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真理比虔诚更重要:我们应该讲授传统之外的东西吗?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93 次 更新时间:2017-11-11 19:55

吴万伟  

埃里克·施莱瑟 著 吴万伟 译


除了死去的白人男性如大卫·休谟和伊曼努尔·康德之外,哲学教授还应该讲授古代亚洲学者如孔子和月称(Candrakīrti )。这看似思想开放的呼吁,不过,这种途径破坏哲学作为思想传统的独特性,令人怀疑地恭维其他思想传统,似乎在说他们和我们一样在研究哲学。更要命的是,这种要求正好刺激了鼓吹削减哲学院系资金支持的政治运动。

哲学源于柏拉图的《理想国》。那是通过争论性对话而不停地追求真理。它发生在城市的普通人之间,而非住在山顶上的圣人及其信徒。哲学探索要求即便在悠久的传统或者宗教承诺的面前也要无所畏惧地使用理性。柏拉图的书是第一本哲学教材,也是多样化的教科书的参照系,如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法拉比(al-Fārābī)的《政治制度》、法国哲学家阿兰·巴丢(Alain Badiou)的《柏拉图的<理想国>》(2013)。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经说过,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的一系列脚注而已。甚至没有直接提到柏拉图的哲学家仍然使用他的话,包括观点---其真理比虔诚更重要的基本立场。哲学是爱智慧而不是爱血统或爱国家。柏拉图的号召---过一种经过审视的生活在原则上适用于每个人,适用于全世界的每个人。

但是,我警惕这种论证,即所有关于根本问题的严肃反思都应该被称为哲学。哲学是思考诸如宇宙起源、正义本质、或者知识局限性等问题的很多方式之一。从最好处说,哲学旨在成为持不同观点者之间的对话,但它是爱智慧而非拥有智慧。哲学探索的不安生本质使其成为宗教和传统的敌人。

请考虑中世纪伊斯兰教史上伟大的思想家阿布·哈米德·安萨里(Abu Hamid al-Ghazali (1058-1111)。在《从错误中解脱》中,安萨里回顾了他阅读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著作的时代和浅尝辄止的穆斯林读者。他确认“我们必须认定这些哲学家本人及其伊斯兰哲学家中的追随者如伊本·森纳(Ibn Sina)和法拉比(al-Farabi)等人都不是虔诚的信徒。”安萨里建议穆斯林“关上大门以便让普通大众尽可能不去阅读这些书,不受其误导。”即使他本人提出哲学论证,但他并不想进入法尔萨法哲学传统,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用《哲学家的不连贯性》试图终结这个传统。如果希望学习安萨里之后的若干世纪的伊斯兰政治思想,学者应该首先阅读神学(kalam)和法学(fiqh)而非哲学( falsafa)

---尼古拉斯·坦皮奥“并非所有智慧和美好的东西都是哲学”《永世》2016-09-13

坦皮奥将哲学理解为开始于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传统。我们不清楚的是,如果能从柏拉图开始,为什么不能从苏格拉底的《申辩篇》开始?或者从柏拉图现在已经失传的演讲《论善》开始,岂不更好?据说,这个传统的特征是:1)它将理性凌驾于虔诚之上;2)通过对话追求真理;3)它是都市的---排除了《斐德罗篇》(Phaedrus)中描述的活动;*4)它追求智慧;5)它常常是宗教和传统的敌人。此外,6)这个传统的批评家(比如安萨里--本文最后会谈及他)不是哲学的适当部分。因为爱开玩笑的柏拉图主义者一定提供7条内容,我认为显著的缺席部分是7)哲学在本质上是辩论性的,考虑到我的哲学专业朋友常常支持这种修辞法,让我们对小恩小惠表示感激。

值得注意的是清单上之所以列上4)是因为坦皮奥对哲学系应该有什么特别感兴趣;如今专业哲学家坚持认为我们缺乏对智慧的兴趣,就像伦理学家坚持学习伦理学并不意味着品德高尚行为规范一样。如果当今哲学有任何追求智慧的东西,那才是偶然的新闻呢!

我们承认在第1)到第5)条中哲学传统的启蒙构建。在18世纪已经引起争议(休谟特别喜欢打击理性的傲气,伯克利非常喜欢宗教),非常引人注目的是传统和宗教相互支持的很多方式,比如从斐洛(古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Philo)开始,如果你愿意(因为坦皮奥提及)、奥古斯丁都喜欢重新阐释为传统的非内在东西。不需要提及尼采来指出哲学理性和宗教在导致犯罪上面是沆瀣一气的(有时候甚至是字面意义上的犯罪)。是的,未必如此,但这等同于说哲学和宗教相互是对方的朋友。或者用温和的黑格尔式说法,常见的情况是多亏了宗教哲学家的需要,哲学才取得了进步(依靠提出新的区分或者论证动作等等。)

更微妙的是,启蒙运动和柏拉图的整个要点是显示虔诚和理性并非天然敌手,在适当的机构背景下,反而是相互支持的:引用斯宾诺莎(嘲笑柏拉图的人)在《神学政治论》中论述论证的本质:在不危及虔诚和共同体的和平的时候给予自由,但是共同体的和平和虔诚也依靠这种自由。启蒙在这点上是否正确是个开放性的问题,但把传统描述为以传统的名义破坏虔诚还是怪异得很,因为从一开始,这个传统就试图显示(或许是错误的)其道路是指向真正宗教虔诚之路。因为,如果哲学真正破坏虔诚,那么雅典的公民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就是正确的---那是公开审讯,是传统试图达到标准的案件(请参阅苏格拉底问题)。坦皮奥的立场比11世纪信奉伊斯兰的西班牙的文化上遥远的复杂文本的讲授提供了更好的燃料给“鼓吹削减哲学院系资金支持的政治运动”。

关于第(6)条,现在应该清楚的是哲学批评家的熟悉言论,自我描述为反哲学家的人(比如安萨里(Al-Ghazali)、蒙田、玛格丽特·卡文迪什(Margaret Cavendish)、克尔凯郭尔、尼采、梭罗、以赛亚·柏林、德里达)就像官方的哲学家一样也是传统的组成部分。再次,用温和的黑格尔式言论,他们帮助传播和扩展了这个传统。

请允许我用对安萨里的一两个观察结束本文。首先,安萨里的确将自己描述为哲学家的批评者。但这样做,安萨里的意思是指有神论哲学家(安萨里认为非有神论哲学家严重不可信赖)。考虑到坦皮奥的第5)条,这真有些反讽的味道。坦皮奥将自己描述为伊斯兰政治思想的专家,但我认为他没有能注意到他引用的段落的要点。安萨里不是否认哲学及其传统(主要是法拉比(Al-Farabi)和伊本·森纳(Ibn-Sinna))。当他写到我们应该“关上大门以便让普通大众尽可能不去阅读这些书,不受其误导”时,这个背景下,他不过是建议哲学应该远离没有准备好的人。这样做,他遵循了柏拉图的脚步,因为柏拉图也建议非常严苛的课程表,在学生学习哲学之前。安萨里预见到他的激烈批评家伊本·路世德(Ibn Rushd)和培根(虽然我可能提供解释,没有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的证据)的立场。也就是说,安萨里对于谁能参与哲学对话持精英主义者的立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反对对话本身。我不是第一个注意到这一点的人:伊本·图发义尔(Ibn Tufayl)在其《哲学家自传》(Hayyi Ibn Yaqzan)中明确指出,按照安萨里的观点,哲学应该只能由少数精心挑选的精英来进行研究。

特别是,正如我已经注意到的那样,安萨里明确指出伊斯兰哲学家的政治哲学应该被抛弃。(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自己有关伊斯兰政治理论经典著作的课程中讲授他,虽然有些专家告诉 我他的著作是关于认识论的。)当然,法拉比并没有安萨里在当今伊斯兰思想中享有的主流权威地位,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我从学生那里了解到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法拉比不仅被提及而且在名牌中学被作为黄金时代的哲学的组成部分而被讲授。(当然,这样的讲授可能牵涉复杂的社会学议题,但是这种情况在欧洲的哲学讲授同样存在。)

此文不是将安萨里的《从错误中解脱》置于从希腊解剖学家盖伦(Galen)到笛卡尔的悠久传统的场合。相反,我想用一个观察结束本文。安萨里明确将自己的苏菲智慧作为独立于哲学传统的智慧。但是,他这么做是以一种明显与哲学神秘主义不同的熟悉方式。我不是第一个注意到这一点的人,这个发现再次来自伊本·图发义尔,他明确将安萨里当作和伊本·森纳及伊本·巴基(Ibn Baji)一样的人物来对待。我们生活在后代的人也将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纳入哲学家清单,如果在精神上采取大联合途径,奥古斯丁、克尔凯郭尔和特朗普的竞选助手安妮·康威(Anne Conway)也应该被纳入。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我讲授安萨里的理由之一是他找到一个方法,即艺术性地把哲学传统与直接了当的道路结合起来。

附记:人们可能认为我想显示传统比坦皮奥允许的更为广泛;我没有做任何支持所有不同于柏拉图传统的反思都应该被哲学家所忽略的论证的事。但是,关于那个内容,请看下文。

* 我同意贾斯汀·斯密斯(Justin Smith)在《永世》上发表的精彩观点,我讨厌西方哲学传统中的这个方面。

译自:Philosophical Truth over Piety: or should we teach outside the “tradition” by Eric Schliesser

http://digressionsnimpressions.typepad.com/digressionsimpressions/2016/09/philosophical-truth-over-piety.html

本文责编:wuwan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最新来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681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