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融业脱实向虚已被诟病了很久。来自社会各个角度和不同层面对金融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不满甚至责备有点“厚积薄发”的味道。如果说社会上对银行的批评只是出于某种情绪宣泄的话,那么关于金融风险预警的声音则是充满理性的。
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的时间,商业银行完成了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蜕变,受益于改革开放,自身得到了大发展,也为改革开放贡献了金融支撑的力量。
与发展同步,我们现在看到的不仅仅是各种考核口径下收益率的下滑和资产质量的下降,更要关注时常发生动辄几亿几十亿的金融大案,以及整体金融市场正在累积的系统性风险的悬剑。
为什么原本以安全和保守为基本属性的商业银行自身也变得不安全了?剔除这几十年社会经济和监管政策等环境因素,现在的商业银行已经完全脱胎换骨,变成了“钱商”。银行的传统,包含银行业标志性的特质:如稳健、谨慎、独立、责任,甚至有点保守,在绝大多数银行已依稀不可见了。
这些变化是巨大的,也是银行自己合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环境的变化
(一)政策环境
1. 产业政策
在中国,除了市场环境以外,国家的产业政策是一个更重要、更有导向性的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的一个特点是国家以明确和指令性的五年(甚至更长)的发展规划来推动包含经济和社会的全面的发展,并由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央企和各级地方国企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为主要力量保障实施。各级政府则以其拥有的市场监管职能对所有市场主体行为进行全面地﹑动态地监督和管理,同时,它们各自拥有和控制辖内的地方国企,以实现政府本身的建设和发展职责。
银行从金融条线在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同时,自身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实际上承担着双重职能。例如:2016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60万亿以上,同期国家财政总支出18万亿(其中大多数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支出,应该不会形成大规模的建设投资),扣除投资人自有资金部分,考虑到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市场占比,大部分的投资来源应该是银行资金。
在全社会对融资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情况下,银行的贷款投向必须是与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银行负有执行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而不能单纯依循市场规则。
2. 银行监管
2002年国家成立了银监会,统一管理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其结果是在一个市场适用同样的框架和规则,商业银行总体上经营方向和方式趋于同质化,收入来源和结构大同而小异,只有在资产管理水平方面因各自的传统和素质不同而在资产质量和业务重点形成一定差异。
相对于国有五大行因历史原因形成的特色,随着金融开放新成立的全国性和地方性银行大多数尚未形成各自的业务特长和个性。
(二)经营环境
1. 两大根本变化
随着央行逐步放开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银行传统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利差,再也得不到保障了。
另一方面,不仅有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信托、保险、融资租赁等,更有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小贷公司等新金融的蓬勃发展,这些正逐渐侵蚀着商业银行的各项传统业务领域,银行在总体金融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2. 银行的增加
据银监会统计,2016年全国共有各类银行3700多家,具有独立考核地位的银行网点和经营机构更是数以十万计。
3. 银行客户的结构和总量变化
在企业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规模已从几百上千万膨胀到成千上万亿的量级。
各类工商企业兼并增多而趋向大型化,以及内部管理集约化(虽然新设立的工商企业也在增长,但其中大部分是小微企业,一般很难成为银行的目标客户);同时,银行的法人机构数量,特别是各地新组建的农商银行,以及不断设立的分支行和新网点。这种情况更加剧了银行经营机构和银行客户之间“僧多粥少”的局面。
在政府方面,在大政府的环境下,基于比GDP增速更大的财政税收也达到了更大的体量,并以各类财政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的方式流向市场。从资源总量的角度来看,政府各部门已成为银行的首要业务对象。
在个人方面,随着恩格尔指数的降低,我国个人金融资产总量也已超过百万亿规模。
所以,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给银行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但是银行的经营却不可能是均等地按照整体增长比例分享市场。具体而言,大型企业经营集约化,政府部门的地方化属性,个人金融资产逐利本性都有各自独特的具体要求,这些都是加速银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外部因素。银行只要能开发更多新的产品和服务,定位不同的特定细分市场对象,就可以在行业内各取所长,应对行业竞争。但这一切都应在传统银行基本功能上的延伸出来,这些能力是不可能是横空出世的。
今天,银行面临的行业竞争和发展机遇历史上前所未见,两者的空间似乎也是同样无限的。不过,市场机会均等,但每个参与者的能力和天赋并不平等。
二、银行的本领恐慌
(一)现状
资金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变动,理应给银行的经营带来了扩大市场和个性化、差异化经营的机会,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银行资金更多的流向了各类交易市场和金融类市场,进入了一个自己创制的“灰色地带”,而各类实体企业的间接融资来源管道却日渐狭隘。
金融分业经营壁垒的破除和实际上的各类金融控股集团的大量出现,在银行和实体经济机构(或个人),在资金实际投放和资金最终需求之间,快速发育了一个多层次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这里充斥着结构、回购、表内、表外、资金池、资产包等等的专用名词。原本简单的以信贷为主的融资业务变得无比复杂。
(二)原因
其实,所有这些流程要解决的核心依然是资金使用的问题,搞复杂的原因无非是银行出于对自身核心能力缺乏自信而导致的本领恐慌。而银行自身的利益诉求和也许过度的监管环境,更增加了银行处于无奈和重压下的慌乱。
银行面向实体企业的传统业务能力丧失,致使银行的经营只能更多地走向金融体系内的同业资金业务。利用庞大的资金体量加快周转速度,增加交易次数,赚取各种“中间业务”利润。更进一步说:银行辨析风险和管理风险的基本功能在绝大多数银行已经极其弱化,甚至在某些新建银行根本没有建立起来。
而弱化,甚至丧失了自身风险经营能力的银行(或者出于恐慌,或者出于竞争的弱势),在这一系列交易中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寻找资金运用的终点——最终承债人,并将这些融资业务附带着的风险和管理,交到愿意承担的金融或准金融机构手中。
事实上,这一类机构往往处于监管的边缘,或基于某种“身份”的优势而处于监管盲区,它们的总体风险管理能力总体并不高于商业银行。这点通过各中小银行从事同业业务部门所运用的资金占全行运营资金的比例就可以看出。
银行通过这样的安排,将各种原本可放贷资金通过从银行表内到表外,从理财到信托等渠道,以“金融创新”名义进行的同业、通道、非标、嵌套等方式在金融体系内转的过程,赚取了相对风险较小的同业利润,毕竟,同业的资金业务风险相对要小于银企借贷业务。
同时,资金在这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交易成本,最终,自然也提高了从金融到实体的终端价格。最终实体企业得到的贷款常常比同期的shibor利率高出30%—50%,普通企业高得更多。
(三)结果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历史形成的规律,古老的银行业更是如此。创新,只有基于扎实的基础才能健康生长,粗壮的树干才有可能支撑起繁盛的树冠。而我们今天的所谓“创新”却有些滥竽充数。
现在,资金在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之间分拆合并,频繁交易,理论上能够分散风险,并依靠现代化的数据管理方式,以及更强大的资本充足率,可以应付偶尔发生的金融意外事件。
然而,整体性的、互相纠缠的、更多依赖于复杂的结构而不是简单的基础能力的金融交易,在最终承债人天然存在的经营、市场、政策,甚至道德等天然风险面前,不仅不能增加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反而更容易扩大风险的波及范围。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同业交易以“手拉手”“抱团”的方式将大家捆绑在了一起,风险一旦从可能变成现实,其造成的“蝴蝶效应”将远远超过单笔业务所造成的损失。
如此复杂的“创新”也大幅增加了监管难度,提高了金融管理的成本。从本质而言,有相当部分“创新”的初衷就是和监管政策“躲猫猫”。
三、银行的解法
(一)考核
考核使银行经营目标的短期化,手段与目标的异化是方向性错误。具体来说,目前的考核以年为时限,量化指标的目标管理模式导致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在逻辑上是必然。而一家银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是需要时间和一以贯之的精神。系统性的、致密的考核制度是银行所有经营机构工作的唯一核心。指标导向取代了市场导向和客户导向,更遑论银行自身的长远目标的制定和持续稳定。毕竟,管理是对市场和客户的耕耘培育的方法和制度;而现在管理数据变成了目标,却不在乎其内容如何。
现实中,针对每一项考核指标都不缺乏技术性的应对方法。但银行稳健持续的经营更需要核心能力和经营战略。何况,管理和考核指标体系的编制又有多少的合理性呢?
(二)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的结构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随着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全国各类商业银行的大幅增加,存款成为各银行业务的重中之重。毕竟,存款是所有银行的“生产资料”。当考核和奖励、费用和政策整体向揽存倾斜的时候,这些非技术类、低专业性工作潜移默化地挤占了银行工作排序的首位。
与此同时,较高的金融从业人员的收入对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集聚效应。于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员,甚至半路出家的,只要有存款资源(这些资源往往不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得到,而是来自于身份和阅历),无论对银行或是对金融有没有知识和经验积累,都可以据此进入这个行业,并且非常可能因存款贡献而取得对银行业务全面参与的管理地位。银行业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世俗化的蜕变。
(三)矩阵管理
矩阵管理解决了分工,但不能解决专业化的问题。因为把管理权限分散以后,有的产生了其他问题:比如管理部门之间的权力之争和内讧;一个个独立的精确计算的利润中心,培育出新的员工的观念,从“我以为银行添砖加瓦为荣”转变为“这样对我有什么好处”。
矩阵管理的另一后果是滋生了人浮于事的现象和官僚阶层,这会导致银行内部公关和权力寻租等现象的出现。
这些技术性的方法确实提高了银行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等能力,甚至有的可以提高决策效率;但有些核心能力是不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得以快速形成的。复杂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并不能替代简单的“是和否”。
四、改变的性质
银行这些变化是内在的、革命性的。虽然我们目前也很难明确地描述银行长远以后的样子,但目前这些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是否已经确立了未来银行的样式?这样的变化是出于银行的主动选择还是被迫跟从?
我们今天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改革和创新的口号下,银行正在逐步丧失(也许是放弃)其最基础、最核心的业务模式和盈利能力,即了解客户、预测金融市场、判断和经营风险的能力。相反,在充斥着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产品的金融市场上,大多数银行既飘流在大海的峰尖上或谷底下,同时也各自在为这些浪涛的起伏而推波助澜。
由于改变了主要的经营重心,银行在股东和自身的盈利压力下,不得不利用其庞大的货币资源和垄断经营权,在偏离传统主业的更广泛的范围,以更广泛的手段,挖掘更多的交易机会,寻求更多的利润来源。
绕道总要额外支付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偏离主业导致的银行间接融资功能在社会经济环节上的弱化甚至缺位;另一个代价就是使大量银行资金进入各类陌生、复杂和混乱的“创新市场”,并为自己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各种类型的金融风险。
除了发行债券和股票,银行信贷市场的收缩必然会有其他渠道来主动予以填充。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严重缺血以后,非法集资现象屡禁不止,影子银行的野蛮生长,银行、信托、保险等本该在不同细分领域各自独立经营的金融机构,互为通道,被同一笔业务纠缠牵扯,一损俱损。其实,这些都是自然发生的附带性后果,其危害可以用“包括但不限于”来加以形容,并且随着总量的增加和监管滞后而更具不可预测性。
这样的情况是否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制度的创新逐步得到解决?
我们不能确定的是,现在这样大规模“去传统”的“金融创新”浪潮是否代表了银行业的发展趋势?银行的传统业务方式和以风险管理的基础核心是否已不能适应新经济发展而应该被淘汰?或是在经历了一定时期的探索以后还有回归的可能,哪怕以一种全新的方式?
五、结语
总之,银行的基础经营能力应是内生,而不可能希望依靠外部监管力量来获得提高。虽然说创新的业务是不可能在旧的体制下得以有效开展,但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管理尤其需要以谨慎和专业的态度来加以对待。如果银行一面在逐步丧失其传统的、内在的核心风险管理能力,一面在完全崭新的领域和市场大举“创新”,这在逻辑上也是极其可笑的。光靠体制“创新”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只会增加因为无知而造成的从众的风险。
现在,脱离了传统的银行正在一条崭新的路上渐行渐远,也许几年以后的商业银行会在另一个出口等着我们,但肯定不是原来的样子。新经济、大金融时代的银行是怎么样的?银行业的根基会不会随着大金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发生根本性的扬弃?到那时也许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