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防止返贫,既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也是一个长期性行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就此,笔者认为,要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构筑好防止返贫的“防火墙”,就必须继续响鼓重锤抓紧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杜绝贫困复归。
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防止返贫的监测帮扶机制是对返贫因素、脱贫效果进行监测,并依据脱贫信息的科学高效传递,基于监测结果综合判定并触发相应后续流程的机制。笔者认为,首先,要通过统筹完善健全针对于弱势群体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把返贫以及返贫边缘人群数据纳入大数据监测体系。基于现行相关措施,在对识别、内涵、层级化、物质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治理,在构建完整的组织保障上作进一步探讨研究,统筹信息,确定预警检测范围,构建自上而下的监测预警机制,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其次,由于返贫原因的复杂性,对潜在的返贫风险还要有系统性、前瞻性判断。要把由于各种原因处于生活窘境的多维返贫群体纳入监测范围,将帮扶救助与改善民生作为主要的、长期的任务,在实施就业、教育以及医疗等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构建全方位的救助体系。同时,对不可控的突发性灾害以及造成断崖式返贫的群体,要允许结合实际,应纳尽纳,反应快速,用好中央出台的33项衔接政策,调整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使用结构,优先安排实施防止因灾返贫急需项目。要统筹医保、民政、教育、住建等部门,采取多层次、复合式的帮扶举措,切实做到精准监测、精准帮扶,逐步提升帮扶保障水平,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发展特色产业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要发展特色产业。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要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核心、以企业与金融为支撑的防返贫产业体系,要利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相关渠道,构建融合体系,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多形式、多规模相契合的新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延长,保证每个脱贫村都有主导产业、有带动企业、有稳定的增收渠道,把“输血”式防返贫变为“造血”式防返贫,彻底阻断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发生。要增强农村科技普及力度,用现代化手段赋能防返贫。在农村产业革命浪潮中,要通过健全精细化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劳务协作,将特色资源挖掘、前瞻技术突破相结合,精益求精,深耕特色优势农业。要做好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农技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农民、为合作社提供精细服务和精准指导,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精细生产和精深加工,促使农业产业链增值。此外,要激励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优秀脱贫成果的群众参与相关工作,将创新乡村振兴机制与防返贫机制相融合,助推构建可持续防返贫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措施,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应增强“造血”功能,通过增强返贫户的造血功能,才能拔掉穷根、开掘富源。在实现易地搬迁后,如何巩固搬迁成果,实现搬迁户的生存致富,使脱贫户如何从“安居”转向“乐业”,是一项重大课题。针对各地安置点的规模,在对社区的服务机构进行设置时,要结合易地搬迁的具体现实,对安置区的建设规模以及管理方式等进行考量,适当对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促进安置群众与原生居民实现社会融合,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要合理引入社工服务模式,引导搬迁居民树立正确的意识,让其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有“获得感”与“主人翁”的归属感,增强自我发展意愿。还要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信贷资金投入和保险保障力度,加强对安置地区的外部环境建设,根据迁入地的产业基础与资源条件,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引入更多的相关产业与企业在此立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搬迁群体,增强自我发展空间。
(洪向华 解超,作者分别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博导、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