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用新思维推进东北转型取得新突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94 次 更新时间:2021-06-10 14:18

进入专题: 东北振兴  

常修泽 (进入专栏)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这是事关国家发展改革大局的重大战略决策。近日,辽宁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笔者的新书《中国东北转型通论》。此书凝结笔者40年80余次东北深度调查的心血,用四年时间潜心写作完成,本书已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这是一部试图以21世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战略思维,探讨和阐述中国东北全面转型、寻求“新变局”的学术著作,是自己作为一个研究者4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对东北深度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最新凝结的结晶。其着力点在于瞄准“现实”和“未来”,定位为一部以“东北转型之新思维”,对现实的审视之作和对未来的探索之作。

东北不仅是老工业基地,而且是中国农业、资源、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如果把整个国家图形看成“金鸡”的话,中国东北就像是“金鸡”昂起的“头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昂起的“金鸡头颅”却有些低落,以致被官方和民间媒体称为“东北锈带”。笔者认为,这是很值得关心东北的朋友认真研究的。

正是在对现实的审视和探索基础上,自己逐步形成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东北转型新思维”的“三重锈带”突破说。本书认为,东北不仅表现为“增长的锈带”,而且从深层看,还具有“体制的锈带”“结构的锈带”“文明方式的锈带”特征。这就意味着,完整意义上“东北转型”,实质包含了“三位一体”的理论含义:走出僵化体制的“锈带”,走出板结封闭结构的“锈带”,走出非现代性的文明方式的“锈带”。而这三个命题,正是笔者40年来潜心挖掘、努力破解的症结之所在。

起于1979年的东北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开始以来的东北振兴,不仅是东北地区发展史上的攻坚战,也是整个国家发展史上的攻坚战之一。这场攻坚战打得十分艰苦。它既不固守(而且有所突破)效法苏联当年在东北首先建立,而后扩展至全国的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体制、扭曲的经济结构和粗放的经济模式,也不简单照搬欧洲如英国伯明翰和德国鲁尔等地摆脱“铁锈地带”单向度的“产业接续”模式,而是基于中国东北自身的特殊而复杂的矛盾,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一种全方位转型的探索。

经过40多年的岁月,东北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已经取得不小成绩,也确有若干经验可循,但是,这期间也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太多的起落,以致今天仍“在困境中拼搏”。

面对中国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东北,我们的大东北,如何实现转型,从而真正振兴起来,以创造新的格局,不只是东北(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五盟、市)1.2亿人民的心愿,也是全国14亿人民的心愿,更是东北亚地区多国人民的期盼。书中“走出三重锈带”的方略正是笔者研究东北“在困境中拼搏”所获得的思想成果。

本书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试图探讨和回答五个问题:

问题一:面对世界和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该用什么样的“东北观”来观察东北的战略地位?书中阐述了自己的“大三观”,即:第一,在纵向上:用“大历史观”观察;第二,在横向上:用“大格局观”观察;第三,在内向上:用“大角色观”观察。研究东北,用此“三观”观之,是一种尝试,我在努力寻求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精神境界。

问题二:审视现实,东北究竟存在什么内在矛盾?或者说,所谓“东北病”究竟“病”在哪里?书中基于多年调查,讲述了自己的“把脉”结果:“体制病”“结构病”“文明方式病”。正是基于这种把脉,才提出了“突破三重锈带”的主张。

问题三:面对纷繁复杂的东北问题,我们该认定什么样的“战略根基”、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策略”?书中阐述了笔者“扎根人本、全面转型、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的“16字诀”,强调东北转型的战略根基在于谋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此战略导向基础上,实施全面转型,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其中,“精准发力”含有“私人定制”之意,为后面埋下“伏笔”。

问题四:在新时代我们该转型出“什么样”的东北?书中系统阐述了笔者的“五个新东北”的构思,即:(1)在所有制结构上,提出打造“国有经济增强活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东北;(2)在资源配置机制上,提出打造“‘婆婆’减少干预,让市场经济‘媳妇’当家做主”的东北;(3)在对外开放上,提出构建“面向东北亚及世界:打造开放新前沿”的东北;(4)在新旧动能转换上,提出实行“大四新”方略,打造“凤凰涅槃”的东北;(5)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提出以“天地人产权论”为理论支撑,打造“天地人生命共同体”的东北。

问题五:东北的思想解放,究竟要从哪里解放出来?书中提出“思想的三个解放”,即从计划束缚、行政依附和封闭老路三个方面解放出来,这是问题的根本。

笔者在写作中用“三个力求”来鞭策自己:

第一,观点:力求尽量“新”一点。本书尝试提出了几个新观点,比如关于突破“三重锈带”的观点,关于用“大三观”即大历史观、大格局观、大角色观观察东北战略地位的观点,关于东北转型的战略根基是谋求“每一个东北人的自由发展”的观点,关于新阶段打造“五个新东北”观点,关于政府、企业家、民众“三角支撑”观点等。

第二,挖掘:力求尽量“深”一点。东北经济的这池水很深很深。尽管笔者从1979年至2020年40余年间,到东北已经超过80次,但是迄今依然感到“深不可测”。从表象来看,东北的问题是经济“塌陷”问题,但是,增速下滑只是表面现象而已,透过表象往下挖,第一层是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问题;再往下挖,第二层是封闭型结构以及失衡的产业结构问题;再往下挖,第三层是根深蒂固的僵化体制问题;再往下挖,第四层是文明方式的滞后(包括“官本位”较重、契约精神淡薄以及传统的工业文明思维而不是生态文明思维等)。

然而,若简单地说东北人“思想落后”也不符合实际。中国东北人,似乎并不缺乏“冲决罗网的力量”,缺的是“冲决罗网力量”所赖以存在的体制、结构和文明方式。

第三,方略:力求尽量“准”一点。本书研究的重点是中国东北。东北,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现在怎么样?你要到哪里去?这些都有独特的矛盾和问题。本书按照恩格斯关于研究问题和写作瞄准“这一个”的论述,重在强调“私人定制”的立意,着力提供适配东北特殊区情的东西,力求“对症下药”。比如,书中提出东北国企重在“增强活力”而非“做大比重”的方略;在混改中以“异性恋”为主旋律、以“同性恋”为协奏曲的方略;在开放中图们江地区可采取“手臂延长”和打造“长白山西麓经济带”的方略;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实行“凤凰(一种大鸟)涅槃”和“腾笼换鸟”的“两鸟”方略;在生态保护中的“两变(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方略,等等,力求使建议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进入 常修泽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东北振兴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694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