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到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提出“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在中非合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指导中非合作稳步前行,其意义与影响已经超越双边与区域范畴,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近期,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出访非洲多国,与南非、马拉维、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政府领导人、外长举行会谈,就维护双边关系,深化务实合作,推进民间交往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这是继今年年初王毅外长出访非洲三国,3月非洲多国外长拜访黄山以来的又一中非间重大外交活动,凸显了新时代中非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全面理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渊源、思想内涵、现实成果与时代意义,对于增进全人类福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推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丰富的思想内涵
中非命运共同体是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统一,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的提出,基于中非长期的交往合作实践,蕴含着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思想体系,引领中非关系向深走实、行稳致远。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融合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理方法,以“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为宏伟目标,以“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与正确义利观为价值引领,以“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坚持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四个坚持”和“五不”原则为合作原则,以“真诚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本质特征,以解决非洲各国的发展难题为实现路径,明确了双方交往的价值认同,构建了中非关系的新话语体系。
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指导下,双方秉承“休戚与共、并肩奋斗”的友好精神,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和各国发展战略相对接,提纲挈领地制定了从“五大支柱”“十大合作计划”到“四个面向”“八大行动”再到“四点主张”“九项工程”等一系列务实有效的行动计划,基于“六位一体”的具体内涵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扎实推进各项合作,从中非合作的视角深刻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累经验,树立典范。
深厚的历史底蕴
中非世代友好,友谊源远流长,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近代以来,相似的历史遭遇让中非在反帝、反殖、反种族主义斗争中相互同情,相互支持,不断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一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一同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由此结下深情厚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等外交理念的指引下积极回应非洲国家的诉求,开展务实有效的合作,在“相互尊重、顽强奋斗、无私奉献”的坦赞铁路精神激励下,向非洲援建了非盟中心、亚吉铁路等重大标志性成果,铸就了一座座中非关系史上的丰碑。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双方政治互信持续深化、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社会合作方兴未艾、人文合作日益扩大、和平安全合作稳步拓展,在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谱写了中非团结友好、共克时艰的新篇章。“命运共同体”是中非双方休戚与共、并肩奋斗的真实写照。七十多年来的守望相助,使中非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缔造了“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走出了特色鲜明的中非合作共赢之路。正因为如此,中国提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呼吁才得以在非洲一呼百应。
“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成为中国加强同所有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总体指导原则,中非合作论坛成为新时代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一面旗帜,“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提升为中国塑造新型国际关系和处理双边、多边关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非合作为增进全人类福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榜样。
丰硕的现实成果
当前,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方依托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合作机制,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合作框架,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涉及多个领域,改善了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成为国际合作的一面旗帜。在政治互信方面,中非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不断丰富和完善政府间对话、磋商及合作机制,密切开展政党、立法和协商机构交往,促进中非各领域合作全方位发展。在经贸投资方面,中国自2009年起连续13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双方不断拓展深化基础设施、农业、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相继打造了以蒙内铁路、非盟会议中心为代表的明星工程,修建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通讯骨干网15万公里,网络服务覆盖了近7亿用户终端,持续推助非洲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社会发展方面,中国积极同非洲开展减贫、卫生、教育、科技、气候变化、青年妇女交流等领域合作,为非洲各国培训各领域人才共计16万余名,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为非洲经济发展创造内生动力。在人文交流方面,双方政府积极牵头,签署并落实了346个双边政府文化协定执行计划,鼓励实施“中非民间友好行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等政策,支持双方组织、企业、学校等各类主体通过举办“国家年”“中非文化聚焦”等品牌活动深化双方民间交流。在和平安全方面,中国在充分尊重非洲意愿、不干涉内政、恪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基础上,建设性参与非洲和平与安全事务,累计向非洲派出3万余名维和人员,在17个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执行任务,通过联演联训、舰艇互访等多种方式,支持非洲提升自主维和、维稳和反恐能力。中非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互支持,推助新时代中非关系创造新局面,实现新跨越,迈向新高度,使中非命运共同体走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阔前景。
强劲的发展动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面对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各国开放合作的共识进一步加深,对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呼声愈发强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势在必行。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开创了区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先河,关系到世界超1/3人口的民生福祉,近1/4国家的繁荣稳定,对“中国梦”“非洲梦”乃至“世界梦”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其顺利发展无疑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作为国际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进一步助推发展中国家整体性崛起,拉动全球经济复苏,推动国际格局更趋公平。中国的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中非关系彻底摒弃了传统国际关系中的零和思维、冷战思维、强权思维,真正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内在要求。中非双方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将有助于维护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推进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和法治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引,中非双方为破解全球发展与治理难题提供了独特方案,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将继续为增进全人类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树立样板,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五位一体’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路径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21ZDA12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