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迷思》:一轮科学原教旨主义新攻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519 次 更新时间:2017-07-07 21:19

进入专题: 上帝   宗教   科学   科学主义  

江晓原 (进入专栏)  

□ 江晓原  ■ 刘 兵

□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被称为“目前全世界最著名的无神论者”,他因《自私的基因》一书在中国也颇为知名。而现在这本《上帝的迷思》,则是他向宗教发动的一场新攻势。

道金斯先在书中对宗教在现代社会得到的种种尊重表示了不满,他认为宗教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得到这些尊重。接着他开始集中力量发动对上帝的攻击。他将人们对“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的立场分成七档,从最虔信的第一档“坚定的有神论者,上帝100%存在”,一直到第七档“坚定的无神论者,我知道根本不存在任何上帝”。他把自己归入第六档但“倾向”第七档。然后他开始逐一分析已有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据,并试图逐一将它们驳倒。他要得到的结论是“几乎不存在上帝”。


■ 我在想,如果是20年前我读这本书,一定会非常有共呜。但是现在读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虽然从原则上,我认为我们应该宽容,应该让不同的观点并存,而且,尽管我至今也仍然不信教,但我还是发现,我实在是不喜欢这本书的作者的这种过于自以为是的风格。

道金斯是一位在生物学中,在生物科学的普及传播中名头极大的国际大牛了,但也正如许多人注意到的,他也是一位坚定甚至于非常极端的科学主义者。或许,在这本谈及有关对上帝的信仰的书中,他的这种立场和倾向,比他在别的书中要表现得更为鲜明。因而,在他论述对上帝的信仰是人类的一种“迷思”时,自然也就采用了非常极端的论证方式。


□ 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够做出被科学界认可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但这并不足以断定上帝不存在——因为也没有人能够做出关于上帝不存在的证明,所以对这个问题只能存疑。要证明世界上不存在某个事物,通常都非常困难,但并不是绝不可能,比如“不存在用尺规三等分任意角的方法”就得到了证明。

所以,道金斯即使将现今关于上帝存在的所有论证(包括宗教人士给出的)全部驳倒了,他仍然未能完成关于上帝不存在的证明。他再怎么使劲,其实也只能推进到他所给出的七档立场中的第四档:“两种可能性各自恰好50%,完全不偏不倚的不可知论。上帝存在和不存在是精确的等概率事件”。

顺便可以指出,在我上面这个“存疑”的理由中,“上帝”这个名词可以置换成“外星人”、“灵魂”、“鬼”等,同样成立。

至于你说的“实在是不喜欢这本书的作者的这种过于自以为是的风格”,我也有些同感。我觉得一个人对于别人的信仰不能够抱持足够的宽容态度,必然会导致唯我独尊的情怀,而这恰恰是科学主义最鲜明的表现之一。所以我推介此书时,曾将它称为“对宗教发动的新一轮科学原教旨主义攻击”。


■ 如果不是像道金斯那样试图提出一个极强的有关“不存在”的命题,而是反过来想,为什么宗教信仰者会相信上帝存在,他们是如何得到这种信仰,以及用什么东西来支撑这种信仰,也许还可以发现另外一些东西。

这就是说,对于宗教信仰者认为上帝存在,以及认为有些东西支持了这种信仰,或是一些像道金斯这样的科学家不同意那些宗教信仰者认为支持了上帝存在的理由,恰恰是因为,在科学和宗教这两个领域里,判断什么是存在的,尤其是做出像有关上帝存在这样的重要的判断,其规则是不一样的。借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话来说,就是“范式”不同。对于宗教信仰者们认为的那些上帝存在的强有力的“证据”,一些科学家按照他们的“范式”或者说判断规则,是不承认其合理性的。反过来说,对于一些科学家的这类“否定”论证,宗教信仰者们当然也是不认可的。这里恐怕就涉及到“范式”的不可通约性了。

当道金斯极力证明那些认为上帝存在的证据的不可信,并试图以此得出上帝不存在,因而宗教是没有道理的结论的时候,却经常弱化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科学和宗教除了领域不同,信念不同,认识方式不同(但实际上又都有某些部分的交迭)之外,其功能上的不同,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而且又成为其各自存在之理由的差异。


□ 你说的最后一点相当重要。科学和宗教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这一点确实是道金斯在书中力图避而不谈的。因为注意到这种功能的不同,显然可以为宗教和有神论提供辩护的理由。道金斯的做法,是竭力将“上帝是否存在”搞成一个科学问题,一个实证问题。而他的论证,我们已经知道在逻辑上是不完备的。

道金斯搜集了大量关于“上帝存在”论据的质疑,搜集了大量关于科学家不信上帝的事例,这当然也有其价值。如果要寻找一本无神论教材,《上帝的迷思》应该算是相当出色的。不过,在选择使用相关数据和资料时,道金斯激进的无神论立场所导致的“过滤”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例如,他在书中说,在美国,“出色的科学家”中只有7%的人相信有一个人格化的上帝,这话很容易给人“只有7%的美国科学家相信上帝”的印象,而实际上“出色的”和“人格化的”这两个定语都大有技巧。比如我看到的另一个材料说美国有约40%的“顶尖科学家”相信上帝的存在。这些数据相互之间大相径庭,读者应该信谁的?如果没有条件亲自去进行验证,那只能尽量做到“兼听则明”,而不能轻易就完全相信道金斯的一面之辞。


■ 过去有句俗话,叫“宁和聪明人吵架,不和傻子说话”。道金斯显然是一个聪明人,面对上帝存在这样的难题,他也算是用尽了其聪明。在他自己的生物专业领域中,他的聪明有着充分的展现,但在关于宗教和上帝的这个并非其专业的领域中,他的聪明虽然也表现出来,但却总是显得有点过头。

过去,在一些在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背景下的相关争论中,有人曾很遗憾地说,很少遭遇到极聪明的科学主义者的挑战(这里还有一个前提是愿意介入到争论中来),道金斯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有力的而且聪明的科学主义者。我们当然可以分析他的观点而且值得这样做,无论同意与否,至少有一点,这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观点想得更清楚一些。这就是与聪明的科学主义者在思想上交锋的好处。

载2011年1月7日《文汇读书周报》

南腔北调(100)

进入 江晓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上帝   宗教   科学   科学主义  

本文责编:jiangxiaoyu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504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