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青 刘冉:组织内的情绪及关系管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21 次 更新时间:2022-04-14 23:35

进入专题: 组织情绪   自我管理   向上管理   平行管理  

刘平青 (进入专栏)   刘冉  

摘要 :转轨时期的企业组织中,无论是位居要职还是基层员工,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情绪的波及者,亦会受到职场复杂关系的困扰。本文基于中国职场的基本特点,从自我管理、向上管理、平行管理等方面,探讨组织内的情绪及关系管理,并特别分析如何与女上司相处,以及如何做智慧“女强人”。

关键词 :组织情绪  自我管理  向上管理  平行管理


职场生态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生态环境。处在一张人际关系网中的成员,彼此的情绪相互影响,形成共同情绪体验,这就是相应的组织氛围。如果组织内大多数人都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并且相互帮助,那么整个组织就会呈现出一种融洽的气氛,让身处其中的成员感到心情愉悦。相反地,如果组织内大多数成员都自私冷漠、暴躁易怒,那么整个组织就会呈现紧张冷淡的气氛,让身处其中的员工感到不适,甚至想逃离。因此,作为组织中的一员,要学会管理自己、他人,进而影响组织的情绪,使整个组织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之下,为组织的发展增添动力。


一、自我管理


常说“修己安人”,就是警示世人首先要做好自我管理,其次才能使他人安乐。“修己”的意思,是修造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有些人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别人。这种错误的方向,浪费了很多管理成本。管理者若是一心一意想要改变员工,员工就会保持高度警觉,不是全力抗拒,便是表面伪装接受,实际上各有自己的看法。强硬的态度不如管理者先“修己”,用“心”改变自己,让员工受到良好的感应,自动地改变他们自己,更为快速有效。用高压的政策,要求员工改变,并不符合“安人”的要求,也就是不符合人性化管理,大家就会以不合理为理由,加以抗拒。在一切情绪管理中,情绪的自我管理是第一优先。各自管理好自身的情绪,事情就很好商量,大家会很快集中力量处理事情。

个体情绪管理主要是指个体对于自身的情绪管理,即在认知自身情绪之后,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调动积极情绪、疏导消极情绪。谁了解自己的情绪,谁就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情感,请就会合理地使用它们,谁就能自己驾驭情绪。谁要是不了解自己的情感,就只能无助地听任情绪的摆布,被感情奴役。因此,窥探自我的情绪秘密,是理性地对待感情的第一步。事实上,在开始注意自我情绪的时候,一个有积极作用的改变也正悄然发生。


(一)认识自我的情绪秘密


识别与辨析情绪,是培养情商的先决条件。大多数人都体验过情绪,可只有少数人能真正识别它们。很多人总是在识别情绪之前就下了决定,过不了多久又追悔莫及,从现实情境中落荒而逃,不必要的提高警惕,怀疑自己,怀疑周边,时有行为失当之举。因此,要学会在情绪刚冒头时就识别出它,在被情绪控制之前先控制情绪,不要等到难以应付的时候才动手。

一个人之所以会沉陷在他觉得不愉快的情绪里难以自拔,往往是他不能清晰地洞察问题,追寻一些错误问题的答案而造成的后果。所以,想过有意义的人生,必须要明白自己的情绪,当情绪不好时,不要只简单地说一句“我情绪不好”,而要认清情绪产生的原因:具体事实和思想观念。比如,要参加一项商业会议,需要向客户介绍公司的业务。但当事人很紧张,无法放松自己。解决办法当然可以学一些消除紧张的技巧,但这却不是问题的实质。紧张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准备不足、缺乏自信,所以实质问题应该是:“怎样才能说服客户?要使用什么策略才能使我的说明清晰明了?”如果可以想到这些问题,当事人就不必苦恼的思考如何减轻紧张,而是直接面对问题的实质,这样一来,精力自然而然便放在解决工作上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由于紧张造成种种负面情绪以致于影响工作。

其实,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信号,提示着你与现实或与他人的关系,即使是负面情绪,也深具正面价值,关键是如何将“负面情绪”导向“正面情绪”。想彻底根治负面情绪,最好还是从治本着手,从原生家庭去探寻家人之间的关系,从现在所处的组织中找出那个让自己受伤害的事件,然后进行宽恕和调整。有负面情绪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挖掘那个负面情绪的引爆点。如果一个人伪装到完全没有情绪,就会有某种程度的危险性,因为大家不了解他,他会显得“高深莫测”。因此,关键在于人的情绪表现得成熟不成熟,而不是有没有情绪反应。只要合理,情绪对人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活都有正面的帮助。

但是控制情绪绝不是忽视情绪,不假思索的忽视情绪只会让当事人深受其害。此外,还需要留意出汗、心跳加速、紧张等生理症状,观察自己在特定情境下或跟特定的人相处时一般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只有掌握了足够的信息,才能准确把握如何选择合适的反应。


(二)“乐”在其中


做人当豁达,这样容易与人相处,大家也喜欢与你相处。试想世上又有几个人愿与“小心眼”交往呢?怎样才能豁达?对于刘邦来说,他善于用笑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豁达,因为他有一条做人的逻辑:为人仗义而能结生死之交,豁达开明自然能引人注意,更能产生一定的凝聚力。

每个人都喜欢快乐的人,无论对于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个组织的和谐构建,如何以自己的快乐带动、影响周边的人尤为重要。要想快乐,首先自身做好分内事,尽职尽责;其次,无论国家还是组织,其发展的目的都是希望全体成员得到成长并且成长的过程中快乐,但是倘若个体的快乐导向与组织的业绩脱节,不仅组织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个体的情感更会受到猛烈冲击。因此,作为个体,动态平衡个人导向与组织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三)学会“哭”


“哭”在表面看来是一种软弱,但如果用“哭”的方法得到了成功,那便是一种大智若愚。哭常常会使人显得可怜兮兮,所以很多人更愿意忍住泪水,这是一种“强人”心理所致——人总愿在别人眼里成为强者。应该学会利用这样的心理。“哭”,装出可怜的样子,自认为强者的人为显示自己的强大自然而然就会帮助“弱者”,哭的效果其妙无穷,善用“哭”者,只“哭”一下就事半功倍。但是,哭也不可好似泼妇一般挽袖高嚎,要争取每次哭都有价值,就要哭得自信,哭得光荣,哭得诚恳,哭得有风度。不要认为哭是弱者的特权,在求生存面前,“弱”者要善于示“弱”,为自己营造成长的时间与空间。


(四)管理愤怒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人人都会发怒,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过,要找到合适的对象,用合适的目的与方式,恰如其分地在恰当的时间发怒,这就不那么容易了”。每一次愤怒,人体所付出的代价,相当于辛苦工作八个小时。这是愤怒对自身的伤害,而愤怒之时的恶言恶语还会对别人造成更大的伤害。恶言恶语可以伤人于无形,一时不经大脑脱口而出的话语,很有可能对自身、对周围人甚至整个组织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那么至少要懂得控制自己的嘴巴。生气时,不要随便开口,这时说的话往往是不理智的。

如果想成功地战胜自己的愤怒,就必须有能力辨识导致愤怒产生的原因。越是自信地把自己的情感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满情绪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且也有可能最终消失。有时候,一个人需要战胜自己的思想,并以不同的方式来审视它们。比如,当自己偶然发现某位平日十分投契的同事,竟然在背后数说自己的不是和缺点,这时才猛然觉醒,原来平日的喜眉笑目,完全是对方的表面文章。晴天霹雳之余,会痛心地想:跟他一刀两断吧!然而大家是同事关系,自己若摆出绝交态度,一定吃亏,当别人以为你主动跟他反目成仇,问题必然出在自己身上,这无形中给对方一个借口去伤害自己,这样做太不理智了。更何况同事间日后还有合作机会,加上上司最不喜欢下属因私事交恶而影响工作。之所以愤怒这可能是因为“同事应当是我推心置腹的好朋友”的思想在心中根深蒂固。试试重新构造这种思想并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来审视它,如以“可能我确实哪里做的不妥当,才让他对我不满”这样的思想来取代。

在组织中,不管他人怎样冒犯自己,或者与同事之间产生什么样的矛盾,只有冷静地面对,不说过火的话,凡事能够忍让一点,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绞尽脑汁塑造他人,才能使自己在职场中更加游刃有余。


二、向上管理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统治者对于民众的统治是一种家长式的专制主义。组织是社会的缩影。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专制主义的社会制度早已被取代,但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组织仍旧或多或少地保持着家长式管理的特点,在这种中国式的“管理”的背景下,组织的管理不是员工的事,而是由上级来“管”下级,由上级来“理”下级。一方面,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对组织的经营运作拥有最高的权力,可以直接管理组织内部的一切大小事务;另一方面,最高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处事作风对组织员工起到很大的“教化”作用,甚至影响着整个组织的行事风格。此外,受到“定于一尊”的儒家思想影响,组织中“定于一”的倾向一直持续到现在,即一个组织只能够有一个一把手,人们把他推到很高的位置之上,同时弱化其他员工的个体意识。作为组织的一员,要想在这种环境下求生存求发展,就要在理解中国组织特点的基础之上,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与不同级别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才能做到“左右逢源”。


(一)正确看待家长式领导


组织采取家长式的领导方式,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对“权力”的控制欲较强,领导不愿下放“权利”;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员工职业化素养不高,难以达到领导的需求。因此,作为组织的员工,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在处理与上、下级的关系时就要注意调整自己。在与上级相处时,注意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加强自我管理,让领导能够放心的把任务交给自己;而在与下级相处时,则要对员工建立起充分的了解和信任,能够用人之所长,把合适的任务交给合适的人,大胆授权、适时收权,在不断培养员工能力的同时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


(二) 一元化权力结构下的自我定位


在中国组织中,一般情况下,真正的领导只有一个,他有时候处在组织结构金字塔尖,有时候处在组织中的其他位置,甚至是组织外,而其余的员工权利范围都很有限。作为组织的员工,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成为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同时看清方向,不要成为不同利益集团博弈下的“棋子”。其次,要善待下级,虽然彼此在职务上有所差别,但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是在为组织“打工”,没有谁高人一等。再者,要尊敬上级,在金字塔形的组织晋升结构之中,能够做到自己的上司,肯定是有过人之处,多虚心请教,不但可以学习对方的优点,更可以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将来的职业发展铺路。


(三) 管理自己的上级


中国人之所以需要“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个体“他治他律”的人格,使人们在做事时必须借由外力进行约束。简而言之就是自我控制力不强。不仅下级如此,上级有时也是如此。因此,要想把工作做好,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上级,具体到工作中就表现为:不要盲从上司,如果上司做出的决策存在问题,要给足上司面子,先尽量执行,遇到困难时再向上级请教,并适当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另外,不要企图改变上司,人的权力越大,往往“自我扩张”的倾向就越明显,因此如果让上司认为“我还不如你,需要你来教我”,会使他觉得很没有面子。可以通过向上司请教的方式,摆数据、列事实,让上司自己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进而做出一定改变。


(四) 与上级保持一致


在《墨子》中,提出了“尚同”(即“上同”)的观念,提倡下面的人对上面的人听话,做到“与中央一致”,在组织的管理中也是如此。如果下级与自己的想法一致,就更容易被认为是“自己人”,进而更加信任对方。在组织中,上级对待下级时,应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下级了解自己的想法,进而才会认同和遵循。下级在对待上级时,要能够明白上级的“言外之意”,尽量与上级的思想和组织的理念保持一致,让自己“融入”,赢得上级的信赖。


(五) 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整个群体的利益相比,“局部利益”是不合法的、受压制的,总体趋势是中央压倒地方。作为组织的一员,特别是在某个分公司或者某个小团体担任“一把手”时,要始终明白这个道理,不要让上级感到自己不受他的控制,尽量在大方向上保持与上级的一致,同时做到积极汇报,让领导放心。当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甚至整个组织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尽量以大局为重,钱是随时都可以赚的,但前提是要坐稳现在的位置。同时对待这种掌管着某个完整机构的下级,也要注意放权和收权,让其为组织服务。


(六)如何应对女上司


在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中国传统社会,身体强壮、能够承担大量体力工作的男性被认为是主要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身体柔弱的女性则更多地在家从事家务劳动,地位比较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外出工作,她们在工作中的表现丝毫不亚于男性,一些业绩突出的女性也逐步进入到组织的管理层中。由于性别的不同,男女在性格特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在处理与女性上司的关系时更加困难。要处理好与女性上司的关系,首先就要了解女性的心理特征和其面临的职场困境,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沟通,并加以适当的关心和鼓励,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

1、职场女性的心理特点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性格乖巧、听话懂事的女孩子从小就是被老师为家长夸奖的对象,班里的前几名也常常是女孩子。到了大学,长得漂亮的女孩子也总是被男生所追求,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优越感。加之女性普遍具有完美主义倾向,具体在工作中就表现为自我期望较高,进而对他人的要求也比较高。

相较于理智的男性,女性在很多情况下比较感性,对情绪的体验和表达也要更加强烈。在工作中就表现为关心身边人的感受,注重与下级的交流沟通;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抗压能力较弱,更加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安慰;以及容易将情绪带入工作中等等。

同时,女性做事比较细致,更加注意细节,并且记住消极事物(例如下级的工作失误)的数量要远远多于男性。有时就会给下属留下“记仇”的消极印象。其实也许她并不是有意记住这些琐事,也不是特意在某些提起,只是性格特征造成的而已。

2、职场女性的困境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上还是存在着很多对女性不公平的现象。在组织中,一些职业和岗位存在着隐形的“性别歧视”。在大多数公司的管理层中,男性占绝对优势,女性要想进入管理层,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且中国的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子女的生育、家庭琐事的处理,如此一来分散了大量精力,使女性很难和同龄的男性一样,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而且,女性无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都与男性存在一定差别。加之三十多岁正是女性生理和心理变化巨大的阶段,虽然女性具有做事圆融、感情细腻、处事周全等优点,但是无论从抗压能力、身体素质,还是从开拓精神来讲,都略逊于男性一筹。

3、学会与女上司沟通

既然了解了女性与男性在性格上的不同之处,在与女性上司相处时,就要注意这几个方面,投其所好,用她能够欣然接受的方式来沟通。

首先,因为女性做事往往较为细致,所以在工作时最好注意细节,避免犯低级错误。如果女上司对自己的一些小错记忆太久,常常提起,可能只是因为她过于细致,害怕犯重复性的错误,而并不是所谓的“记仇”,所以没必要太放在心上。

其次,由于女性往往比较缺乏安全感,因此在工作中,尽量多向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听听她的意见,至少让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尽量注意不要让自己的风头盖过她,以避免其产生不安全感。

最后,女性有时候会有些情绪化,面对她的唠唠叨叨,要明白可能是因为她的工作压力太大,或者是家里有不顺心的事情,只要确信自己没有错,就不要在意,也不要去顶撞,过去就好了。

4、适当关心和鼓励


女性往往比较脆弱,即使是看上去很强势的女上司,在遇到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时也难免会感到力不从心。况且女性还要照顾家庭,一些家里的琐事也常常会影响到工作中的情绪。作为下属,尽量做到会察言观色,当发现上司情绪不好的时候,如果感觉她是想发怒,那就尽量躲得远一些,并且不要在工作上犯小错误,以免无辜受累;如果是心情沮丧,则可以适当找些话题安慰,并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但不要过多询问原因,因为原因往往来自家庭;如果是情绪紧张,则很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此时可以多向她汇报工作上的进展,用暗示的方法给予鼓励,坚定其克服难关的信念。

5、如果上司太恶劣

当女上司实在是很难相处的时候,能躲则躲,尽量避免与她正面发生冲突,不要在她在意的事情上犯错误。比如女上司是个完美主义者,那么工作中就要十分注意细节,避免犯小错误。再如女上司是事必躬亲型,那所有工作都要仔仔细细检查安排清楚,不要就她不懂的技术问题纠缠,尽量让她感到自己在虚心接受她的意见。如果上司实在太恶劣,则要考虑这份工作是否还有继续下去的价值,如果没有则可以在矛盾激化之前申请调职或者干脆更换工作,不要因为一个不好的上司而影响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三、平行管理


当与身边的同级交流时,彼此是站在同等的地位之上,此时就要注意尊重对方,敬人者人恒敬之。既要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经常交流与沟通;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无话不谈。因为他们既是朋友,也是竞争对手。当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的帮助能使自己从危难之中解脱出来;但是当两人的利益发生冲突之时,他们也会成为自己的“软肋”,防不胜防。


(一)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


在差序格局的中国社会,人们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又一个的圈,如同水的波纹一般,推己及人,逐渐扩散开来。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人们有着不同的交际圈,并把圈内的人看作是“自己人”,很多信息只在圈内散播,不同的交际圈之间既有交叉也有区别。要想在职场生存,就一定要融入到这些“圈子”之中,与圈子里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自己信任和欣赏的人,可以做他们的“内圈”,而对那些不想深交的人,就做他们的“外圈”即可。尽量不要同时处在两个不相容的圈子的最里层。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自己有一定的交际范围,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有人帮忙,保证对组织内部信息的畅通,存在良好的非正式沟通渠道,又能够避免在不同圈子利益冲突时的“麻烦”,防止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交际上。


(二)学会尊重与忍耐


在面对同级时,还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同级不会像上级那样,直接指手划脚,但也不会像下级一样,俯首听命。因此,在与同级相处时,学会尊重与忍耐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当彼此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要能够妥善处理。每个人都会想在事业上能够继续往上发展,没有必要为了一点利益冲突而把关系闹僵,毕竟同在一家单位工作,彼此之间合作的机会远大于冲突的次数。双方各退一步,互相包容,将会为以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保持“中距离”


虽然与同级保持良好的关系十分重要,但既然在一起工作,彼此之间毕竟存在着竞争关系,即使是关系再好,也难以保证没有冲突发生。一旦与自己的同事对立,最亲近、最了解自己的人将会成为最可怕的对手。因此,尽管有着相同目标的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更容易建立友谊,在组织中还是尽量保持“中距离”,不要让对方把自己看得太“透”,至少不要让其过于了解自己,让他有机会抓住自己的“小辫子”,否则双方的立场一旦对立起来,将使自己处在十分不利的境况。


四、做智慧的“女强人”


面对上文中介绍的女性心理特点和职场困境,身为“女强人”的女性要学会卸下包袱,正确地看待职场中的“玻璃天花板”,平衡生活从调整心态开始。


(一)不要将情绪带入工作


女性能够比男性更好地体会和表达情绪,也更容易将平时积累的情绪带到工作中。特别是女性的抗压能力比较弱,在遇到压力和挫折时,容易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给组织的正常运行带来困扰。作为女性管理者,需要十分注意这一点。在工作中,一旦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很差,最好适时加以疏导,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例如听音乐、看电影、上街购物等等,避免情绪的堆积对正常工作带来影响,更不要随便对下属或者周围的人发火,须知所有的伤害都是不可逆的,不要因为一时的坏情绪而影响自己以后的工作与家庭。


(二)正确对待心理落差


由于一直以来自我期望较高,部分女性在进入职场后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这就需要自己从心理上做好调整,客观面对现实情况。毕竟职场不同于学校,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投入的精力多就一定有好的回报。况且男女在身体素质、抗压能力、冒险精神等方面本来就存在着差别,没必要以男性的要求来衡量自己,每个人在组织中的作用都不同,如果自己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身为女性的优势,就可以做好很多男性无法做好的事情,为组织创造价值。


(三)寻求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身处职业女性,常常觉得事业和家庭像是翘翘板的两端,一旦把这端看得重了些,那边就要出问题;等把重心移到那端,这端又出问题了。其实这不能够仅仅责怪女性自身。本来女性除了工作之外,还要负责照顾家庭,无形之中的责任就要比男性多。家庭和事业孰轻孰重,既取决于自己的价值取向,也取决于客观条件限制,如丈夫的工作情况、家里是否有人照料等等。不过既然作为女性,照顾家庭、培育子女就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工作做的不好还可以弥补,但是家庭关系一旦破裂,就很难挽回了。为此,需要客观平衡两端的时间和精力配比,使其处在一种自己想要的平衡状态之中。



进入 刘平青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组织情绪   自我管理   向上管理   平行管理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73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