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伏瞻:抗疫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9 次 更新时间:2020-09-24 23:29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谢伏瞻 (进入专栏)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和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伟大抗疫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


一、彰显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


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早在商周时期,中国政治就开始了神本向人本的转化,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思想观点。到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进一步发展,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管子则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及至宋代,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等。数千年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内化为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经过代代相传,融入我们党这样一个百年大党的执政理念,成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的重要特质。


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来源之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不仅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光大,更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指导下基于伟大实践的创造与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生动体现了党对人民的感情、对人民的信仰、为人民的风骨和担当。德莫高于爱民。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地强调:“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做到应收尽收”,“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果敢的历史担当,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救治,大幅度降低病亡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这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这也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


实践效果是最有说服力的检验,在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在较短时间里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这份奉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世所罕见的抗疫成效与标榜人权至上的一些西方国家的抗疫低效相比,更能彰显出我们党是人民的党、是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党。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最广大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二、彰显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早在《易传》中,我们的先哲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古代神话流传的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故事,孔子倡导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汉代苏武的饮雪吞毡,南宋岳飞的精忠报国,等等,都深刻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是民族精神的凝练表达,在中华民族危难时期发挥了巨大精神激励作用,推动着中国历史不断发展进步。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必胜信心、高超的斗争本领、顽强的革命斗志,领导全国人民迎难而上、齐心协力,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把握,既要彻底战胜疫情,还要完成既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相信中国战胜这次疫情后,将更加繁荣昌盛。”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与必胜的斗争豪情,坚定了亿万人民战胜疫魔的决心与信心。


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面对疫情,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他们中间,有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而自己错过救治的医院院长,有永远无法向妻子兑现婚礼承诺的丈夫,也有牺牲在救治岗位留下幼小孩子的妈妈……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就以生命力的顽强、凝聚力的深厚、忍耐力的坚韧、创造力的巨大而闻名于世”。从历史中走来,我们对风险和挑战并不陌生,对奋斗和胜利更加坚定。从战洪水、防非典,到抗地震、化危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江大河里,每一颗水滴都折射着顽强拼搏,每一块礁石都见证着不屈奋斗,每一面风帆都洋溢着无穷希望。有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才有了大江大河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磅礴气概,才有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彰显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国与家、集体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中国人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崇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奉献精神,笃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贞誓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在新时代,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更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团结奋进、和衷共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让整个世界再次体会到中国人举国同心的家国情怀。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封城!”1月23日上午10时,农历除夕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九省通衢”的武汉一夜之间按下“暂停键”。管控一座千万级人口城市的人员流动,世所未见。“大武汉有上千万人,通过封城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难度很大,下这个决心是非常不容易的。确实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湖北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作出了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很了不起,你们为整个抗疫斗争立下了大功。”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十分感慨地说,“我在路上就一直在想,武汉市是多么好的一座城市!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让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展示了不怕牺牲的精神、勇于担当的精神、顾全大局的精神、敢于奉献的精神。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疫情,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而是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举,书写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肆虐横行。不只是武汉人民,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生死考验,面对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誓言铿锵,丹心闪耀。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展示了哪里有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哪里就有“舍小家为大家”的真情奉献。


家国一体,家是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伟大抗疫斗争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汲取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中的家国情怀,继承了爱家与爱国的主旋律,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四、彰显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


尊老爱幼、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庭、国家紧密相连。《礼记》描绘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便是人们守望相助的社会。《周礼》一书将“慈幼”、“养老”、“振穷”、“恤贫”、“宽疾”、“安富”列为大司徒的职责。儒家主张推展亲情,才能有对天下人的大爱。重视人文关怀,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灵中,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在疫情防控的最关键阶段,一张照片曾经引起人们的共鸣:夕阳余晖下,一位医生陪病床上的老人看夕阳,漫天霞光。4月9日,在上海、四川、湖北三地医务人员的接力救治下,这位老人、87岁的患者王欣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治愈出院。面对那些为他拼过命的白衣战士,他哽咽了:“你们把我从死神那里救活了……”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成功治愈3000余位80岁以上、7位百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多位重症老年患者是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一位70岁老人身患新冠肺炎,10多名医护人员精心救护几十天,终于挽回了老人的生命,治疗费用近150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的:“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党员干部闻令出征、勇敢逆行、忘我拼搏。特别是下沉防疫一线的干部,重点关注社区的鳏寡孤独废疾者,确保防范意识普及到位、生活保证落实到位、居民情绪纾解到位,把人文关怀落实到更多民生保障之中、落实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践中。


人命关天,是中国人的信条。很多国际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竭尽全力治病救人的举动,包括对高龄老人和困难家庭的不离不弃,在许多国家是很难做到的。我们能做到,是因为我们秉持着“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理念,是因为我们努力实现着人民对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期盼。这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确证,这就是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的人间至爱。


五、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


5000多年风雨沧桑,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优良传统。《诗经·秦风》这样赞美团结奋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论语》曰“泛爱众,而亲仁”。墨子提倡“天下之人皆相爱”,“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抗疫大战,惊心动魄。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建立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全国各地方各方面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集中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证。全国各地方各方面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局面。


疫情防控,坚持全国一盘棋。兵“桂”神速、“湘”互扶持、竭“晋”全力、鼓足“赣”劲、力“皖”狂澜、“粤”来越好……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支援行动。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各行各业扛起责任,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勇挑重担,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全国人民都“为热干面加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守望相助、有难同当是56个民族荣辱与共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俗话说,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一把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人划船难过大江河、万人划桨敢闯汪洋海,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在巨大灾难面前,唯有集中全国精锐力量才能办大事、解难事,只有团结友爱、风雨同舟,才能共克时艰。


六、彰显了“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文明底蕴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在新时代,这一处世之道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它源自中华文化倡导“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真情理念,源自对当代人类发展的深度思考。面对疫情,中国始终同各国紧紧站在一起,休戚与共、并肩战斗,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同许多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动70多次,开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并向所有国家开放,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我们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从3月15日至9月6日,我国总计出口口罩1515亿只、防护服14亿件、护目镜2.3亿个、呼吸机20.9万台、检测试剂盒4.7亿人份、红外测温仪8014万件,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我们倡导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国际援助、疫苗使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主张……


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中国是病毒受害国,也是全球抗疫贡献国,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源于中国人民的古道热肠,源于面对灾难同舟共济的人道主义精神。这场疫情防控,不但让世人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熠熠生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发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进入 谢伏瞻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299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求是》2020/18,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