆想、盲目冒进的高速度,以及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为地改变生产关系,任意扩大公有制的想法和做法。这就是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出现的背景。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大跃进、人民公社的错误,从思想路线上看,就是不从实际出发,而从臆想出发,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原则。当时,虽在党内也存在主张实事求是的正确意见,但由于这种意见未能占上风,终于使错误的倾向日益发展,日益严重,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历史上的浩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关键时刻拨转了历史的航向,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使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的历史功勋中,突出的一点就是重新确立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正是在这条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才实现了一系列拨乱反正任务。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任务,提出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才赢得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赢得了今天的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可以说,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原则,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盛衰兴亡。7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按照这一原则、这一思想路线办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取得成功,取得胜利,而什么时候违反了这一原则、这一思想路线,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遭到挫折,遭受失败。如果说以史为鉴的话,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就是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历史借鉴。这也是我们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学习毛泽东思想应当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当前,国际风云变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也正处于关键时刻。在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我们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上的清醒,都更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对客观形势作出正确的估计,以确定我们应当采取的对策。国际形势虽然严峻,但如果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其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想独霸天下、主宰一切是根本不可能的。世界已经出现多极化的格局,而且这一格局还会继续下去,它不以某个超级霸权大国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长期存在的多极化世界格局中,有许多对我们有利的因素,只要我们多做工作,趋利避害,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是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争取有更大的回旋余地的。国内形势虽也有严峻的一面,但如果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特别是1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为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按照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来源:《学习与研究》1991年第11期


进入 邢贲思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53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