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忠:振兴东北的新逻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55 次 更新时间:2021-05-16 15:53

进入专题: 东北振兴  

杨开忠  


东北衰落的因素有哪些?


东北地区相对衰落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2000年至2008年国家新一轮重化工业化、加之东北振兴战略的出台,东北经济曾一度回升,但2008年以来,尤其是最近一些年来,东北又转入相对衰落的轨道。

我以为,当前东北衰落有五个方面的因素,即:资源“诅咒”因素、结构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区位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

周期性因素是全国性的,对相对衰落没什么作用。因而,东北相对衰落受资源“诅咒”、结构性、制度性、区位性四个因素制约。

振兴东北取决于如何统筹规避和克服这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而不能仅仅关注和强调结构性、制度性两个因素。


怎么规避和克服这四个因素呢?


我以为,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应采取以下“四位一体”的战略。

1

重点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从以资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为主向以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为主转变。

无论从自身构成还是从在全国相对集中程度来看,东北地区是以传统产业(主要是重化工)为主的。这种结构,受到三个方面的严重限制,即供给侧的资源“咒诅”、需求侧的全国性市场需求潜力限制以及地理性因素制约。在这里,我想特别说明一下地理性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地理性因素的制约作用。事实上,从亚洲经济地理时空格局来看,东北地区地理条件存在日益明显的劣势,地理空间不经济因素是制约东北振兴的不可忽视的基本因素。除了冬季漫长寒冷和渤海分割外,这主要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密度比较低。东北三省面积78.73万平方里,2016年人口10952万人,每平方公里139人,虽然显著高于我国远西部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但只及韩国503.13人/平方公里的27.6%、日本337人/km2的41%、朝鲜203.5人/平方公里68.3%,更是远远低于中国东部地区,只及其中人口规模几乎完全一致但面积仅为东北三省1/4强的京津冀地区27.6%。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过低的人口密度导致经济活动缺乏集聚效益。

二是距离亚洲经济地理重心渐行渐远。亚洲大陆东南沿海地带是世界人口最密集分布的地区,也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前日韩是这一地区的经济重心。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相对趋于衰落,而中国、东盟、印度经济先后开始崛起,亚洲大陆东南沿海地带经济重心开始逐渐沿海南移西去。东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东南沿海地带北端,亚洲大陆东南沿海地带经济重心沿海南移西去使东北地区离亚洲经济地理重心渐行渐远。这使东北地区经济地理位置越来越不利,造成东北地区更高的对外交流合作成本、更低的对外交流合作效率,严重制约了地区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三是周边国家经济增长停滞和地缘安全凸显,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出口和增长。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韩国经济近年来增长低迷,有可能进入与日本类似的长期停滞状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长期趋于衰退停滞,2014年以来甚至呈负增长。日本、俄罗斯是东北三省第一大、第二大出口国,韩国也是其主要出口国,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停滞无疑制约了东北振兴。最近一些年围绕朝鲜相关问题凸显的地缘安全问题无疑对东北地区经济具有负面影响。

传统产业不仅以资源为基础,而且基于地理距离、分割的运输和空间交易成本对其成本与利润影响较大,因而,受地理性因素制约较大。新兴产业不仅市场前景较好,技术进步和生产率上升快,而且,附加价值高、产品重量轻、体积小,甚至是“无形”的,运输和空间交易成本对利润影响很小,因而较少受地理性因素制约。

考虑这些因素,加之较好的创新资源基础,我主张振兴东北要把产业发展重点从传统产业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逐步使新兴产业成为东北经济的重要支柱。东北地区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品牌和经验,如东大软件,应当认真总结,发扬光大

2

营造一流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由于不利地理条件,东北地区产品和服务在全球竞争中会面临成本劣势。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虽然受到的这种制约会明显较小,但毋庸置疑这种影响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也会存在。因此,需要把打造产品和服务的别具一格作为东北振兴的主要竞争战略,也就是说,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必须进一步集中力量打造别具一格的产品和服务。

考虑到这一战略要求以及资源诅咒因素,东北地区更加需要把发展的根本动力转移到创新驱动上来。为此,要营造一流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一要把激发创新活力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位置,落实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试点政策向东北地区推广的政策,将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延伸覆盖整个东北地区,大力推进区域全面创新改革;二要按照“放、改、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央预算内投资东北振兴新动能培育专项管理办法,同时,探索设立中央东北振兴别具一格竞争优势培育财政贴息专项基金;三要落实各类政策优先考虑在东北地区试行、各类改革创新试点原则上要包含东北地区的中央精神,并探索在特定地方性产品和服务提供方面对东北地区实行永久性特许政策。

3

进一步把人才发展提升到振兴东北的战略高度上来。

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表明,对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来讲,人才区位决定创新区位、进而决定产业区位。因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为了提升创新能力,打造产品和服务独特性,发展新兴产业,振兴东北必须把人才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东北要比京津冀、江浙沪、粤港澳更加重视人才。

为此,一要处理好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关系,把区域营销的战略目标从比较单纯的企业和投资者扩张到人才、旅游者上来;二要做好人才+,注重围绕人才配置资源、推进改革开放。

4

以提升地方品质为关键。

大家自然会问,人才区位决定创新和新兴产业区位,那人才区位决定于什么呢?

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才区位决定于一个地方不可贸易品的数量、种类、独特性和质量,即地方品质。因此,要把提升地方品质作为振兴东北的关键基础。为此,要树立和实施包括全要素、全过程、全空间、全员参与在内的全面地方品质战略,有重点分步骤打造优质的休闲娱乐等私人消费服务,优质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建筑和生态环境,以及便捷高效对内对外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其中,我想强调三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进集聚发展,打造更集中紧凑的城市群。在打造产品独特性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控制成本,别具一格的优势就可能会被高额的成本抵消。因此,在打造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同时,东北地区必须大力推进集聚发展,想方设法在生态容许的范围内把东北地区人口和经济活动压缩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群,使区域结构和城市群尽可能集中紧凑一些。

要压缩人居地理空间,进一步采取措施引导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从生态敏感地区和经济边疆地区疏解退出,鼓励尽可能向京哈-沈大交通走廊集聚,集中力量培育发展哈长城市群、特别是相对接近欧亚东南沿海地带经济地理重心的辽中南城市群,引导推进南向发展;要选择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进行重点培育,促进条件优越的中等城市上升为大城市,把沈阳、哈尔滨、大连培育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努力改变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分散的局面。

二是重点加快推进与周边东南地区和国家的经济一体化。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内蒙人口稀少。因此,在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合作中,东北地区应当重点指向京津冀地区、山东半岛以及日本、韩国,努力消除交往的物质、制度障碍,最大限度地降低通向欧亚东南沿海的成本。

为此,重点一要赋予东北地区更大的对外交往权限,设立哈尔滨空港自由区,依托全国把东北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区域合作中枢;二要京沈高铁、大连至烟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三要完善对口合作机制,建设更加高效的关内外互联互通高速通道。

三是加快探索开辟北冰洋航线进程,缩短海上至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带的距离,增加在欧洲沿岸经济带的竞争力。

    进入专题: 东北振兴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661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开宗明义,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