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的多元社会性别与性取向

——基于2010年14-17岁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17 次 更新时间:2015-11-25 23:46

潘绥铭 (进入专栏)  

《中国青年研究》201306


中国少年的多元社会性别与性取向

—— 基于2010年14-17岁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


Chinese 14-17 Years Old Population: PluralisticGender and Sex Orientation

黄盈盈    潘绥铭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副教授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教授、博导


*本研究受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资助,项目号1105-0577


Data analysis based upon nationwide random sampling survey in 2010 (1593 samples including 19.5% who absent school).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to do such a research.

摘要:本文基于2010年对14-17岁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其中包括19.5%的校外少年。数据从主体建构的角度出发,考察当今中国这个年龄段的少男少女对于多元社会性别认同与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的认同;从心理与行为两个层次的六个角度展现他/她们的“同性恋取向程度”。然后针对常见的社会偏见与认识(刻板印象),分性别地分析性别气质、异性交往等因素与“同性恋取向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在问卷中体现多元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尝试,通过高质量实证数据的展现,让社会更好地了解少男少女们的多元性别成长现状,挑战基于男女二元对立的社会偏见,期待目前的性教育项目能从更为正面的态度积极地、主体地看待少男少女们的社会性别。


主题词:青少年,社会性别,性别气质,性别认同,抽样调查



一.背景及意义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已经逐渐知道,在社会性别方面,除了男人和女人,还有其他一些社会性别,例如易性者、易装者、变性人、阴阳人等“跨性别”[1];在性认同方面,除了异性恋,还有同性恋、双性恋等,再加上不认同任何一种固有性别的“酷儿”,共同构成了多元的性别与性取向。在多元的社会性别的建构中,青少年对异性恋霸权的挑战与质疑,尤其引人注目。对此,近年来主流的社会舆论,尤其是家长们与教育者们,开始大声疾呼“防止变成同性恋”、“拒绝伪娘”、“培养男子汉”等等。

可是事实上,我们对于少男少女们的社会性别认同与性取向知之甚少。

在有关青少年的研究文献中,性的讨论并不少见,但是其对象主要集中在某个年龄段[2]或某个阶段的学生人群[3],或者未婚流动人口[4]。尤其是,只有本文以及笔者的另外两篇文章才包含了校外的青少年。[5]从分析的主题与重点内容来看,文献仍然局限在基本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是否有过婚前性行为、性观念以及人流等问题。少数文章涉及媒体文化对于青少年性别认识的影响[6],以及青少年的性别心理发展与性别角色测量[7]。但是这些文章主要还是局限在男女两性的性别认同方面,或者仅仅关注腐女、同人女与耽美现象。[8]

据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的结果,已有文献在青少年的社会性别认同与性取向方面几乎是空白一片;在全国随机抽样调查基础上的认识更是没有。

鉴于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基于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在2010年对14-17岁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分析校内外的少年(包括流动人口)的社会性别认同、性取向以及他们对社会性别多元化的态度。[9]

相比于已有的文献,本文的最大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笔者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创新,详见第二小节。

其次,本文是中国第一次在问卷调查的领域中,在社会性别多元化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下来设计问题,打破了男人与女人的性别二元对立模式,也打破了异性恋/同性恋的二元对立式的划分,为不同程度的“同性恋取向”(其实也就是“异性恋取向”)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其三,不同于客观测量派,笔者贯彻主体建构的视角,强调青少年主体对于自己的性别、性别气质和性取向的认定。

其四,本文是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以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多个角度了解少年的多元社会性别与性取向的状况。

本文从不打算一锤定音,因此未决的问题和提出的猜测远多于确定的答案;社会学的意义远大于统计学意义;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就教于读者。



二.方法与核心概念


1.调查对象

本文以14-17岁的少年为调查研究对象。这是因为,国际上以及其他研究中比较常见的那种15-24岁的“青少年”的界定并不适用于当今中国。

在中国社会,18岁是一个重要的年龄界限,除了成年的意义之外,大多数人从18岁起要么上了大学,要么开始工作,都与高中生的生活环境非常不同。笔者选择14岁的下限则是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大多数人也已经进入初中,独立回答问题的能力和心理方面的自主性已经比较强。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国的语境下,把青少年划分为18岁及以上的青年与14-17岁的少年更为合适,分开来讨论也更有意义。[10]。

2.抽样与调查方法

笔者所组织的调查团队,以县级单位为初级抽样单位(PSU),以城乡之别、人口规模与离婚率等国家统计数据为分层指标进行多层PPS抽样。总计调查了123个城市社区与37个农村的行政村。在每个地方,笔者都按照此地居住的14到17岁人口的总名单进行等距抽样,再按照地理位置抽取该社区范围内的流动人口中的14到17岁者。笔者最终获得1593个有效样本,应答率为66.8%。调查结果使用PASWStatistics18(SPSS)进行复杂样本加权(complex sample)统计分析。权数是城乡分层、PSU、性别、年龄。[11]

相比于以往的研究,笔者调查在方法上的创新意义在于:

1)本次调查对全国14到17岁的总人口具有总体代表性,优于任何非随机抽样的或局部的调查。

2)本次调查涵盖了全国各种少年的总体,而绝不仅仅是在校生。笔者的调查中包括失学辍学的8.4%、已经毕业的11.1%,总计占到19.5%。按照工作状况来看,不工作的占6.0,正在工作的占10.3%,在种地的3.2%。这些少年都是以往的其他调查所缺失的。

3)笔者实现了最强的保密性。在学校之外进行,排除了来自老师和学校的隐性压力与顾虑;采用一对一、在没有他人打搅的空间中、使用笔记本电脑由被访者通过按键盘来独自完成问卷。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利于获得真实回答的方法。[12]

4)笔者充分地贯彻了社会调查的伦理原则,充分尊重青少年的自愿与主体参与性。在访谈开始之前就明确告知被访少年,笔者要询问性方面的问题,而且允许拒绝回答任何一个问题或者中途退出。为此笔者专门在回答问卷的不同进程中分别7次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下面我们要问一下您自己在XX方面的一些事情,可能有些敏感,也可能涉及到您的隐私。虽然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您是谁,因此完全可以为您保密;但是我们还是要征求您的意见:您愿意回答吗?”如果被访少年选择“不愿意”,则电脑程序自动跳过该部分的所有问题。

5)笔者也允许家长一起来,但是调查开始后家长必须退出访谈室。

6)笔者在电脑问卷中使用技术手段设置了测谎功能与回答条件的限定。

笔者所采用的上述方法学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青少年的顾虑,最大可能地保证高质量的调查结果。

3.核心概念

以下各个概念,指的都不是所谓“客观状况”,而是少男少女对于这些情况的自我判定。

社会性别认同。通常指当事人对于自己是男人、女人、或“其他性别”的自我认识。[13]

性别气质。通常指一定文化下,社会对于男女的行为、思维方式及外表的期待。[14]

性取向。主要指向当事人的性欲对象[15]。通常所讲的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等等,都是在这个意义上的表达。


三.“同性恋取向”的光谱式呈现


在14到17岁的少年中,有3人选择了男女之外的“跨性别及其他”这个备选答案。他们只占调查总体的千分之二左右,缺乏统计学上的意义,因此在下文中,笔者主要从男女两种性别认同上分析少男少女们的性别气质及其性取向。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这个第三选项的设置的社会学意义,尤其是社会性别方面的意义不可忽视。它挑战了“异性恋霸权文化”之下研究者的思维局限,给少年们表达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留出了空间。


1.耽美或同人女[16]

笔者专门询问少女:您觉得自己喜欢“耽美”吗?或者属于“同人女”或“腐女”中的一种吗?备选答案与发生率是:1.是的,我符合上述任一情况(3.4%);2.不是(22.5%);3.我看不懂这道题(74.1%)。

这表明,在少女中这些情况已经开始显露出来,预示着社会性别多元化的历史进程将随着下一代的成长而加速发展。但是同时也表明,这些概念在少女之中并不很流行。


2.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

笔者在进入同性恋相关的调查内容之前,设计了一道筛选题: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同性恋”,您知道得清楚吗?回答“对同性恋很不清楚”的那部分人(共占24.2%),就不会再接着回答后面的相关问题。所以,以下的统计中所说的“回答总体”是1184人,少女553人,少男631人。

在知道同性恋的意思的少年中,笔者追问:在您所认识的人里面,有“同性恋者”吗?回答有的,在少女中占15.7%,在少男中占8.1%;还有11.6%的少女和11.3%的少男回答“说不清”。

笔者还设计了一道题来考察少年们对于同性恋平权方面的认识:有人说,“同性恋者”应该与其他人完全平等。您的看法是什么?所有少年中回答“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在少女中占50.5%,在少男中占59.7%。


3.“同性恋取向”的呈现

   社会大众更为关心的恐怕是:中国究竟有多少同性恋?可惜笔者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笔者不知道所谓“同性恋”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国内外有数十上百种定义,笔者无法一一分析,只能从可测的角度,把笔者所调查到的、从心理到行为的6种情况统统列出来,您认为哪几种应该算是同性恋,就请您自己加起来。

有人认觉得,从纯粹心理的角度来说,自己多少有一些同性恋的倾向。请问,您也是这样吗?

有些男人(女人)[17]觉得,自己很想与同性的人过性生活。您是这样的吗?                              


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同性恋”者。您是这样的吗?

您现在有恋人吗?[18](备选答案中:4.我有恋人,是相同性别的人。)

有些男人(女人),曾经与同性的人接过吻。您是这样的吗?

您曾经跟同性的人发生过性生活吗?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与您自己性别相同的人。

调查结果见表1。


表1:少年的同性恋取向(回答总体的%)





 类别



 问题



 少女



 少男



 合计





 心理



 有同性恋的取向



 7.4



 13.6



 10.8





 想与同性过性生活



 9.2



 4.8



 6.9








 自己是“同性恋”者



 3.6



 2.5



 3.1





 行为



 我有同性恋人



 1.3



 1.7



 1.5





 曾经与同性接吻



 12.2



 6.6



 9.2





 跟同性进行过性生活



 3.1



 1.9



 2.5






4.同性恋取向的程度

表1只能反映出6种与同性恋有关的情况,但是最好有一个整体指标来加以衡量,因此笔者按照“种类数”的多少来生成一个新的变量,也就是在上述的6种情况中,被调查者一共有过几种情况。如果有过一种情况,则赋值为1,以此类推。如果一种情况都没有,则赋值为0,表示这个人自我认同为完全的异性恋者。分值越大,可以理解为其“同性恋取向程度”越强。

在我们的调查中,没有人是6种情况都有,因此该变量是一个从0 到5的连续变量(量化指标),以此来反映“同性恋取向的程度”,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异性恋取向的程度”。详见表2。


表2:少年“同性恋取向的程度”(回答总体的%)





 问题



 选项



 少女



 少男



 合计





 完全没有过



 0种



 80.8



 78.2



 79.4





 有过



 1种



 11.0



 17.3



 14.4





 2种



 3.4



 1.6



 2.4





 3种



 1.4



 2.0



 1.8





 4种



 1.6



 .8



 1.2





 5种



 1.6



 .2



 .8





 总计



 19.2



 21.8



 20.6







Table 2:the degrees of homosexual

orientation among 14-17 yrs old population (%)





 degrees



 female



 male



 sum





 none



 80.8



 78.2



 79.4





 1



 11.0



 17.3



 14.4





 2



 3.4



 1.6



 2.4





 3



 1.4



 2.0



 1.8





 4



 1.6



 .8



 1.2





 5



 1.6



 .2



 .8





 total



 19.2



 21.8



 20.6







表2中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意义。

在人们以往的认识中,同性恋与异性恋常常被看作是两个黑白分明、截然对立、非此即彼的概念,似乎从异性恋往前多走一步,就铁定是同性恋了。可是早在1948年金西教授就已经指出:异性恋与同性恋其实是一种区间式的分布。[19]也就是说,两者之间没有一个可以断然割裂的界限,只有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连续的程度,也就是“光谱式分布”。[20]笔者所派生的这个“同性恋取向程度”新变量就是反映这种状况,而不是去武断地说谁是或者不是同性恋。

这个变量包括了所有回答这些提问的人,其中程度=0的人就是通常所说的完全异性恋者,也就是至少到目前为止仍然认为自己是异性恋的人。他们占绝大多数,因此下面所列出的每一个均值都比较低,说的都是这类人在总体上的同性恋取向程度平均有多大。如果达到1,就说明这些人平均起来至少有一种同性恋取向的情况。如果小于1,则是平均起来连1种情况都达不到。例如,少女的均值是0.37,少男则是0.31;说明中国的所有少女平均起来,同性恋取向的情况连半种都不到。少男也是如此解释。


四.对于“同性恋”的刻板印象的实证检验


刻板印象之一:缺乏社会性别的视角,把男女同性恋混为一谈。

刻板印象之二:认为男同性恋必然缺乏男子气概,或者反过来认为“娘娘腔的男人”十有八九是男同性恋。女同性恋者则缺乏女人味,好像“假小子”。

刻板印象之三:认为不了解异性、缺乏异性交往的经历与机会,会促使少男少女们成为同性恋。反过来则认为,同性恋不会有异性交往的经历。

对于以上的刻板印象,笔者将以“同性恋取向程度”的均值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的检验。

下文中,读者可以看到我们的统计检验,但是对于其原因,笔者都无法给出明确的、一元化的回答;只能做出种种猜测,以期呼唤更为细致的研究。

1.1性别气质的自我认定

本研究中,性别气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操作化:自我认定的男子汉气概或女人味、自认为自己是否“性感”、对于生理性别身体发育的主观感受。

有的男人觉得,自己很有男子汉气概,就是“很有男人味儿”、“是个男人”。您觉得,自己的“男人气概”很足吗?(很足和比较足:59.7%。)

有的女人觉得,自己很有女性气质,就是“很有女人味儿”。您觉得,自己的“女人味儿”很充足吗?(很足和比较足:16.2%。)

您觉得,自己“性感”吗?(很性感和比较性感:少女8.7%;少男21.4%。)

乳房初次发育的时候,您您最主要的感觉是什么?(自豪骄傲和高兴喜欢:9.0%; 没什么感觉:52.3%;自卑不好意思和烦恼焦虑:38.8%。)

在第一次遗精(梦遗)的时候,您最主要的感觉是什么?(自豪骄傲和高兴喜欢:17.1%;没什么感觉55.8%;自卑不好意思和烦恼焦虑27.1%。)

以上数据告诉我们三个有关自信心的事实。其一,中国现在的少男少女对于自己的性别气质都缺乏自信。其二,多达84%的少女对于自己的“女人味”信心不足。其三,在这方面,少男的自信程度远高于少女。

那么应该如何解读这个数据?少男的自信高于少女,意味着社会对于“女人味”的要求太高,以至于少女们觉得很难达到要求?还是男孩子的“男子汉气概”更易于被培养?还是因为男孩更容易接受社会所建构的性别角色期待,而女孩的反叛性更强,根本就不认同这种“女人味”的说法?

1.2与同性恋取向程度的关系


表3:性别气质与“同性恋取向程度”之间的关系





 类别



 问题



 选项



 少男



 少女





 均值



 t



 Sig.



 均值



 t



 Sig.





 性别气质



 男人气或

 女人味



 不足



 0.39









 0.27














 足



 0.26



 2.301



 .022



 0.81



 -5.143



 .000








 性感程度



 不



 0.32









 0.30

















 性感



 0.27



 .776



 .438



 0.94



 -5.078



 .000








 首次遗精、

 乳房发育感觉



 不自豪或喜悦



 0.28









 0.24














 自豪或喜悦



 0.58



 -3.678



 .000



 1.45



 -9.910



 .000






在少男中,那些自认为男人味足的少男,其同性恋取向程度的均值,比男性气质自信不足的少男低(0.26对比0.39),而且区别显著(P<0.05)。这与社会上的认识比较相近。但是少女的情况却相反。自认为女性气质(女人味)比较足的少女,其同性恋取向程度反而要远远高于“女人味不足”的少女(0.81对比0.27,P<0.01)。这显然与大众的认知大相径庭。

那么,以上情况是不是表明:男人和女人的同性恋取向程度具有不同的来源与运行机制?还是因为这仅仅是少年时代的特殊现象?还是由于少男和少女对于性别气质具有不同的认识?

在生理性别发育方面,不管是少男还是少女,感到自豪或喜悦的人,其同性恋取向程度也比较强;尤其是女性,其均值相差大于1(1.45对比0.24)。这恐怕也违背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认识。可是,这究竟是发育的自豪感推动力同性恋取向呢,还是相反?尤其是,为什么对于生理发育的感受,居然会影响到同性恋取向程度的大小呢?


2.1异性吸引及交往的现状

您觉得,在年龄相仿的异性看来,您的魅力大吗?(很大和比较大:少女28.8%,少男37.3%。)

现在(此时此刻),关系很好的异性朋友(但并不是恋人),您大约有多少个?(一个都没有:少女12.4%,少男19.5%;只有一个:少女12.4%,少男10.7%;有两个以上:少女75.2%,少男69.8%。)

您曾经爱上过一个异性吗?[21](是的,我爱上过,少女30.2%,少男43.9%。)

2.2与“同性恋取向程度”的关系


表4:异性吸引、交往与“同性恋取向程度”之间的关系





 类别



 问题



 选项



 少男



 少女





 均值



 t



 Sig.



 均值



 t



 Sig.





 异性吸引与交往



 对异性的魅力



 不大



  0.37



 .









 0.30

















 魅力大



  0.20



 .



 2.901



 .004



 0.52



 -2.477



 .014








 现在异性朋友



 无、1人



 0.34









 0.56

















 超过1人



 0.15



 2.652



 .008



 0.30



 2.745



 .006








 爱上过异性



 没有



 .30









 0.28

















 爱上过



 .32



 -0.426



 .671



 0.51



 -2.752



 .006






从表4中可以看到,少男与少女的很多情况是相反的。

少男的情况比较符合社会的想象,那些自认为在异性眼中魅力大的、有过1个以上女性密友的少男,其同性恋取向程度就比较低(0.20对比0.37;0.15对比0.34)。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都是完全的异性恋者,因为他们的均值并不是0,仅仅是在同性恋取向的程度上更低一些而已。

在少男中,出乎人们想象的是:无论他们是不是爱上过女性,既没有显著地增加,也没有显著地减少他们的同性恋取向程度。也就是说,那种“鼓励异性恋就可以减少同性恋”的说法,在生活中没有根据。

少女的情况更加复杂一些。

与人们通常的想象相同的是:那些现在有一个以上男性密友的少女,同性恋取向程度低很多(0.30对比0.56)。

按照人们通常的想象,如果少女的魅力大,如果她们爱上过男性,那么她们几乎铁定就是异性恋了。可是我们的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情况恰恰相反!这两种情况不但没有减少她们的同性恋取向的程度,反而增加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只能提出如下的猜测。

其一,对男性魅力大的少女,并不必然会去爱男性,反而可能从中发现自己对同性的魅力也很大。这很可能质疑了那种“女同性恋都不漂亮”的大众说法。

其二,少女之间的同性恋取向程度,很可能不但不妨碍她们与男性的爱情,反而可以促进之。反过来说就是:少女与男性的爱情关系,很可能不会减少反而增加她们的同性恋取向的程度。

其三,至少有一些少女,很可能恰恰是在爱上(爱过)男性的过程中,才得以发现和确定了自己的同性恋取向程度。


讨论一:“社会性别多元化”及“性取向”在问卷调查中的尝试


从方法学上来说,本次调查研究体现了如下特点:

第一,在社会调查问卷中,强化了社会性别的敏感性。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问卷调查都会设计性别的问题,但是在性别的选项上,通常仅仅设计了“男、女”这两个备选答案,忽视了还有“跨性别及其他”这个选项。尽管在统计学意义上它还没有凸显其重要性,但是它挑战了性别的二元划分。这样的问卷设计,并没有多么高深的理论或者技术上的要求,体现的就是是否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性,反映的是研究者的思维局限性问题。

第二,在问卷中实践主体建构的视角。

笔者在相关的问题设计上,强调主体的认同与建构,区别于以往的客观测量。[22]笔者不对任何概念进行界定,更不以研究者设定的条条框框来进行“测量”,而是更倾向于了解少男少女的自我认定与评价,不管其理解是什么。因此,我们所得到的数据并不能解释为“中国的少男少女如何如何”这样的判断,而指向他们的自我评价与自信心。

正是因此,被调查的少年们对于调查问卷中的名词概念,很可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只是由于笔者无法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他们的主体建构,因此才无法确切地解释他们的回答究竟意味着什么,只能猜测其可能性。

第三,对于性别气质的考察,兼顾到生理的感受。

笔者不仅仅要考察对于性别气质的自我认同,还考察他们在生理性别的身体发育中的感受。在笔者看来,社会性别不局限于生理因素,但是也不能变成“生理因素取消论”。

第四,从光谱式的视角理解性取向。

对于性取向的考察,笔者设计了六道题,沿循的是“光谱式”的视角,不去考察“谁是同性恋”或者“中国有多少同性恋”这类“本质化”的问题,而是看不同的主体,在哪些方面,自我认定具有同性恋取向及其程度的大小。这就进一步在实际操作上打破异性恋与同性恋的二元对立。[23]

笔者所做与所说的一切,并不是为了说明我们的设计有多么高明,而是说,社会性别多元化的视角在问卷中是可以实现的。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如何完善它们,而不是故意或者无意地忽视之。


讨论二: 对性教育提出的问题与挑战


笔者并不打算直接对话于目前的性教育现状,而是希望提出两点值得关注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一,我们需要“性/别教育”。

目前针对青少年的性教育依然主要是生理卫生教育,仍然缺乏性别的视角,很少涉及性别教育;更缺乏对于性别气质、性别认同、性取向的讨论。[24]这本身就是个问题。性教育,借用何春蕤教授提出的概念,应该是性/别教育,也就是包括了性与性别及其复杂关系与各种差异性的综合教育。[25]

第二,“性/别教育”要尊重社会事实与青少年的主体声音。

性/别教育的任何讨论都不能仅仅建立在成年人的道德取向与价值评价的基础上,必须了解青少年的性/别现状,采纳他们的声音。否则,性教育岂不是变成了无的放矢?遗憾的是,目前的相关讨论,都是论点颇多,证据不足,非常缺乏经验研究,而且一直被忽视。

笔者在以往的文章中已经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过少男少女的性爱观以及性爱实践,强调其多元性及性别差异,并指出“从正面的态度积极地、主体地看待少男少女们的性与爱,才是性教育的正道”[26]。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本文,只是需要把性爱扩大到性/别的范畴。



参考文献:


都杰英,刘俊彦主编.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方刚. 性权与性别平等:学校性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东方出版社,2012.

何春蕤.2003,《跨性别》,中坜: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2003。

胡玉坤,郑晓瑛,陈功,王曼.厘清青少年和青年概念的分野——国际政策举措与中国实证依据[J].青年研究.2011(4):1-15.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少男少女的性与爱,中国青年研究[J]. 2012(7).

金西著,潘绥铭译.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KINSEY:Sexual Behaviour in Human Male)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

潘绥铭,杨蕊. 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 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

潘绥铭.中国性革命纵论.高雄:万有出版社.2008

潘绥铭,黄盈盈.主体构建: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以及在中国本土的发展空间[J].社会学研究.2007年5月,总第127刊.

潘绥铭、黄盈盈. 我国14-17岁青少年性教育状况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8).

潘绥铭、黄盈盈. 论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的整合[J].中州学刊. 2009

(2).

潘绥铭,黄盈盈,王东.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吴静, 熊光练, 石淑华.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现状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 年第15 卷第2 期:120-124.

杨蓉蓉,庞丽华,郑晓瑛.未婚青少年实现安全流产需求的障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 年第19 卷第8 期:466-472.

杨雅. 同人女群体:耽美现象背后[J].中国青年研究,2006(7).

岳慧.江苏省未婚育龄妇女性行为、妊娠及人工流产状况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年第3 期总第101 期: 150-153.

张鹏,楼超华, Laurie,高尔生.上海未婚青少年性相关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1年第28卷第2期:139-141。

郑晓瑛, 陈功等.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基础数据报告[J].人口与发展.2010 (16) 第3期:2-8.

The team

of The Southeast Consortium on Gender, Sexuality and Health (Eds), A Glossary of Terms in Gender and Sexuality,

2005, Thailand: The Southeast Consortium on Gender, Sexuality and Health.


《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6月






[1] 台湾何春蕤教授首先使用的中文概念,对应于英文的transgender,相关论述可参考何春蕤,2003。



[2]由于目前有关“青少年”的定义并不统一,有研究把对象界定在14-28或者29岁之间((都杰英,刘俊彦, 2008)。由于联合国主要关注15-24岁之间的少年及青年(参考胡玉坤等,2011),相当多研究直接把这部分人群界定为青少年,关注他们的性行为与生殖健康。(比如郑晓瑛等,2010)。



[3] 比如:黄盈盈、潘绥铭,2012;黄盈盈、潘绥铭,2011;潘绥铭, 2004;吴静等,2007。



[4] 比如:岳慧等,2004;张鹏等,2011。



[5] 郑晓瑛等,2010。



[6]电视文化对青少年社会性别认知的影响;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社会性别角色认知异常影响探讨



[7] 青少年性别角色心理社会化发展与相关研究,杨杏,2002



[8] 在笔者的《性与性别社会学》课堂作业以及若干内部会议论文里,就至少有6篇与同人女、腐女相关的论文。从全文期刊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来看,发表的相关论文不下于20篇。



[9] 本次调查包括很多内容,本文涉及的是其中与社会性别相关的部分。根据本次调查数据所写的论文,已经发表的一篇与性教育的效果有关,另一篇则是综合地分析少男少女的性与爱,参考:黄盈盈、潘绥铭,2011;2012.



[10] 有关青少年、青年的年龄界定的讨论,参考胡玉坤、郑晓瑛等,2011.



[11]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10月。



[12] 具体参考潘绥铭、黄盈盈、王东,2011.



[13] 有关性别认同的解释,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表述,有的侧重生理基础上的认同,有的侧重对于社会所赋予的性别角色、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的认同。笔者关注从主体建构的视角出发,侧重被调查者对于自己性别的认识与选择,不管其是基于哪种视角。



[14] 参考:The team of The Southeast Consortium on Gender, Sexuality and Health

(Eds), 2005.



[15] 同上。



[16] 耽美字面上的意思是指沉溺于美少年之恋,从90年代末开始从日本传入中国,主要以耽美小说或者耽美漫画的形式流行。同人,通常指对某部作品或者某人物进行研究与再创作而衍生出来的作品。喜欢从事“同人”活动,尤其是耽美同人活动的女性被称为“同人女”,也被引申为对男性之间的恋情有特殊执着的女性。有关分析可参考杨雅,2006。



[17] 在电脑问卷中,可以根据被调查者自己的性别来替换为同性。



[18] 该提问的附加解释是:“恋人”说的是:双方已经确定恋爱关系,不包括刚刚介绍对象的,也不包括单方面追求与单相思。



[19] 参考《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KINSEY:Sexual Behaviour in Human

Male)光明日报出版社,潘绥铭译,1989年7月出版。



[20] 参见潘绥铭、黄盈盈,2009。



[21]该提问后面有详细解释:不管对方知道不知道,有没有反应,都算。



[22] 潘绥铭、黄盈盈,2007;潘绥铭、黄盈盈、王东, 2011。



[23] 九十年代兴起的“酷儿理论”,早就在理论上对于这种二元对立展开了挑战。



[24] 最近几年,不少学者还是强调性别教育的重要性,比如方刚,2012;但是整体而言,声音还非常微弱。



[25] 关于性/别的讨论,参考何春蕤主办的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网页:http://sex.ncu.edu.tw/



[26] 黄盈盈、潘绥铭,2012。



进入 潘绥铭 的专栏

本文责编:张鑫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629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青年研究》201306,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