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胤: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41 次 更新时间:2022-06-28 20:10

进入专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赵胤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问题关乎人民福祉与社会长治久安。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将民生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作为民生保障的有力抓手。基本公共服务关乎人民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把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方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新飞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是其生动写照。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深刻践行。马克思关注人,把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他指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把“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作为目标。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努力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基本公共服务涵盖民生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人民获得感与幸福感最直接、最现实的来源。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践行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生动实践。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描述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恩格斯也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基本公共服务囊括教育、医疗、就业、托育、养老、居住等诸多方面,既是人从社会获得生存生活资料的基本途径,亦是人通过本质力量对象化来获得自身发展的基础。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料与精神支持,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高度统一。

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马克思将社会主义的特征描述为“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支撑作用。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相统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其价值目标正是通过发展来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注重公平与协调原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调全体人民可以享有获得公共服务的均等机会与相对均等的结果。同时,注重通过协调推进民生各领域建设,来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这与共同富裕在价值追求和内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共同富裕提供前提保障。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有助于为人民消除后顾之忧,可以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有利于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进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原则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民心工程,需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开拓创新的基本原则,扎实稳步推进,确保实现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远景目标。

以人为本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出发点是保障民生,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紧紧围绕“人”,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贯穿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过程。一方面,要站稳人民立场,准确把握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通过实地调研、群众座谈、数据统计等多渠道多方式,全面了解公众公共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要注重便捷性、可及性,优先建设与人民群众生活联系紧密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人口结构、道路交通、服务设施承载力等要素水平,优化服务设施布局,使人民群众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取优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

全面协调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原则。基本公共服务涉及民生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按照“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总目标,一体化全面推进民生保障建设,增强制度供给,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的广度与深度。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还应注重增强协调性,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多样性的。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必须注重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开拓创新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原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创新。在严格贯彻落实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部署与安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来源与供给方式。积极探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公益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采用政府购买服务、PPP、BOT等方式完善供给体系,提高准入门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供给质量。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科技,为公共服务创新赋能,打造智慧服务平台,精准匹配公共服务资源与需求,提高公共服务资源利用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


    进入专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96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