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中拉双边贸易额在2021年逆势上扬,历史性地突破45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巴西、智利、秘鲁、乌拉圭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拉美也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至今,拉美已有21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协议,双方的合作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如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刚刚结束的两会记者会上谈及中拉关系时所提到的,发展振兴的共同愿望让“中国梦”与“拉美梦”紧紧相连。
提质升级的中拉合作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同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开始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双方在经贸领域释放出巨大合作潜能。如果说贸易与投资额的增长只能展现中拉关系发展的一个侧面,那么近年来中拉在更多领域探索的合作则见证了双边关系的长足进步。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对于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拉美国家而言,普遍关注科技进步所能带来的红利,同时又担忧本地区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将处于不利地位。为此,中拉双方在2015年举办了首届中拉科技创新论坛,中方宣布启动“中拉科技伙伴计划”和“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为中拉关系注入新内涵。在2021年举办的中拉科技创新论坛上,中方又宣布将与拉方共同推动建立中拉可持续粮食创新中心和中拉技术转移中心,为中拉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凝聚起强大动能。目前,中拉双方已在农业技术、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等科技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一批拉美青年科学家来华进行交流与培训,真正践行了中方提出的合作共赢的理念。
事实上,除了科技领域外,中拉在农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医疗卫生、人文交流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不仅向拉美提供了近4亿剂疫苗和近4000万件抗疫物资,中国企业还宣布在拉美设立疫苗研发中心和疫苗生产工厂,助力缓解当地疫苗短缺的问题。可以说,中拉合作已经超越单纯的经贸合作维度,进入到提质升级的新阶段。
推动中拉合作的新飞跃
在2021年举办的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上,通过了《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宣言》和《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2-2024)》,为进一步深化中拉在各领域的合作谋划了蓝图。然而,对于步入新阶段的中拉合作而言,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外部压力,特别是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来自美国的干扰。对于中国而言,如何让双边关系变得更持久、更充满韧劲,实现中拉合作的更大飞跃,在继续做实、做好现有合作、持续推进中拉各层次交流的基础上,应在以下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一是打造一批小而美、汇聚民心的项目。当前,中国在拉美的投资更多聚焦于具有长远影响、能够推动国家发展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意义重大,但在短期内并不一定能够直接让民众感同身受,甚至可能影响民众的现有生活。在推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外,中方也应当探索打造一批贴近民众生活及生产领域的合作项目,帮助解决普通大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这些项目成为“口碑”工程,助力民心相通,避免出现投资项目的夭折,共同绘就南南合作新篇章。
二是进一步推动在治国理政经验上的交流。2022年2月,来华访问的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在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期间,专程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进行参观,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及执政理念。实际上,对于长期处于经济增长乏力、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的拉美而言,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人士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经验,希望了解治国理政的“中国方案”,特别是在脱贫、社会治理等领域。如果中国与拉美国家能够在脱贫、社会治理等领域一道探索出符合国情的方案,帮助拉美国家走上发展与致富之路,无疑将进一步证明中国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赢得更多国家的认同。为此,中拉双方应推动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经验交流,深化发展互鉴,促进中拉关系迈向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
三是深化中拉人文交流合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是推动中拉友好合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双方已经开展了包括“中拉文明对话”在内的一系列活动。然而,现有的中拉人文交流深度与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也亟待挖掘更多的参与主体。应当继续倡导中拉双方深入认识彼此,开展更多合作以鼓励民众走进各自的生活,发现一个真实的中国与拉美。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