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问:我了解异性恋吗?了解男人吗?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82 次 更新时间:2015-04-05 11:03

潘绥铭 (进入专栏)  

 

一.同性别之间

 

绝大多数主张反对性骚扰的人士和传媒,都主要指的是男人对于女人的性骚扰,甚至默认只有男人才能性骚扰女人。但是在笔者2000年、2006年和2010年的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中8053男人,8367女人却发现:

首先,中国男人所说的言语的性骚扰,居然超过一半儿是发生在男人与男人之间。女人受到女人的言语的性骚扰的比例虽然少于男人之间的,但是也达到了十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这就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

A,这究竟应该不应该算作性骚扰?那些仅仅反对男对女的性骚扰的人们究竟应该固执己见,还是应该承认和尊重中国男人和女人的主体建构?

B,在中国男人与男人之间、女人与女人之间,而且都是在绝对异性恋者之间,究竟什么样的话语言谈会被至少一方认为是性骚扰呢?可惜,在中国的日益增加的研究性骚扰问题的文献中,这个问题甚至还没有被意识到。

其次,从2000年到2006年再到2010年,认为自己受到同性别的性骚扰的比例呈现为显著的减少趋势。

但是新问题接踵而来:这究竟是由于同性别者之间的性骚扰现象真的越来越少,还是因为在大众传媒的宣扬之下,人们越来越相信性骚扰只“应该”发生在异性之间,因此越来越把发生在同性别之间的事情,排除出性骚扰的概念?

由于中国的大众传媒几乎从未报道过,因此自我报告受到同性别的性骚扰的比例,远远多于笔者的想象。也就是说,中国的成年总人口在实际生活中其实并没有把性骚扰仅仅局限在男人对女人,可是他们自己却并不知道这一总体情况。

 

二.男比女多?

 

此外,统计数字还表明,男人在14岁之前遭到过童年性接触的比例高于女人,认为自己可能遭到性骚扰的比例也高于女人。在其他几个方面,男人的发生率虽然低于女人,但是也都占到一定的比例。

对此,有些人会觉得这些男人完全是在性幻想,也会有人认为这是男人夸大事实,反正一下子就相信的人肯定不多。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把男人想象为一生一世时时刻刻都在跃跃欲试的“性侵略者”或者居高临下的“性主宰者”,因此很难相信他们也曾遇到过不平等的性行为,更难以想象男人遇到的会比女人多。

可是,我和我们(无论学术界还是社会舆论)真的了解男人的世界吗?如果认为这些男人是吹牛或者撒谎,那么依据何在?相关的研究成果与传媒报道何在?

笔者201227日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儿童+性+侵害”为题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只得到7篇文献,其中基于社会调查的只有1篇,而且仅仅是分析其家庭因素,对这里所讨论的问题无助。笔者再分别搜索“男+性+被迫”、“男+强奸+受害”、“男+性骚扰”,虽然得到了多一些的文献,但是其中讨论异性恋男人成为受害者的居然连一篇也没有。

这也是对于男人的一种刻板印象。它严重压抑了那些确实遇到过不平等的性行为的男人的主体呈现,反过来强化了“男人只有乐得占便宜没有真受害”的刻板印象。

说到此,笔者愿意重复女权主义带给全人类的一个宝贵的思想财富:任何一个性别之内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大于不同的性别整体之间的差异。通俗地说,这个女人与那个女人之间的区别,大于所谓“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区别。这可以简述为“个体差异大于整体差异”。

这种思想虽然来自女权主义,但是也适用于男人或者同性恋或者跨性别。那些确实遇到过不平等的性行为的男人,其实并不符合“男强女弱”或者“男尊女卑”这个两大性别之间的整体差异。与所谓“纯爷们儿”相比,他们就是弱势人群,而且比作为整体的“女性”更加弱势;甚至都不如那些正在日益争得自己应有地位的“男同志”。因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也很少呈现自己,结果只好在笔者这样的严格保护隐私的社会调查中一吐心声。

如果要检验笔者所发布的这些统计结果,唯一的方法就是去研究男人在这个问题上的主体建构究竟是什么样。他们究竟如何回忆自己的性经历?把什么情况算作性?又把什么纳入了不平等的性?为什么会这样?

只有首先知道了这些,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去分析和评价。不管其结论是什么,我们只有在思维逻辑和研究视角这一深层次上先革自己的命,才可能真的走向多元平等的世界。

 

为了使研究问题更加集中,笔者上面的论述排除了那些非绝对异性恋的男女,但这决不意味着任何歧视或排斥。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笔者的《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中的全文,即将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进入 潘绥铭 的专栏

本文责编:pansuim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626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