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荣:我的生身父亲和河桥之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90 次 更新时间:2015-07-20 13:35

沈志荣  

 

1995年初夏,我第一次听说了在浙西大山深处有一个叫“河桥”的古镇。

那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省里发起规模宏大的“征文”活动,并首次明确“可以写一写‘正面战场’上的国军故事”。

我终于“采访”了作为老军人的生身父亲。

采访父亲?喔,有必要插叙一下:

打小,我一直以为,我出生在一个姓沈的裁缝家庭。

知道我是在出生11天后被沈家领养的事,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我临近结婚时候了。

那年,我的作家同行张廷竹以老军人范道乾为创作原型,写出中篇小说《路漫漫》发表在大型军事文学双月刊《昆仑》上,我读到了历史的严酷与创痛。

生父范道乾,中学时代激于抗战热情,从永康乡下跑出来,投身“黄埔军校”,为十五期生,参战过著名的“昆仑关大捷”打日本流过血,伤愈后回浙江地方部队,代表当时的政府接受临安,余杭一带的日军投降。内战烽火起,由于不满中国人打中国人,愤而退役经商,却受中共地下党影响,手持“中国人民解放军XX游击纵队司令部”红色印签,策动原部下在杭州临解放时起义,然后重回行伍,任杭州军分区参谋。受命去浙皖边剿匪——也即劝降溃散于乡间的国军残部。然而“抗美援朝”爆发后,由于“历史反革命罪”而被关入大牢。[我恰于此,不合时宜地来到人世,为避免早夭,生母将我送给沈家。]

小说叙写的是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故事,讲述了老军人上访申诉寻求平反的坎坷经历。我作为后来人,反思的结论是:理应尊重已经过去了的历史事实。

在人的一生中,或坎坷或平坦,风刀霜剑总会镌刻上历史的年轮。

传统中国历来有“养父母重于生父母”的说法,因此,我与生身父母交往仅限于年节之间的问候,而电约访谈尚属首次。

当年生父已是白发银髯,却或坐或行,总是身板硬朗“像搓衣板一样地挺拔着”,透着一股清贫掩盖不住的军人气质。

聊起终生难忘的抗战,他一气呵成地讲述了从“求学黄埔”到“决战昆仑关”等战火中的往事。最后,他郑重地告诉我四个字:莫忘河桥。

从1944年开始,日军唯恐美军在杭嘉湖地区登陆,调集关东军南下,加强海防。

日军在1945年7月底,抽调湖南等地兵力,出动数万人,代号“樱特攻”,编为突击部队。兵分两路:经过余杭的敌人进攻临安,推进到於潜;经过富阳的敌人一分为二,一支向新登,进犯於潜双庙,另一支向桐庐,再犯分水,然后析出两股,一股经合村向昌化洪岭,至朱穴,另一股沿昌化溪犯河桥,将矛头指向天目山深处,企图倾覆忠义救国军总部、中美前进指挥所、25集团军总部,追杀戴笠、梅乐斯,摧毁浙西反攻基地,延长侵华时间。

因敌来势汹汹,美国战略局与中国军统合作组织“中美前进指挥所”迅速撤往深山,并将准备组建忠义救国军第五纵队的美式装备紧急运离,如遇险情,立即焚毁。

1945年8月10日,日军楔形推进,直捣昌化,樱特攻少将在河桥坐镇指挥,实施重点进攻。然而,战场易势,中国军队组织大反击,将河桥团团围住。

12日凌晨,朱穴敌向河桥靠拢,杀害征用的民夫及沿途所遇老百姓,人数至少在138以上。此时,日军已获悉11日晚冈村宁次下达的停战令,仍滥杀无辜,豺狼本性暴露无遗。

国军经激战,于12日晚一举收复河桥。

当时,生父任浙江省保安独立一大队队副兼一中队长,任务是驻守河桥一带的枪械仓库。为截断敌军后撤,他带领部下在沿途埋雷,并派出两名于潜兵放哨。

13日天未亮,有一连日军沿山谷,由过水埠向青山店撤退。生父率省保安部队抢先赶到,在小桥上架起机枪,阻敌去路。陷于重围之敌,困兽犹斗,发起数次冲锋。保安部队坚守桥头,不惜流血,班长吴镇田头部负伤,生父的腿部也被流弹击伤,幸无大碍。

苦战3~4小时后,至下午枪声渐稀,日军除有一小股涉水绕道逃往青山店外,尸横遍野,溃散无踪。生父率部搜索战场,活捉了一名负伤的日上等兵,名叫川村真治。

此时,生父已接到传令兵送达“敌已放下枪,无条件投降”的上级战报,就布置部下拉来数匹白布,用以包裹敌尸,并按日军惯例,割下死者手臂,送往敌营,以回国报丧。

此战,延续到日本无条件投降,成为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战,被当时主流媒体誉为“抗战起自卢沟桥,抗战结束在河桥”。

生父讲述的历史像军号声声,经久不息地在我的耳畔回响。

我的生身父亲已于2005年逝世,享年84岁。我把这段采访史记录下来,谨献给伟大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往事追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058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