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03 次 更新时间:2015-11-27 09:38

进入专题: 地方本科高校   地方主责   学校主体  

张大良  

●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坚持以地方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立足“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

●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已有办学思想、办学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不是“更名”,不是“升格”,也不是争资源、要资金。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办学的方方面面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需要整体谋划,综合施策,统筹推进。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宏观质量、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地方高校深化改革内涵发展、主动服务地方需求、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刘延东副总理就“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相关部门和各地加强指导。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体经济迅速壮大,社会对人才的规模、类型、质量需求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对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力量,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已经为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现状堪忧,存在着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不清晰、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素质不适应、服务地方能力不够强、毕业生创业能力弱、就业率低等突出问题。问题倒逼改革,我们必须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来破解难题。

准确把握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

高校办学定位是对“办什么样的高校”的基本回答,是办好一所高校的根本前提。地方本科高校承担着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提供科技文化支撑的重要职能和使命,这就决定了地方本科高校在办学定位上,必须坚持以地方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而应立足“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确定学校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思路,设计发展路径。

一要强化“地方性”办学定位。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学,以服务地方需求为主线来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要坚持体现地方特色,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地方急需的各类人才,开展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全方位为地方发展做好教育服务、咨政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和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地方本科高校与所在区域具有天然的联系,只有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实践证明,就业质量高的专业,往往是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真正满足地方需求的专业。所以,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地方本科高校不能“追着热点跑”,不能“跟着感觉走”,而必须在科学准确把握本区域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确立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契合度。因此,地方本科高校一定要肩负服务地方的责任和使命,根植地方、依靠地方、融入地方,在服务中争取发展空间,在为地方作贡献中获得发展资源,成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要突出“应用型”办学定位。首先,要加强应用学科专业建设。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策略,密切跟踪地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趋势动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结合学校实际,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着力打造一批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形成若干个学科专业群,着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柱产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高水平科技服务和咨政服务。其次,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据统计,发达国家人才的需求结构比例为:从事科学研究的拔尖人才约占5%,从事设计研发的专门人才约占30%,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人才约占65%。尽管不同国家因现代化程度不同,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比例有所差别,但对基层一线工作的人才需求比例大致相当。地方本科高校应当主动适应本地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工作的本科层次人才为重点,着力培养到基层、进企业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第三,要开展应用科研服务。地方本科高校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主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使科技创新同产业发展聚好焦、接好轨,通过与企业合作创办技术研发机构,提供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或者技术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要把学校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成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积累的重要平台,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要坚持“重特色”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是地方本科高校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来说,模仿跟随是不可能形成特色的。实现特色发展,就是要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扬长避短、走创新发展之路,着力在提高水平、办出特色上下工夫。我们强调特色发展,不是另辟蹊径、另起炉灶,而是要在尊重办学规律、坚持办学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和地方需要,办出体现地方需求的特色。要深入研讨比对,认真规划统筹,调整支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办学“底色”,突显办学“亮色”,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思路,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上争取“唯一、第一”,着力在“独特、优特、新特”这三个“特”字上下工夫,以特色提升竞争力,以特色扩大办学影响力,以特色促进学校发展。

全面把握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工作基础

在教育部指导和推动下,多年来各地各高校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在贴近地方需求办学、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实践经验,形成了一批示范性成果,为全面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一是系统培训,切实转变办学理念。2010-2012年,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连续组织举办了6期新建本科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培训班,对新建本科院校主要领导进行全覆盖培训,培训校领导近500人,推动新建本科高校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二是需求导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2012年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撤销了129个不适应需要的专业,超前部署了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按照“以宽为主、宽窄兼顾”的原则,合理确定专业口径,既有满足综合性大学培养“宽专业、厚基础”人才的宽口径专业,也有面向行业和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设专业,更好地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人才培养的新需要。

三是改革驱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以“本科教学工程”的质量标准研制、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等五大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各地各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注重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通过3000余个“特色专业点”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本科高校的布点,促进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围绕区域支柱产业需要,提高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集中度,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四是创新引领,实施系列“卓越计划”。在卓越工程师、医生(中医)、农林人才、法律人才、新闻传播人才等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这一主线,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机制。目前,系列“卓越计划”和“本科教学工程”已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体系,覆盖所有地方本科高校。仅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实施成效显著:148所地方本科高校参与了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签约企业5768家,承担教学任务的企业教师有9459人,高校派往企业的进修教师3862人,校企共同开设课程3647门,每年企业投入资金近10亿元。辽宁、江苏、安徽等15个省启动实施了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普遍按照“政府推动,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的工作原则,采取分行业、分类型、分步骤、有重点稳步推进,加强省级部门统筹协调,争取政策支持,推动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打造适应工程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工程型教师队伍,多途径加大投入力度,提供经费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已引起国际同行关注,得到社会认可,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卓越计划学生的专业水平、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优势明显,希望加强合作。

深刻把握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开展这项工作,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对接国家“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需求,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能力为导向,通过“转型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促进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促进高校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要明确“转的对象校”和“转的主体”。从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的格局来看,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办本科教育时间比较短的高校,应当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对象。这些学校大多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教师队伍结构、学生培养机制、教育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体系、实践基地建设、毕业生创业就业和服务地方能力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存在突出问题。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学校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校在“转型发展”中的自主性、创造性,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把握转型内涵,理清转型思路,明确转型任务,研究提出本校“转型”的实施规划,拿出“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变、在专业设置上调、在课程体系上改、在师资配备上动、在教学管理机制上转”的具体方案及自我评价方案,发挥首创精神,积极主动作为。

二要明确“转的思路”。2015年1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袁贵仁部长就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强调指出: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因此,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已有办学思想、办学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不是“更名”,不是“升格”,也不是争资源、要资金。要针对学校改革发展的难点和瓶颈问题,聚焦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产业升级要求和市场需求,以“对接式”思维,设计和改革本校人才培养的全链条,转型目标要设定在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整体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支撑力、贡献率上。就区域高等教育来讲,就是要通过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发挥区域高等教育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先导性作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把协同育人作为重要机制,积极联合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完善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实质性转型发展。

三要明确“转什么”。我们认为,着力点和关键点要聚焦在“八个坚持”上,就是要坚持把专业设置作为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打造一批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要坚持把协同育人作为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需要对接;要坚持把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建立体现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要求的课程体系;要坚持把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作为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校企合作的工程实践中心、生产化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建设一支教师资格、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要坚持把培养机制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多维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要坚持把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努力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要坚持把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高校治理结构。形成以支撑力和贡献率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

四要明确“谁担主责”和“如何支持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地方担主责。要以改革驱动、政策引导、示范引领来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尊重地方首创,选树典型引路。地方政府要加强省级统筹,做好本地区高校转型发展整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制定政策措施,对区域内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作出统一部署、持续推进。要建立激励机制,遴选省级“转型示范校”,推荐国家级“转型示范校”,给予政策支持。为此,提出以下系列政策建议: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目录中,增设一批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支持“示范高校”采取市场融资的办法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建设生产化实习实训基地;支持示范高校通过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企业和社会捐赠讲席等方式引进紧缺的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在国家公派留学项目中列出专项,支持示范高校教师国外访学、开展合作研究,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支持管理干部到国外同类高校对口学习,借鉴办学模式和管理经验;将校企合作项目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重点支持范围,鼓励企业在示范高校建立技术转移和创新中心;支持企业在示范高校设立技术创新和培训基地,对示范高校接受捐赠的实验实习实训设备、从国外进口的先进技术装备予以税收优惠;支持高校与重点企业或产业园区共同建设的技术转移和创新中心、技术研发和服务企业;对转型发展成绩显著的示范高校,中央财政将其专业课程体系调整、教师队伍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实验实训平台建设等相关项目,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建立奖补机制,对转型成效显著的省(区、市),中央财政在分配各地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和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奖补资金时,将转型发展成效作为资金分配增量因素。

牢牢把握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核心内容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办学的方方面面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需要整体谋划,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做好这项工作要在关键要素和核心内容上下工夫。

一是要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坚持把专业设置作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发挥省级统筹作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教育资源向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专业集群集聚,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构建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建立行业和企业相关领域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完善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每年公布社会需求少、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本科专业。指导转型高校密切跟踪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动态,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提高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

二是要深化突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广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成果,支持转型高校与实务部门、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瞄准产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开展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需要对接。推动转型高校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积极探索“整体合作”模式,支持转型高校依托相关专业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二级学院。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三是要深化体现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科学制定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多样化的培养方案。引导转型高校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厘清课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衔接关系。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支持转型高校与实务部门、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建立课程共享联盟。

四是要深化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以项目驱动教学、伴随学习。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以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推动转型高校采用“嵌入式”教学模式,将企业员工培训内容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计划。改革考试方式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评价方式,以学生毕业设计成绩和课程学业成绩综合认定毕业资格。

五是要加强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好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加快建立学生到实务部门、行业企业实习实训的长效机制。支持转型高校通过用人单位、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工程实践中心、生产化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转型高校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支持转型高校统筹各类实验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的实验教学平台。推动高校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

六是要深化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建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鼓励高校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与合作企业共建创业基金,重点培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者。通过财政引导资金,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创业投资天使基金,为学生初创科技企业提供创客空间、天使投资、商业计划等专业孵化增值服务。

七是要建设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教师、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紧密结合转型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组织教师到实务部门、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一线科研实践和技术研发,及时掌握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支持转型高校聘请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相关课程教师,并作为青年教师的实践实习导师。

八是要着力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支持转型高校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鼓励转型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创办技术研发机构,提供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或者以技术入股方式与企业深度合作,将潜在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鼓励转型高校探索先进技术辐射扩散和产业化的途径,面向小微企业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服务,提升小微企业技术应用水平。

九是要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高校治理结构。指导转型高校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转型高校章程建设,将关于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规定作为章程的重要内容,以制度建设推动改革创新。在转型示范高校中探索学校章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省级人民政府发布、省人大备案的机制。建立健全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和其他合作方的比例不低于50%。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鼓励院系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院系理事会(董事会)或联合管理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明确院系根据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行业企业合作伙伴的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用兼职教师和统筹院系经费管理的职权。

十是要建立以支撑力和贡献率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应用为本的原则,在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完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质量标准。开展高等学校分类评估,建立以高质量就业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技术贡献能力为评价标准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强化对转型高校专业和产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和质量、校企合作深度等方面的考察。指导转型高校加强自我评估,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改进转型高校科研评价办法,形成重在质量、崇尚创新、社会参与的评价方式,建立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度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

十一是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转型高校与境外高校、相关企业深化交流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中外合作高校间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鼓励转型高校联合相关企业在境外设立本土化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技术骨干、运行维护管理人才专业化培训,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

总之,我们要在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的前提下,把“为什么转”的道理讲清楚,把“转什么”的内容讲清楚,把“怎么转”的要求讲清楚,把“如何支持转”的政策讲清楚,把“如何评价转到位”的标准讲清楚,才能正确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真正把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做实做好、取得实效。

    进入专题: 地方本科高校   地方主责   学校主体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434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高等教育》(京)2015年10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