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法兰克福书展的黄金时期,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年度文化盛会。法兰克福书展是国际上最古老(1454)、自古迄今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书展。
2016年书展从10月19日开始到23日结束,整个展览馆拥挤得水泄不通。来自全世界上百个国家的7000多家出版社在这里展示它们一年来的最新出版物,达100多万种,前来的观众达到27,5万,其中一半是出版界和媒体同仁。博览会期间,除了荷兰国王、比利时国王和欧洲议会主席、部长等外,60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作家亲自前来与读者见面签名,引来粉丝无数。各书界、报界团体举行了4000多场报告会和讨论会,还有许多新书发布会,声势空前。例如今年中国社科院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就是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举行了该社新出版的英文版《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研究》大型系列丛书新书发布会,社长谢寿光以及近十位作者和编辑亲自前往书展并发表中英文演讲,负责该系列丛书全球销售的德国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类最权威的斯普林格出版社董事总经理Weinheimer都亲自到场祝贺并即席演讲。
图0、法兰克福书展外貌
◆国际书展的千年风雨◆
法兰克福书展历史悠久,从12世纪德国皇帝钦定法兰克福为神圣罗马帝国博览中心开始,就已经包含了书展。直到15世纪,法兰克福附近城市美茵茨的古腾贝格发明了西方的活字印刷,他在法兰克福带出几位徒弟,法兰克福首先兴起了印刷业,使书籍出版量大增,书市成为独立的书展(1454)。每当举办书展时,全欧洲出版社、书商、文化人云集法兰克福,成为欧洲最重大的文化集市,也是最大的文人集会,法兰克福因此被誉为“欧洲书展之城”和“德国的雅典”。
直到新教运动兴起,德国皇帝为了抵制新教思想而施行书籍检查。媒体这玩意儿,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皇帝之城法兰克福书展受到了政治和宗教限制,交易量骤降,逐步被后起的德国莱比锡书展替代,因为莱比锡位于新教国家萨克森公爵国,出版相对自由,1632年莱比锡书展量首次超过法兰克福。
直到二次大战后的1949年,因为两德分裂,法兰克福博览会和书展得以重新振兴,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博览中心和书展中心,而莱比锡成为东方世界最大的博览中心和书展中心。这次法兰克福书展所称“第65界书展”,就是从1949年重新开始纪年的。现在依旧面临莱比锡书展的竞争,但今年法兰克福展商规模是莱比锡的3,5倍,而参观人数是莱比锡的1,5倍。
◆主宾国的历史沧桑◆
这次书展的主宾国是荷兰与比利时的佛兰德地区,所以,荷兰国王与比利时国王都不敢怠慢,双双亲自前来助阵。
荷兰与比利时本来都是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后来北部独立出西班牙统治而建立共和国荷兰,南部没有独立成功而依旧是西班牙荷兰。拿破仑统一南北荷兰,1815年维也纳欧洲会议后确认荷兰统一,但15年后南部荷兰带动半个卢森堡一起独立,在法国军事援助下建国比利时。占40%人口的比利时南部逐步被法语化,而占60%人口的北部依旧保留荷兰语,经济上北部远高于南部。所以,比利时北部一直闹着要与南部分手,说这样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经济水平无法在一起过日子,2010年大选后500天无法形成政府组阁。
法兰克福书展是文化活动,文化超越国界,所以比利时北部与荷兰携手共同成为主宾国,就不知比利时国王前来参加时是什么心情。好在荷、比两国国王都是源于德国:荷兰国王是德国中部、法兰克福周边的拿骚家族,比利时国王是巴伐利亚北部小城、与英国皇家几代联姻的Coburg家族。所以可以说,两位国王这次回到了德国祖父家。
图一、荷兰国王(左四)、比利时国王(左五)和欧洲议会主席Schulz(左六)在本届书展的开幕式上
德国与荷兰有这样的亲情关系,荷兰语其实是北德方言“低地德语”(也是英语的母语)——19世纪末德国官方语定为中德方言“高地德语”——例如这次主宾国的展览口号“我们共同拥有”,荷兰语Dit is, wat wij delen,对应的德语是Dies ist, was wir teilen,读音非常相似。所以,荷兰语文学作品的主要海外市场也是德国,迄今有132家德国出版社与荷兰作家签有写作合同。
这次书展上,在荷兰文化部资助下,荷兰推出了306部新译成德语的荷兰文学作品。荷兰作品轻松、幽默、富有诗意,深受德国读者喜爱。德国本土的作品太严肃,按行内人士说,德国文学家的幽默感被希特勒阉割了,因为纳粹时期几位著名幽默作家被杀、被关入集中营,战后德国就再也出现不了幽默作家了。
◆歌唱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每年书展总是在诺贝尔文学奖宣布过后,各个出版社都像等待中彩那样等待好运,或许该出版社曾经出版过该获奖者的作品。于是可以赶紧重印,有可能邀请作者前来为该出版社站台,诸如文学讨论会、作者朗诵会等,哪怕作者能为粉丝们排队签名都能达到很大的广告效应。
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爆了冷门:一位美国歌唱家Bob Dylan获奖。许多人感到惊奇,其实他获奖不是因为他的演唱,而是他创作的歌词,歌词是文学作品,而且他的歌词充满了反叛精神。他是世界上第二位,既获得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歌曲,2001),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6)——另一位是英国戏剧家George Bernard Shaw,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39获奥斯卡奖(最佳剧本)。
Dylan的原名是Zimmermann,一看就知道是德国名字。他父亲是生活在乌克兰的德国后裔,1905年移民美国。一家特里尔出版社赶紧重印曾出版的《Dylan歌曲全集》,厚达450页。其它出版社赶紧搬来曾出版过的Dylan歌曲影像带展览。但要想邀请Dylan本人前来,几乎是白日做梦。
Dylan是个怪人,一个愤青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音乐界整整折腾了半个世纪,脑袋能不灌水?2009年奥巴马授予他美国最高艺术奖National Medal of Arts,他就没去拿,奥巴马只能尴尬地缺席授予。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现在是“总统遇上艺术家,有理说不清”。这回瑞典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还就授奖给一个音乐家,宣布后就没有看到Dylan的任何反应,也不知他是喜是怒。起先在他网页上还看到一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估计是他伙计写的,一天后就被删除。
诺奖委员会委员会通过熟人联系到他的员工,让告诉Dylan一下他获奖了。迄今已经半个多月过去,还是没有听到他的任何音讯。诺奖委员会有点恼怒了,那厮也太傲慢了点。还不知道他是否会接受,是否会前来领奖。
◆手抄书·印刷书·电子书◆
西方以前的书籍都是手抄本,价值连城,只有皇家或贵族才可能拥有书——拥有知识,成为少数人的特权。1452年古腾贝格发明了活字印刷,这项技术引发了一场文化革命:书价下降,使更大的社会群体可以拥有书,即拥有知识,这就是德国新教运动的“技术基础”。但古腾贝格没有东西可印,因为没人给他写书,更没人给他卖书,只能印点《圣经》或日历卖给教会,不用向上帝缴纳版权费。
印刷技术进步了,他却越干越穷,欠下1550盾债务,加利息6%共2020盾,相当于一个工匠没有周末、每天13,5小时工作17年的工资。古腾贝格不讨老婆、没有孩子也还不起这债务,最后还是拿骚国王看不下去,给他还了债。后来他到德国经济中心法兰克福带出了三个徒弟,徒弟们有经济头脑,将写作、编辑、印刷、发行分成四个领域,才把书市搞活。推销的书与日俱增,几年后法兰克福博览会就单独开出图书博览会。
当时的教会并不看上活字印刷,法兰克福修道院神父Thomas Albus多次声称,90%的拉丁文读者还是喜欢阅读手抄本《圣经》。其实,古腾贝格尽管用了活字印刷,其版面设计都非常精细、有字有画的彩色印刷,印刷效果与手抄本相差无几。而且印刷质量如此之好,550年后看上去还像新的那样——也就是说,550年前的法兰克福就出现过一场手抄本与印刷本孰优孰劣的争议。
图二、德国活字印刷发明人古腾贝格印制的《圣经》(1452-1454)
这550年来,书的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印刷技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书的基本形式似乎没有变化,文字还是用油墨印在纸上。但这20年来,随着计算机、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书的形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网上书籍、电子书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在计算机屏幕上就可以获得许多资讯。于是,550年后又出现了新的争议:印刷书与电子书孰优孰劣。
首先的现象是,报刊的销量越来越小,因为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很快获得资讯,而不必再去订阅报刊。报刊为了继续垄断资讯领域,不得不自己设立网页,投放最新消息在网上以吸引读者,只能靠广告赚钱。但设立网页更削弱了读者群,恶性循坏,导致报刊市场越来越萎缩。这次书展上,德国各大报刊都有展台,在介绍纸印报刊的同时,也不得不推销他们的网页。
最值得争议的是书籍。尽管互联网和电子书的产生,似乎书籍市场要受到冲击。但事实,95%以上的读者依旧喜欢印刷书籍,出版社出版的电子书也只是作为时髦和尝试,占营业额比例很小,去年来德国书市的销售量只减少了3%。这可能与书的篇幅有关。通常人们在互联网阅读的多是篇幅较小的文章或报道,或查查资料,不可能在计算机上阅读长篇小说。阅读长篇书籍只能靠电子书。但电子书上只能划线,无法在书上做笔记。最关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有电子书版本,亚马逊上看到那么多书,很少一部分边上注有“Kindle Edition”,即提供电子书。笔者阅读最多的历史、文化、政治、法律,几乎没有一本兼有电子书的。
尽管如此,电子书是新兴的、最活跃的领域,可以用上最新的网络技术,有其长处,例如电子书笔记本可以存储多本书,携带方便,阅读方便,还可以随时下载。目前,美国亚马逊的Kindle和德国(与德国电话公司合作)的Tolino平分了90%的德国电子书市场。两者都可以通过WLAN(Tolino还能通过手机)直接上网购买、下载和存储电子书。技术上、包括分辨率两者很接近,外观设计和功能也相近,区别只在电子书的来源:前者可以阅读所有亚马逊上的电子书,甚至配备翻译功能,把英语书当成德语书来读;后者与所有德国著名的连锁书店合作,可以阅读这些书店出售的书籍的电子书。
图三、美国亚马逊的电子书“Kindle”
书籍的增值税是7%,而电子书没有被社会或政界认可为“书”,增值税是19%。德国文化教育部副部长Monika Grütters这次特地来到博览会向公众宣称:德国政府有意向将电子书的增值税下降到7%——电子书终算能享受“书”的待遇。
可见,一场颠覆550年印刷书报的革命正在开始,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图书世界·书痴感言◆
这次,欧洲议会主席Martin Schulz也亲自前来书展,这位社民党议员的原来职业就是书商。他在书展开幕式上表示:从书中可以学到什么样的行为好,什么样的行为不好。所以,一个喜爱读书的人就不可能成为愤青……以致一家荷兰报纸幽默地说:“但愿书籍能够拯救世界。”
文化是社会道德的载体,文字又是文化的载体,书刊是文字的载体。无法想像,没有书籍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至少,没有文字的民族常被贬成没有开化的原始部落。世界各国的文化可以有许多不同,但爱书似乎是所有开化民族的共性,无论在欧美,还是在亚洲。参加书展的人的文化层次也不同。参加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IAA的许多人,过后就去寻欢作乐;而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人,许多人就近简陋地吃饭,参观完后直接回旅馆休息。以至媒体报道说:所有书展参观者都很满意,唯有出租汽车司机不满意。
当然,各国的书市文化不尽相同。例如德国的专业书价格很高,普通书便宜;而在中国两者没有书价上的区别,概按书的纸张数论价,一部高深的物理专著卖出的是一部流行小说的白菜价。
再如德国的书籍就如药物,全德统一定价,以免过于商业化而出现恶性竞争。美国书籍就没有统一定价。所以人们担心,如果欧盟与美国建立自由贸易(TTIP),美国的书市文化是否会侵蚀到欧洲?欧盟经济部长Cecilia Malmstr?m在书展上保证,TTIP绝对不能改变欧盟的书市规则。其实这也是一厢情愿,就如德国药物统一定价,一个荷兰网上药店降价出售,德国禁止,为此被告上欧洲法院,结果德国败诉,药物全德统一价的时代将要瓦解,很快就会殃及到图书市场。
笔者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年年要去书展朝圣,25年了。事先查好感兴趣的近20个出版社,看看那些出版社又出了哪些新书,可以坐在那里一本本翻阅,以便决定以后购买哪本。今年心急去早了,居然门票就要64欧元。几年前陪汉诺威公主去书展,也是这么贵的门票,她让我拿她的票进去,她作为法兰克福市议会的文化委员会主席,就这么大摇大摆地Hallo一声无票进去了!然后她走在前面,我帮她提包走在后面,一个个出版社见到她都要送书,我花苦力帮她背书,回到她家后两人分书。可惜,这样的机会不是年年都有。
有了孩子后年年带孩子去,从她三、四岁会看儿童画册开始。把她放在儿童书籍的展厅里,可以一整天看小人书,我去看我感兴趣的展厅,这样互不干涉。那一望无际的书的海洋,所有大厅都挤满人流,让她从小就看到:世界上有这么多好书,又有这么多爱读书的好人。笔者来德初年经常去德国政治教育中心免费取书,以此写过一篇介绍德国公民教育的文章,该文在国内网上盛传,转引者还附上一句:德国读书都是免费!以讹传讹。德国读书确实免费,但买书还是要花钱的,否则作家、书商靠什么生活?
笔者从文化匮乏的时代过来,少年时代外祖父帮我手抄《唐诗三百首》之类的古诗集,父亲为我手抄《说唐演义》之类的古典小说,我自己还手抄了20多部新诗散文集,读点书多不容易。所以进入到书市开放的时代,似乎为了弥补过去的岁月,就是想到买书读书,家里客厅、走道、地下室堆满了书,都不知道共买了几千部图书,名副其实的一介书生。不写文章时嫌家里的书实在太多,要写文章、需要查阅资料时,又恨家里的书实在太少,还得上大学图书馆。至于网上资讯,浅一步的资料多得铺天盖地,深一步的资料就少得凤毛麟角。写点时事评论尚算够用,写篇艺术评论就捉襟肘见了。
笔者买了最多的是百科全书式的辞书:哲学辞典,欧洲文学史、科学史(数学史、物理学史、生物学史等),法学辞典3卷,音乐史5卷,欧洲艺术史10卷、欧洲史30卷,世界史36卷,贝特曼百科全书20卷,Brockhaus百科全书5卷本和20卷本……直到2007年Brockhaus又推出了新版彩色20卷本——可能是百年老店的绝版——我这书痴居然又花了2100欧元买下。没想到此后网上辞书维基百科出现,尽管不完全准确,毕竟丰富易查,我最后买的这20卷本几乎没用过。但能怪谁呢?只怪自己的脑袋至少落后时代20年。当然,有时也需要一点阿Q精神:世界上只有赌博赌穷的人,还没听说有买书买穷的人。
图四、钱跃君篆刻:一生书为友。边款:乐在其中,苦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