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些领导身边的秘书太多,秘书除负责工作安排、来客接待、讲稿起草等,还兼顾领导生活安排,给群众留下了为官者高高在上的印象。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潘守理建议,控制党政机关领导秘书数量,提倡领导干部亲历亲为的工作作风(据3月8日《河北日报》)。
有多少官就有多少秘书,似乎成了某些地方政坛的一大奇观。尽管机关编制紧缺,再缺也不能缺领导的“身边人”。随着这种状况的出现,自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岗位和越来越多的工作因缺少人手被撂荒。
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只有副省级以上干部才可配备专职秘书。事实上在不少地方,党政官员配专车配秘书已成一种待遇。否则四川、安徽等省也不会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取消省辖市、县?市、区?领导干部的专职秘书配备。然而从各地执行的情况来看,此禁令落实得并不够好——你不让配备专职秘书,我就从分管部门找个“相对固定”的跟班,仅在说法上稍稍做番改变,配秘书的待遇依然保留。
秘书簇拥着官员,是一种人才浪费,或者说是少数权势者对公共资源的挤占挪用;官员离不开秘书,则说明了其动手能力的退化、亲民意识的弱化。上至讲稿起草、工作统筹等工作基本功,下至饮食起居、来客接待等个人生活细节,都需要秘书帮忙打理,离开了秘书就难以独立完成工作、无法更好生活,对于如此养尊处优的官老爷,老百姓何敢奢望其“俯首甘为孺子牛”呢?更可怕的是,像李真、吴庆五这样的秘书,自甘成为腐败分子权力家丁,为所欲为擅权作乱,为愈演愈烈的“秘书腐败”怪圈再添鲜活例证。
念秘书东拼西凑写出的讲话稿、走下属提前踩点安排的调查线路、会见经身边工作人员层层盘问审查而放进来的来访者——不少官员已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很难接触原生态的社会生活和民情民意。他们的面孔在群众心中日渐模糊。这种“拐杖化生存”,养出的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官场寄生虫,而非雨中送伞、雪中送炭的人民公仆。
身为特级教师的潘守理,对某些地方秘书泛滥现象提出痛斥,显现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然而对于秘书泛滥现象的治理,并非一纸红头文件所能解决得了的——若不折断“拐杖官员”头脑中残存的特权享乐主义拐杖,真正树立起亲历亲为的工作作风,仅靠取消一个两个秘书人员,难以改变他们的“拐杖化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