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读《论语》的最高境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90 次 更新时间:2021-07-07 00:44

进入专题: 论语  

钱穆 (进入专栏)  


生活处皆可读论语

读论语可分章读,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处暂时跳过,俟读了一遍再读第二遍,从前不懂的逐渐可懂。如是反覆读过十遍八遍以上,一个普通人,应可通其十分之六七。如是也就够了。

任何人,倘能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不论枕上、厕上、舟车上,任何处,可拿出论语,读其一章或二章。整部论语,共四百九十八章;但有重复的。有甚多是一句一章,两句一章的。再把读不懂的暂时跳过,至少每年可读论语一遍。自二十岁起到六十岁,应可读论语四十遍。

若其人生活,和书本文字隔离不太远,能在每星期抽出一小时功夫,应可读论语一篇。整部论语共二十篇,一年以五十一星期计,两年应可读论语五遍。自二十到六十,应可读论语一百遍。

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六十岁,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

因此,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以自由的心态读论语

若要深读精读,读了朱注,最好能读何晏所集的古注,然后再读刘宝楠编撰的清儒注。不读何、刘两家注,不知朱注错误处,亦将不知朱注之精善处。

最先应分开读,先读朱注,再读何、刘两家。其次应合读,每一章同时兼读何、朱、刘三书,分别比较,自然精义显露。

若论语各章各节,一句一字,不去理会求确解,专拈几个重要字面,写出几个大题目,如「孔子论仁」,「孔子论道」之类,随便引申发挥;这只发挥了自己意见,并不会使自己真了解论语,亦不会使自己对论语一书有真实的受用。那是自欺欺人,又何必呢?

我劝人读论语,可以分散读,即一章一章地读;又可以跳着读,即先读自己懂得的,不懂的,且放一旁。你若要精读深读,仍该如此读,把每一章各别分散开来,逐字逐句,用考据、训诂、校勘乃及文章之神理气味、格律声色,面面俱到地逐一分求,会通合求。

明得一字是一字,明得一句是一句,明得一章是一章。且莫先横梗著一番大道理、一项大题目在胸中,认為不值得如此细碎去理会。子贡说:「回也闻一而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顏渊、子贡都是孔门高第弟子,但他们也只一件件,一项项,逐一在孔子处听受。现在我们不敢希望自己如顏渊,也不敢希望自己是子贡。

我们读论语,也只一章一章地读,能读一章懂一章之义理,已很不差了。即使我们读两章懂一章,读十章懂一章,也已不差。全部论语五百章,我们真懂得五十章,已儘够受用。其实照我办法,只要真懂得五十章,其餘四百五十章,也就迎刃而解了。

朱子注论语,在卷首序说中,引有史记与何氏语,最后复引程子语四条。日前有数位同学手持我著新解来,求我题字。我多录程子此四条语中一条:“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此条之前一条为:“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最后一条为:“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程子四条中以上引三条为更重要。

学而时习之,是人生大道

中国传统义理重要正在讲「人」。此则并非一项理论,成不成系统,合不合逻辑,或仅是一种知识。一部论语,重要教人并不在知识或理论上。如云:“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若诸位要做君子,论语便会教你一番上达之道,但并非在教诸位去知道上古时之政治、社会、经济等情形。倘使诸位欲知古代之礼,可读左传;欲知古代文学,可读诗经。孔子只讲如何做人,但亦未讲到人性善恶等,亦未讲天是一个什么等,种种大理论。

此后如孟荀乃至如宋明理学家,皆爱讲此等大理论,但皆敬佩孔子,认为不可及。其实孔子只是「吃紧为人」。诸位若能从此道路去读论语,所得必会不同。

下学人人可能,只要下学,便已在上达路上了。「学而时习之」并不是定要学到最高境界,而是要不停地学,自然日有进步,此即人生大道。

当知我们每一人之脾气、感情与性格,乃是与我们最亲近者。如知识、学问等,则和我们要远些。「吃紧为人」,便要懂得从和我们亲近处下手,莫要只注意在疏远处。

读论语,要追求孔子本义

一般人总爱说「儒家思想」或「孔子哲学」,当然论语是关于此方面一部最重要的书。但我常感到中国思想,其从入之途及其表达方法,总与西方的有不同。

西方一位大哲学家的思想,总见其有线索,有条理,有系统,有组织。他们提出一问题,关于其所用之名词与观念,必先有一番明确的解说。他们讨论此问题,千回百折,必有一项明确的结论。

读中国书便不然。即如论语,颇不见孔子有提出问题,反复思辨,而获得结论的痕迹。若我们依著研究西方哲学的心习来向论语中寻求,往往会失望。

现在再进一步说。既然孔子的思想和义理,都扣紧在人事上,因此读论语,也并不能专注意「仁」字、「礼」字等许多字眼。换言之,论语中凡牵涉到具体人和事的,都有义理寓乎其间,都是孔子思想之著精神处。

要懂得如此平铺用心,逐章逐句去读论语之全部,才见孔子思想也有线索,有条理,有系统,有组织,只是其线索、条理、系统、组织与西方哲学有不同。

注论语讲求义理,特别重要者必先讲求论语原文之「本义」,亦即其「原始义」。如讲「仁」字,应看在论语中此字及有关此字之各句应如何讲法。

有了本义,继始有「引申义」及「发挥义」;此皆属于后人之新义,而非孔子之本义。如「性」字,孔子并不曾讲「性善」,我们不能把孟子说法来讲孔子,当然更不能把朱子说法来讲孔子。

孟子、朱子固是推本孔子而加以引申发挥,但孔子本人并未说及到此。此处应有一限断,这是我写此书“指「论语新解」。”最用心之处。我只解本义,不及引申、发挥义。读者或可不赞成我此意见,但孔子本义确然是如此


进入 钱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论语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33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