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第三屆「兩岸三地性/別政治新局勢」學術會議2011.9.24-25
首次涉猎“性研究”
1981年9月到1984年7月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开始收集历史学的资料与初步研究。
首次开课
1985年9月(全国首次),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开设《外国性观念发展史》课程,本系本科生的必修课。
1987年9月,转到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上述课程修改为《性社会学》,本系本科生的必修课。1988年3月,由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办,开设《性科学培训班》,针对全国计生委系统招生。1990年起扩大为社会招生。到1991年结束,共举办4期,每期6天。1988年9月,《性社会学》课程扩大为全校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
此后至今每年都坚持不懈地给本科生、研究生开课,均为必修课,总计26年,听课学生超过1500人。
首次中文通俗写作
1985年10月《割礼的起源及意义》,发表于《历史大观园》。此后至今总共发表93篇。
首次问卷调查
1986年,614位北京市民的性生活调查,失败,结果未发表。
首次中文学术论文发表
1986年第22期,《西方性革命的原因与结果》,载于《未定稿》(中国社会科学院)。此后至今总共发表论文32篇。
首次中文出版
1988年5月出版专著《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405页,30万字。此后至今总共出版12本专著。
首次获奖
1988年12月《神秘的圣火》,获得河南省社科新书奖。此后至今,共获奖12项。
首次主编
1988年主编《世界性学专著》丛书,光明日报出版社。包括:《性,不只是性爱》、《性别与气质》、《历史中的性》、《人类性心理》、《性与性崇拜》、《日本文化中的性角色》、《金西报告》。此后至今总共主编22本。
首次翻译著作出版
1989年7月出版译著《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 (KINSEY:Sexual Behavior in Human Male)光明日报出版社,潘绥铭译,,232页,20万字。此后至今总共出版4本。
首次国际学术交流
1990年3月,参加罗马大学“Meaning of Sexuality”国际研讨会。此后至今总共参加24次。
首次成功的问卷调查
1990-1992年,《北京市婚姻新情况的调查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七五”项目,成功。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此后至今,问卷调查11次。其中最重要的是在2000年、2006年与2010年三次进行了全国总人口随机抽样的针对性关系、性行为与性别多元化的调查。
首次统计分析
1990年开始跟随史希来学习统计分析、程序编写与计算机操作。1993年首次依据统计分析结果发表论文。
首次英文发表
1992年8月论文:Relationship Between Sexual Behavior and Sexual Conceptions Among The Married People in 27 Chinese Cities,declared in the Conference of Sex Research in Asian and Pacific Areas (Hong Kong,August,1992)。此后至今总共发表39篇。
创办“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1993年6月,属于“系”级别的正式研究机构。1996年6月起增设“中国性研究信息中心”,2005年增设“中国性研究资源中心”,2006年5月增设“妇女网络与培训中心”。
首次CSCI(中国学术核心期刊检索)中文论文发表
1993年(全国首次社会科学论文),《当前中国的性存在》,载于《社会学研究》第2期,第104-111 页。此后至今,全国顶级刊物《中国社会科学》3篇,社会学界的顶级刊物《社会学研究》5篇,其他CSCI刊物12篇。
首次论说“中国性革命”的概念
载于上述1993年的论文。
首次艾滋病研究
1993年(全国社会科学首次),《对于性传播疾病的社会学分析与预警标准的研究》,中华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会项目,1994年完成并通过鉴定。
1993-1994年(全国首次),“中国同性恋者的性行为与艾滋病风险的KABP研究”,国家预防艾滋病委员会与卫生部的“预防艾滋病中期规划”项目,1994年通过了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鉴定。此后至今,总计完成13个预防艾滋病的研究项目。
首次出版教材
1994年1月起陆续再版:《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此后至今,出版3种教材。
首次发表“初级生活圈的分析框架”
载于上述教材。
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4年开始,研究方向为“性社会学”(全国首次),此后至今17人获得硕士学位。
首次接受国际研究课题
1994年完成:《中国夫妻之间在性行为与性关系方面的交换模式研究》,加拿大新布朗斯威克大学资助的研究项目。此后至今,总计17个国际合作项目。
首次发表社会学的方法论学术论文
1996年,《社会调查,何谓真实?——兼谈问卷调查法与个案访谈法的争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16期。此后至今,总计12篇学术论文。
评聘为教授
199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
首次调查性产业
1998年,广东东莞红灯区的社区考察(全国首次)。此后至今,带领学生,定性调查了中国21个红灯区以及其中的近1400位小姐、妈咪、老板、帮工与相关人物,成为中国在这个研究领域中的领军学者。
首次出版关于性产业的专著
《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全国首次),群言出版社,1999年1月。此后陆续出版7本书与8篇论文。
首次论说“社区考察”的定性研究方法
载于1999年的上述专著。
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
2000年开始,研究方向为“性与性别的社会学”(全国首次),此后至今11人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后,此后至今2人完成研究出站。
首次论说“中国的性化”概念
2003年,载于《中国人初级生活圈的变革及其作用》,《浙江学刊》,第一期。
首次举办“性研究国际研讨会”
2007年6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
首次出版国家级的性社会学专业教材
《性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首次出版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专著
《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潘绥铭的学术介绍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性社会学、社会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被大众传媒称为“中国性学第一人”、“性学教父”。
他在中国创立与推广了性社会学;主要是在多项实证研究的支持下,奠定了该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创立了“初级生活圈”、“中国性革命”、“中国性产业”、“性化中国”等基本概念。他论证了“性”(Sexuality)的社会属性,即扬弃“性的医学化”,在“初级生活圈”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实中,在情境、互动与变化中,讨论“性”的种种现象及其意义。他坚持主张:“性”与“社会性别”(Gender)是相互建构的、不可分割的。
在方法论方面,他于2007年提出与论证的“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被学术界认为是创新学派。他专注于定量与定性两种社会调查中的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过程,创立介于社会学与人类学之间的“社区考察方法”。在定量研究中主要运用互动论的思想,在定性研究中则主要运用解释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思想。
他在2000年、2006年与2010年三次进行了全国总人口随机抽样的针对性关系与性行为的调查;从1991年到2006年,他对北京及全国大学生的性爱状况进行过5次调查。他在此基础上所著的“中国性研究系列报告”,在中国是首次严格运用社会学的规范的实证方法,对于中国人的“性”的全面反映与分析。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视为性社会学在中国日益成熟的标志之一。
从1998年起,他带领其学生,定性调查了中国13个红灯区中的近1100位小姐与相关人物,成为中国在这个研究领域中的领军学者。
他着力批判精神禁欲主义;为社会弱势群体与处于少数地位的“性”申辩;以“人权道德”的态度启蒙社会、为人处世。他培养出来的博士与硕士大都成为中国性社会学的新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