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云驹:从文明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路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09 次 更新时间:2022-05-06 21:50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向云驹  


“两个结合”正式提出和表述的时间并不长,但很快就被不断完善、深化、提升,赋予其丰富的思想理论内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方法论,也是其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崭新的理论形态。“两个结合”包含着几个重要的理论内涵。

首先,“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的宝贵经验和制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这是关于“两个结合”在百年党史中的理论作用、地位的最新表述,把此一认识结论再一次大步向前进行了推进。

其次,“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以创建的重要的方法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此就做出了重大历史判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个判断从重大的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成果出发,把“两个结合”的理论价值、历史意义、创新功能,给予了历史性的定位。

第三,“两个结合”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思想引领、理论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个表述体现出的是把历史交给未来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两个结合”的战略意义得到准确标示。

“两个结合”正式提出和表述的时间并不长,但很快就被不断完善、深化、提升,赋予其丰富的思想理论内涵。这个重大的理论表述和判断,归根到底揭示的是这样一个至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它是百年党史的经验,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耀眼的理论成果,更是我们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理论自信。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两个结合”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世界格局调整,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进入新时代的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新时代的新课题。这是国际和国内两个背景和两种形势主导交织下生成的时代课题。

就国际形势而言,21世纪以来的最大变局就是国际格局大调整。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两极世界分化嬗变成为一极主导、多极角力形势,21世纪更是加速了多元多极格局对一极主导的平衡趋势。有两种趋势在并行发展:一是建立单极世界的趋势;二是建立多极和多中心的趋势。第二种趋势也是各种文明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加强的趋势。也就是说,冷战后世界的特点就是各种文明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这引起了两种前所未有的世界变化。保加利亚政治家和文明史学者亚历山大·利洛夫在其著作《文明的对话:世界地缘政治大趋势》中称这是两个“破天荒头一次”。他说:“世界政治由各种文明来决定,世界政治成为多极和多中心的政治,在历史上这还是破天荒头一次。新的世界秩序建立在文明的基础上,这也是破天荒头一次。”虽然人类历史上出现过无数种文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统计和描述过二十多种古今大大小小的文明。现在存活并覆盖整个地球的文明,西方学者认同和分类的有欧洲文明、中华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日本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由于这些文明覆盖了全球,所以,文明之间的关系成为新的时代焦点。在这些文明中,亚洲有多种文明并存,而且仅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日本,就有30亿人口;亚洲的经济体量之大、中国经济增长之快,无不令世界为之瞠目。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认为冷战后的多元文明之间的冲突将取代冷战时代的两极冲突,成为国际冲突的新形式和新矛盾,全球政治开始沿着文化线被重构。他的观点引发广泛关注和持久不息的讨论。文明是冲突还是不冲突,取决于文明的相处是否和谐和人类的调适。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他还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之间的关系和对文明关系的新型建构,将对21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和人类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这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同。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古老大国。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湮没、夭折的文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和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一次证明中国文明的强大生命力。中国的文明形象、文明态度、文明话语备受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外交活动、国际场合、对外交往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文明、关于文明之间的关系、关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关于人类文明的未来等等方面的重要讲话,展示了古老文明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回应了国际关系中的文明关切,提出了文明发展的建设性目标。其中有几个标志性的内容,构成元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一是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明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二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前所未有的文明高度阐明了文明多样性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提出了“文明互鉴”的新时代人类文明观。三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激活历史文明、开启共同发展经济新途径、创新文化交流新实践,使文明互鉴具有全新的时代活力。四是提出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就国内情形看,在正视历史的时候,彻底摈弃历史虚无主义,我们需要一种具有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文明辩证法认识论。一方面,要承认和直面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痛史,“文明蒙尘”是这一痛史中最重要的痛点之一。让蒙尘的文明拂去历史的尘垢和遮蔽,让伟大的中华文明重放时代光彩、焕发生机活力,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目标。另一方面,要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样,即使是在鸦片战争中国受辱的时代,也既能看见历史的必然性和中国的悲惨遭遇,同时还能看见中国文明和中华民族光明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对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必须具有高度的文明自豪、文化自信、历史自觉。如果说,这些年来我们的文化观文明观上有什么重大的进步与发展的话,那就是我们对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有了与这个文明相匹配的认识和重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所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

把握历史机遇,迎接时代挑战,我们的制胜法宝、理论武装、实践锐器仍然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来自于科学地解决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的获得。

探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是基于文艺的特殊性和党的百年历史经验中的特定内容。“文艺路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的方法论和实践路径。

首先,文艺是文明绽放的花朵,是文明结出的果实,是文明的结晶和桂冠。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等经典著作和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之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所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其次,百年党史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为文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这是我们这个新时代,我们的文明、文化、文艺关系的核心要义,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的根本目的和历史使命。

要而言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其突破性进展面临着三个新时代开启的历史机遇:

1.党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包括:①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在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全党高度认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地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2035年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2.文明成为时代主题和国际政治的基础,成为重塑国际关系的重要力量。中华文明因其5000多年的历史和未曾中断的韧性,以及它对党的百年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奇迹的深刻作用,在世界上再一次独树一帜。

3.总结党的百年建党史,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发展、文艺的精神激励是其中重要的成就和历史经验。这些都是中国文明、文化、文艺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也是时代之需、发展之要。

但是,同时我们也毋需讳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的探索,也面临着四大挑战:

1.中华文明复兴、文艺繁荣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步发展、同频共振的重大历史责任。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而我们的文化兴盛和文化软实力,都亟待提质提优提高。

2.在人民描绘出壮阔的历史史诗的时代,文艺应该写出文艺的新史诗。就是说我们亟待攀登文艺高峰,具备写出文艺新史诗的雄心和能力,进行文艺新史诗的创造,亦即史诗性写作和写出史诗级作品。

3.以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文艺走向世界。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这也是极具挑战性的历史任务和文明目标。

4.扭转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实现艺术生产与经济基础的协调、正向、平衡、匹配。在马克思主义那里,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在整个历史中由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般规律,应该是平衡的关系,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也会出现二者的不平衡,而此种不平衡,又大多是指艺术生产超越它所处在的历史、物质、经济相对滞后的状况或时代,获得了超越历史的发展。而我们面临的则是另一种暂时的“不平衡”,这种暂时性也需要对其加大人为干预和扭转,使之进入历史常态。

把握历史机遇,迎接时代挑战,我们的制胜法宝、理论武装、实践锐器仍然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来自于科学地解决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的获得。

用崭新的时代元素和深入的发展的观点,结合我们丰富的文艺实践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文艺就能担当起新时代的新职责,实现不辱使命的历史担当。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马克思主义包括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容,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既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体系,也有政治经济学的庞大结构和对资本主义鞭辟入里的批判,以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指南。马克思主义也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深厚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简略地说,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主要高点内容有:1.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需要强调,这不仅是指狭义的文艺创造应该遵循美的规律,它其实还包括了人类的一切创造乃至人类的发展都有美的规律、美的标准、美的尺度在起着支配性的作用。这是文明、文化、文艺可以普遍共享的原因,这也是人类文明可以互鉴,可以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因。2.以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标准作为文艺批评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文艺作品。3.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就理论思维的问题这样写道:“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在马克思看来,人对世界的精神掌握方式包括理论思维、艺术、宗教、实践-精神等。马克思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他认为,上述任何一种精神掌握方式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某种特殊需要,都是人的精神力量的某种特殊表现,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因而都具有不可替代性。艺术的掌握方式不只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更是对主观感受的表现,它通过创造美的形象来再现审美对象和表现审美意识,因而艺术掌握的过程实际上是美的创造的过程。用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说明了艺术与审美的独一无二的价值,说明了繁荣文艺的必然性。4.莎士比亚化。5.典型人物论。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和这种关系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7.文艺要反映和揭示历史的本质。8.关于世界文学,即“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9.关于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的永久的艺术魅力和范本范式。10.文艺复兴与“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即文艺巨匠的关系。11.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12.现实主义创作方法。13.唯物反映论、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反映论、认识论、方法论),等等。

事实上,这些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中正深刻地蕴含着破解中国文艺上述所有当下挑战的理论钥匙。用崭新的时代元素和深入的发展的观点,结合我们丰富的文艺实践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文艺就能担当起新时代的新职责,实现不辱使命的历史担当。这里也有三个重点方向: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表现出深刻的哲学观念。中国古典艺术和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在于强调艺术与哲学的深刻联系,最广义的中国艺术也是最广义的哲学。“画以立意”“乐以象德”“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莫不如是。

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现代性意识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历史上被历史、实践、文明反复证明,特别是被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民族复兴进程证明的科学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当然,人类历史和世界文明史也已雄辩地证明过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表明了它举世公认的博大精深特质。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两种“博大精深”的交汇、相聚、结合,是它产生不可估量的思想能量、文化力量、文明张力、文艺魅力的伟大属性。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最具文化魅力的事情。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文艺的根本方向,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为写下历史史诗的人民树碑立传,写出史诗时代的文艺新史诗。同时,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也是中国文艺代表中华文明向世界展示文明风采、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中指出,党中央认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需要研究的问题多。他概括了其中六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深入研究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显而易见,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还亟待深入推进和展开,其中的丰富内容也正待深入挖掘与揭示。“深入研究”此一问题,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构成,“深入研究”的成果也将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系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324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艺术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