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不同地区的人如何评论和看待对方,还没有一个社会科学学科专门去研究,比如从统计学角度研究上海人或北京人怎么看外地人等。也就是说,现有的一些所谓地域偏见,并无严肃或确切的“正见”与之对应,更多只是不同区域人群相互之间的一种印象性判断。
历史上,中国曾长期存在夏夷之间的地域或民族偏见,即华夏民族把周边民族称为夷蛮戎狄等。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平等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下,这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在基本上不存在某个少数民族因地处边境等原因遭遇偏见甚至歧视。
现在不同区域尤其不同方言间的所谓偏见古已有之,过去主要是南北差异。这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形成,隋唐两宋等时期都比较尖锐,直到明初开科取士时还有,当时曾出现有名的“南榜北榜之争”。近代以来,南北差异逐渐变小,尤其新中国成立后,地区差异不再以南北分,而是东部、西部等。这主要是基于经济发展或居民生活水平,由此形成的偏见并不突出。
改革开放之后,区域差异以及相应的地域偏见又开始凸显,这跟人口在较大地理空间的快速流动有关。比如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安徽人跑到上海或大量河南人到别省务工等,大量人口迅速流动会使语言、习俗等方面差异变得突出,尤其是大规模人口流动往往容易引发社会治安事件,久而久之就演变成对某省或某地区人的印象性判断,比如河南人怎么样,上海人怎么样等。
从过去二三十年来的情况看,地域偏见一般都是人口导入区对人口导出区的评价,背景就是人口快速流动下暂时的相互不适应。但现在,当初的偏见或不适应已渐趋平和。比如过去,有上海人指责外省人不讲规矩、把他们称为“乡下人”的现象,但最近几年已经越来越少。这种变化背后,是在经历人口快速流动之后,不同地区人群相互融合,语言、习俗和日常生活习惯慢慢趋同,过去的暂时性不适应消解,误解和偏见随之消失,不再能引发相互间的负面评价。
我也注意到,近些年来东北区域发展遭遇转型阵痛,在此过程中,舆论场在讨论振兴东北的问题时,有时把板子打到了东北的区域文化甚至东北人的性格上。但回顾过去20多年的变化我们就能清楚,这种偏见也将是暂时性的。
因为这种偏见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而东北经济转型这个“经济因素”也只是一个暂时性过程。原有经济结构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转型的难度,东北过去以重工业为主,这导致它现在的经济衰落相对严重,转型过程曲折,但这显然不是因为“东北人不行”。
过去我们已经有过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东北振兴也是类似。网上的一些负面评论甚至对东北人的偏见,显然是它们的分析不够全面,尤其没能认识到东北振兴需要一个过程。(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