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658 次 更新时间:2022-02-25 14:48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杨昕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出了在新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宽广道路,这条道路不仅是中华民族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必由之路,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迈向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有效经验和有益启示,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从而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从理论创新的内涵、意蕴与特征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鲜明地体现为理论自觉与政治自信、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时代价值与现实价值、传承弘扬与吸纳借鉴、中国道路与世界贡献的相统一。

理论自觉与政治自信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政治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政治自信有机统一起来,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历史纵深、全球视野和战略谋划的维度上,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到新的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理论自觉,鲜明地体现在它对时代课题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回答上。针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十个明确”作了深刻、系统、全面的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政治自信鲜明地体现在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坚定自信及充分肯定和坚持发展上,体现在它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思潮的有力回击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着非常重要且深邃的论述,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

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过程中,始终把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有机统一起来,从而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竭动力。这个理论逻辑,就是我们党一贯强调的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历史逻辑,就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牢记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言而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遵循了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而且还在这种有机统一中实现了新的飞跃。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一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理论建设上实现了突破性创新与原创性发展,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时代价值与现实价值有机统一

坚持时代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所谓时代价值,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呼声、符合时代要求,就是要把推进和实现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和根本任务;所谓现实价值,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必须体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毛泽东思想,立足于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时代和现实要求,成功地指导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实现民族、国家与人民的独立、自主和解放,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时代和现实要求,成功地指导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国家和民族从相对落后的状况到位居世界前列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决定性的因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和战略眼光,立足于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强起来的时代和现实要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论成果,在科学有效地指导实践中,将时代价值和现实价值贯通连接和有机统一起来。这个贯通连接和有机统一,深深地融汇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中,融汇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融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谋划中。

传承弘扬与吸纳借鉴有机统一

文明是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积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内在要求与重要动力。自成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科学吸纳者和有效借鉴者,从而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纳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放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和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富含民族文化特色和人类文明内涵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彰显了极具历史纵深的文化视野和宽广博大的文明胸怀,凸显了与时俱进的治国理政大智慧。在治国理政中,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正是遵循了这一科学方法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造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性吸纳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有机地融合与统一起来,在顺应人类文明发展大趋势中,深入探索治国理政的方法和规律,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具有开放包容精神的创新性理论成果,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拓展和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深刻内涵。

中国道路与世界贡献有机统一

毋庸置疑,对于一个约占全球总人口18%的大国而言,中国对于自身发展道路进行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不仅对自己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且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各地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浪潮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条道路不仅实现了民族、国家和人民的独立与自主,还为亚非拉那些尚未实现民族独立的国家提供了经验和启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仅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挫折和低潮中引向复兴。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出了在新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宽广道路,这条道路不仅是中华民族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必由之路,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迈向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有效经验和有益启示,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从而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167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