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成杰:要把粮食生产摆在重要位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98 次 更新时间:2021-07-13 10:07

进入专题: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尹成杰  


从全球来看,粮食安全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不可预见性和复杂性增加,应对难度加大,疫情严重国家粮食生产和供给的风险在加快向其他国家传导和扩散。

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地缘政治变化和疫情导致非传统的风险因素累积。比如,一些国家在粮食市场和供给上采取限制性政策和措施。二是疫情和自然灾害导致世界粮食生产和供给的格局发生新的变化。比如,一些非洲国家疫情严重,自然灾害严重,对全球粮食流通体系造成冲击。三是疫情和自然灾害加剧了粮食供给的不平衡性。2020年全球的粮食产量是27.42亿吨,足以养活77亿多人口,但粮食供给不平衡性凸显,全球遭受饥饿的人口不降反增。四是全球粮食购买能力不平衡性突出。疫情导致全球失业人口增加,收入水平下降,购买能力降低。

从国内来看,我国粮食发展与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稻谷和小麦供给充裕,玉米略显偏紧,大豆、食用油供给能力提升与仍需大量进口并存,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与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存,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与粮食消费逐年增加并存。

一是我国粮食的增产率低于粮食消费增长率。有关专家做了一个统计,2010年到2020年这11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35%,粮食消费为3.87%,这决定了我国粮食的长期供求总体上是偏紧的。二是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增加了新需求。一方面,城镇化需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和淡水资源,减少一部分农业资源;另一方面,商品粮的需求增加。随着我国农民工加快向城市转移,粮食消费模式由“自产自消”转变为消费商品粮,商品粮需求明显增加。三是我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明显。四是部分地方存在耕地非农化,粮田非粮化倾向。五是我国大豆、食用油和蛋白饲料缺口较大。2020年我国进口大豆突破1.2亿吨,油料的自给率仅有25%左右。六是依靠国际市场解决我国粮食需求的空间越来越小。

总结我国粮食发展与安全的基本经验,最为重要的就是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粮食发展与安全之路。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粮食安全理念。坚持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发展战略,建立机制保障,既要健全完善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也要强化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

始终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把发展粮食生产和产业化摆在重要位置。

切实解决我国大豆、食用油和蛋白饲料供给突出的短板问题。把解决短缺的基点建立在选择和培育种植我国自有的高产油料作物上。

把粮食发展与安全摆在“十四五”规划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把粮食发展与安全作为加快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基础,作出重大战略性部署和安排。

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创新发展。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创新为动力,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大力提升“农业两区”现代化水平。

制定和强化生产保粮、节约用粮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合力保粮、社会种粮的积极性。完善对粮食生产的宏观调控,创新和完善耕地粮用的补贴政策,扶持种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粮食新品种研发和科技创新政策,规范耕地跨区占补平衡政策。

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一条红线”和“两条底线”。“一条红线”是18亿亩耕地,“两条底线”是7亿亩粮田底线和15.5亿亩的基本农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有地,心里才有底。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特别是要加快育种技术创新,应用现代育种技术,加大种子科研攻关力度。当前我国粮食品种的种子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关键是尽快改变蔬菜水果及畜禽种苗发展滞后的状况。

建立健全现代粮食储备体系。要把现代粮食储备体系建设作为应对粮食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重大举措,加快建设现代粮食储备体系和流通体系。

健全粮食发展与安全的风险防控体系。当前,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安全的冲击,进一步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抵御风险的技术装备,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设施装备和技术体系。


《经济日报》2021年7月4日


    进入专题: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41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