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社会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64 次 更新时间:2015-04-05 12:28

潘绥铭 (进入专栏)  

        个体在性方面的社会化

        它是指个人在性生理发育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学习和适应自己所在的社会为个体在性方面的发展所设置的最基本的定轨,才能被自己所在的社会认为是发育良好的,才能被社会所接受和容纳。同时,个人也对这样的社会定轨不断地进行选择或者不断地协调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最终确定自己在性方面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位置之中。在许多社会里,这个社会化的过程被视为一个人在性方面不断成熟的过程。

       性的社会化从个人一出生就开始,至少延续到结婚后的一段时间,而且往往会延续终身。

       性的社会化的具体过程,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应社会对性别特征和各种性功能的规范,学习应该如何表现这些特征的规范,以便确认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与功能。

       例如不同的社会都存在着不同的规范,来确定男女的身体特征是否“性感”,男女的性功能是否“正常”,男女在表现自己的性别特征时是否“得体”等等。个人从小就生活在这些规范之中,因此不得不遵循这些规范,对自己做出一个最基本的评价。有些人因为符合生活规范而变得在性方面充满自豪。另一些人则由于不够规范而产生性方面的自卑。大多数人都努力使自己适应生活的规范。

       2、通过各种途径来获知,在自己所在的社会中,什么样的性活动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以便学习社会对于性关系与性活动方式的具体规范。

       例如许多社会都认为手淫、非婚性行为和同性恋至少是不正当的。个人从小就不断听到、看到、读到或者感觉到别人对于这些性活动和性关系的评价,因此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学到了社会的规范,也获知了违反规范在遭受的惩罚。

       3、个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接受关于性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等等,接受与性有关的相关行为的训练,以便在性的举止风范方面符合自己所在的社会的规范。

       例如不同的社会对于性交合这种行为有不同的称谓,表达着不同的性价值观。个人在不得不运用这种社会规定的词汇的同时,也就接受了社会的性价值观,而且努力适应它。

       4、在性发育的过程中,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所有性交往活动创造出种种符合社会规范的理由。也就是在个人的性目标与社会的性规范的相互作用和运行中,不断地寻找出某些可以为双方所接受的对于性现象的解释。同时,个人也必须按照社会的规范,对自己的多个性目标进行排序和选择,以便协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例如许多传统型的社会都认为,性交合仅仅是为了造成怀孕与生殖。生长在这样社会中的个人往往也就接受了这种性目标。如果个人想从事非生殖式的性交,个人就不得不为自己寻找出一个能被对方所认可的新理由。

       5、性的社会化与人的全面社会化一样,也是首先从家庭开始,然后接受群体和阶层的社会化。

      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接受自己的家庭和自己所在的阶层对于其他人、其他社会群体或者社会阶层的性活动的看法和评价(包括偏见在内)。个人据此不断地对本家庭、本其他或者本阶层的性现象进行美化和道德内化,直到个人归属于本家庭或者本阶层。如果个人决意投入跨家庭或者跨阶层的流动,个人就会否定以前的性的社会化,重新在新的家庭或者阶层中开始另一种社会化过程。

       6、个人在性的社会化的过程中,还必须逐步学习如何处理好性活动与其他个人生活或者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许多传统型的社会都认为,性活动只是人生中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小侧面,甚至是可有可无的。生长在这样的社会里的个人,就会把婚姻和”过日子”看作与性活动天然存在着矛盾,进而不自觉地贬低甚至否定性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7、在性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人还必须学习如何识别对方的性信号,如何做出适当的反应。这里边最主要的是学习所在的社会对于异性的性现象的看法和应该如何对待异性的性信号。

       这方面的社会化,在个人从小就开始的一系列异性交往活动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例如交朋友、求爱、择偶、婚后协调、离婚后的再选择等等。

       但是,性的社会化并不是社会单方面塑造个人的过程。个人在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做出自己的筛选和独立的选择。如果在一个社会里这样做的人多到一定程度,整个社会对于性的规范就会出现相应的改变。如果一个社会正处于巨大的转型时期之内,这种情况就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性发育的第一步:适应社会对性别特征的规范


      自从青春期开始,人人都会在性别特征方面出现发育,逐渐成为男人和女人。学术界一般都把性别特征分成三种:第一性别特征是指外生殖器;第二性别特征是指乳房和阴毛的状况以及整个体型;第三性别特征是指心理特征和气质。有人提出,实际上还有一个第四性别特征,就是男女开始承担的不同的社会角色。


       第一层认同:努力使自己的性动力符合社会的规定。

      在这方面,社会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规定。

      对于性欲、性唤起、性反应、性梦、性幻想这样的现象,社会总是要求性发育中的青少年努力克制自己,甚至压制自己。因为社会认为,这些现象都会诱导下一代去贪图性方面的享乐,会破坏社会在性方面的秩序。

       对于遗精和月经初潮这样的性生理发育,社会采取一种虽然并不压制也不贬斥,但是又讳陌如深的态度。因为社会一方面认为这只是为了生儿育女而出现的发育,没什么可以谴责的;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又生怕这种生殖的发育会带来性的觉醒,尤其害怕会带来对于”寻欢作乐”的需求。因此,中国儒家与西方基督教一样,一方面强调”传宗接代”,一方面又绝不肯说清楚,究竟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对于性的羞耻心、自我保护意识等等现象,社会总是积极地鼓励、支持和发扬光大。因为社会认为,这些都可以用来压制个人的性现象和性行为。

       当一个人在第一个层次上被栽培起来以后,他(她)就必须进入性发育的第二个层次:


       第二层认同:努力使自己的性功能及其表现也纳入社会的规范之中。

       在这方面,社会规范的主要内容就是:虽然社会还根本不允许你开始任何性活动,但是为了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能够履行传宗接代的神圣社会义务,你就必须发育出”合格”的性器官和性功能来。否则,你就是”发育不良”的。

       女性在这方面的烦恼比男性少得多。这是因为社会认为,每个女性都是可以被性交合的,关键是她能不能坚守贞操,能不能怀孕和生育。所以在女性当中,贞操和生育能力这两大问题,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生死攸关的和高度内化的普遍关注热点,

       所有这些对于少男和少女的性器官与性功能的社会规范,本质就是要求个人放弃自我,尤其是放弃自己对于性快乐的感受与寻求,去”克己复礼”地完成社会赋予一个”成熟”男性或者一个”完美”女性的义务。

       如果一个人通过了这种性器官和性功能的社会考试,那么他就应该是长着一条”足够”长大的阴茎,却绝不想去使用它。她则应该是对于自己的性器官一无所知,对于自己的性功能毫无感觉,却保持着”贞操”和生儿育女的能力。这样,他们就可以进入性发育的下一个层次了。


        第三层认同:努力使自己的性魅力符合社会的规范


       但是时过境迁,从80年代开始,在青少年中,一些新的性魅力判定标准迅速普及而且日新月异,使大多数成年人眼花缭乱。

       对于性发育中的少男少女来说,身高成为性魅力的第一判定标准。就连征婚广告中,人们对于对方的第一位的要求也是身高。〖2〗凡是身高低于1米70的男性,统统被叫做”半残废”。然后就是体型和体像,北京的年轻人叫做”条(子)顺(眼)”。”三围”什么的也开始日益流行。


       当然,相貌这个很传统的标准也仍然大行其道,因此不知有多少少男少女为”青春痘”(粉刺)而苦恼不堪。其他的烦恼还有关于头发的、关于肤色的、关于五官的等等,不一而足。

       在气质方面的性魅力也越来越重要。对于男性来说,”有风度”大约是青年男女共同接受的一个主要评价标准。其具体内容大概是”潇洒”。女性的性魅力则仍然是”温柔”二字为主,常常再加上”纯情”或者”活泼”等等。80年代中期,至少在北京的男大学生里开始流传一个词:”回头率”。它是说,一个女性走在大街上,如果男人们回头看她,那么她就是够美的了;回头的男人越多越频繁,她也就月美。所以,”回头率高”是对一个女性的至高无上的赞美。

       不过,这里说的可不仅仅是个美不美的问题,而是性魅力高低强弱的问题。以少女的乳房的发育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到性魅力社会化的过程以及近年来性魅力判定标准的变迁。


       这就是说,女性乳房的性审美意义已经得到人们的接受与认同。早在1989年初,在笔者对上海20万观众的等距抽样调查中,就已经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认为,女性身上最美的,而且最具有性刺激意义的部位就是乳房。


       在这样一种新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的90年代的少女们,对自己的乳房开始具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的感受。据笔者调查,很可能就是因为这种变化,有20.8%(1991年)和19.5%(1995年)的北京市女大学生报告说,自己的所谓”手淫”,其实主要是自己抚摩乳房和乳头,以便达到性高潮。〖1〗在过去那种”束胸文化”中,即使少女们的行为事实也是如此,也无法想象她们会向任何别人承认有过此事。


       不论是少女还是少男,之所以对自己的性魅力如此关心,并不是仅仅因为人类具有爱美的”天性”,而是因为如果你不具有社会所规定的性魅力,你就很难被社会所接受,甚至不被青少年群体所接受。你就无法在性方面获得自信,别人的冷嘲热讽就会对你形成极大的压力,迫使你不得不去从众和赶时髦,这在初中生里尤为明显。那些矮的、胖的、长粉刺的、不漂亮的少男少女,实际上并不是由于自己不美才忧心忡忡,而是因为自己感到孤独和丢面子,感到与别人,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不用说,这种状况对青少年的整个心理发育都是极其不利的。


进入 潘绥铭 的专栏

本文责编:pansuim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629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