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蕙: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13 次 更新时间:2017-09-21 11:57

进入专题: 文化自信  

沙蕙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着力论述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所拥有的文化及其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和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具有奋发进取的勇气和发展创新的活力,才能克服艰难险阻坚定执着地走自己的路,才能积极扩展对外文化交往,在世界风云激荡中站稳脚跟。这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000多年的沧桑岁月,中华民族在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勤劳的中国人民坚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通过诚实劳动获取财富、建设美好家园。坚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是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包括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安民富民、道法自然等内容历久弥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训中所蕴含着的丰富哲理、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都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着“有志者事竟成”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人们世代传诵、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中,包含了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样坚忍不拔、催人奋进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前赴后继,在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时同仇敌忾。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他们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背负民族大义而进行的救亡图存的斗争,激励着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

从根本上说,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始终怀抱坚定的文化自信,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我们所熟知的《可爱的中国》一文中,方志敏面对江山破碎、国弊民穷的中国,依旧怀着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他写道:“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就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正是这一份坚定的信心,让他在最黑暗的时刻,依然憧憬着有一天国家会得到自由和解放,“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

今天,他所憧憬的时代已经到来,“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变革和创新的过程必然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它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同时,“以古人之精神,开自己之生面”,这也是文艺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因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

从近年来一些热播的电视节目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的活力和魅力。《我在故宫修文物》穿越时空隧道,打开尘封往事,将作为皇家藏品国之瑰宝的精美文物展现在我们眼前。《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巧妙地将成语和诗词结合在当下流行的猜词竞赛中,使优秀传统文化重归大众视野,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放松娱乐的同时充分体会汉语言文化的精髓,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享受。没有明星大腕,没有话题炒作,这些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文化品位、文化内涵、文化责任、文化担当。因为“节目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当然,我国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糟粕性的东西。因此,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站在今天审视我国传统文化,会发现它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也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因此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处理好传承和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条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当前形势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需要深入挖掘其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其生机与活力。

我们的文化自信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牢固的现实基础,它既来自于历史文化传统(包括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升华;也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来自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

毛泽东曾经特别谈到,“要鼓点劲,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他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中国人民的文化”的这种复兴,为中国人民找到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为重新确立起文化自信开辟了道路。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开拓奋进的现实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坚持和倡导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对烽火岁月中孕育形成的坚忍顽强的革命文化保持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持自信,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革命文化传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能够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是同中国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导航定向。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精神层面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长期滋养的结果。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有着悠久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屈原虽遭放逐,仍眷恋楚国,心系故土,以祖国兴亡、人民疾苦为念,书写爱国诗篇。陆游盼望统一,临终之前留下嘱托:“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领兵抗敌,战败被俘,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慷慨赴死。他们用生命写下的誓言,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至今仍然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科书。在当代中国,要“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始终围绕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这是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传承和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予以吸纳,另一方面,又对这些内容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凝聚了中华文化中关于价值取向、是非准则、善恶美丑尺度的思想精华。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也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因为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培育和践行适合本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价值观,是关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确立文化自信和具有战略定力的关节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在于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点燃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以文化自信和核心价值观自信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

坚定文化自信,同积极开展中外文化沟通交流,同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的生机活力,是一致的。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融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它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治理中越来越体现大国责任和担当。我们的发展道路、价值理念、制度模式影响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我们的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中华文化走出去,就是要让我们真正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就是要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走出去。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友好往来,推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贡献我们的智慧,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的美好画卷。

和谐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尚书》里就有“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说法。和谐的基本涵义是指事物的内部各元素协调统一,外部相关要素调和有序。和谐其实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中华文明的历史证明,文明的发展进程离不开和平、和谐的环境,只有和平、和谐才能使文明永续。自古以来,和睦相处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和为贵”,始终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精神纽带,历来为各民族有识之士所认同和珍重。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从当时的都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穿越茫茫沙漠,戈壁荒滩,历尽艰险,矢志不渝,开拓出了一条连接中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书写了千古传颂的壮美诗篇。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2013年,习近平主席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弘扬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共建和谐世界,成为未来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携手迈进的共同目标。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在增进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可以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今天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这些都是中国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体现。

“一带一路”建设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双轨并进战略的实施。它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促进区域合作,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创造了重要条件;同时,它也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一个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一个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也有助于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进入专题: 文化自信  

本文责编:li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606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17/13,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