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写一点自己的东西,自传也好,随笔也好。我今年67周岁,总觉得还有一段路要走,所以迟迟没有动笔。近来听说把我列入天津电视台题为《天津人》的电视报道名单。我决意动手做一些准备。
按照惯例,我应该从自己的家世谈起。冯家是天津的盐商,拥有引地17州县。道光年间,冯氏家族被查抄,于是举家迁至涿县。我的曾祖父名守训(1829-1865)科考取誊录敕授承德郎。祖父冯学彰(1863-194?)字介清,是曾祖的三子。他留下一部《冯介清--甲子编年纪录》较为详细地叙述了他本人从出生到57岁的经历和家中的大事。老人颇有自我批评精神,认真地审视了自己的前半生,秉笔直书,没有文过饰非,是一份宝贵的遗产。盐商以政府授权,出租引地为生。自己并不从事任何经营。父亲在解放前就说过,盐商是不折不扣的剥削阶级。他和我叔叔冯文洛早就对盐商家庭的腐朽生活方式深恶痛绝,决心自食其力。祖父冯学彰,青年时代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40岁以后幡然悔悟,改弦易辙,办新式学堂和慈善事业。所以父亲只读了几年私塾,就进了祖父办的养正学堂,接着又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中学毕业后于1917年赴美留学,1922年又到德国深造,1928年回国,在国外求学达十一年之久。此后,一直在大学任教。1930年起曾任南开大学哲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代主任、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兼天津历史博物馆馆长直至1963年去世。
母亲方面,黄家也是书香门第。母亲13岁起即随长兄到北京上学,后长期在医院做护士。经其三兄黄钰生介绍于1930年与在南开大学任教的父亲结婚。母亲曾是上世纪30年代南大幼儿园和附属小学的创建人之一。曾任天津仁立食品厂保健医生。1962年退休后在南开大学卫生室义务工作6年。亦曾长期义务做街道工作。母亲是位贤妻良母,而且乐于助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任南开区政协委员、区妇联委员。在邻里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关于我个人,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反右运动(1933—1957)24年;第二阶段,从被错定为阶级异己分子到平反(1958—1979)21年;第三阶段,从平反到目前(1979—2000)22年。这67年走过了一个完整的之字。
我出生于1933年7月23日。我是八个月出生的,俗话说七活八不活,但在父母的精心抚养下,我活了下来,这是我一生中度过的第一个难关。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家境优裕,营养充分,身体健康。有父母的爱护和良好的教育。我的童年是在南开大学幼儿园和西南联大附小和附中度过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父亲带领全家从南开园迁入英租界今南海路永康里3号。1938年9月父亲只身赴昆明。我则入耀华小学一年级。1939年9月母亲带领我们姐弟三人从海路经香港、越南赴昆明。
昆明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山青水秀、气候温和、四季如春、一雨成秋,美景如云,令人流连忘返。西南联大附小、附中的学习生活是难以令人忘怀的。这两所学校是我舅舅黄钰生的得意之笔。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教育心理学,获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一直在南开大学任秘书长。创办联大师院和附中、附小是实现他的教育理想。附小、附中有一支很好的教师队伍,由西南联大的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组成。例如,我上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是当时在联大中文系学习的冯钟云,后来在联大和北大任教。第一次上课她在黑板上写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教地理的杨老师是联大地理系的教师。他每次上课时都将一幅世界地图挂在黑板上,让我们识别世界主要国家的位置,以及重要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这些自幼学到的基本知识,至今不忘。小学毕业时我考了个前五名被保送入联大附中初一一组。英文老师杨笥平,是联大外文系的教师。上课时她采取的是直接教授法。从学习26个字母起,她一直用英语讲课,辅之以手势,不说一句中文。逐渐的我们也都听熟了课堂用语。她的发音清晰、准确,是标准的不列颠英语。读课文时抑扬顿挫,学生都陶醉在语音的美感中。这位把我引入英语大门的老师,使我爱上了英语。她的音容笑貌让我一直不能忘怀。语文老师刘禹昌,是联大中文系的讲师,很有造诣,批改作业很认真。我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从刘老师处受益匪浅。在附中生活中另一件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是著名的“一二一”学生运动。开初我认为学生的天职是学习,牺牲学习进行抗议活动得不偿失,曾经坚持上过一两次课。后来在我的好朋友王耿介的影响下,改变了态度,参加了散发传单的活动。
父亲经常带我去逛书店,允许我在他书房里随意浏览,这两件事对我的一生都有很大影响。小学三年级时我开始看金圣叹批注的七十一回《水浒传》,而且将读后的感受写在日记里。《元曲选》是我自己在书房里找到的最感兴趣的一部书。曲子部分文字深奥,我看不大懂,道白部分浅显易懂,足以把握故事情节。像“赵氏孤儿”、“窦娥冤”等脍炙人口的元人杂剧,都是我直接从《元曲选》中看到的。还有一部蔡东藩写的《历代通俗演义》虽仅有宋史、元史和民国部分,也够我消遣一阵子的了。我的许多历史知识得益于这部通俗读物。上初中后,父亲让我在假期里读《论语》和《纲鉴易知录》,虽不能全懂,也为后来读古典文献打下了基础。我能用之乎者也之类的词儿写点半吊子的古文,也同这些启蒙的读本分不开。
抗战胜利后,1946年全家迁回天津,开始了我在南开中学的学习生活。期间,特别是天津解放以后,到50年代初这个阶段,我最大的变化是从一个懵懵懂懂的普通中学生成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战士。对于这个变化我至今不悔。我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西方众多理论中最值得认真学习的理论,也是最有利于中国走向富强的指导思想。我这个转变,包括组织上和思想上两个方面。在组织方面:我于1949年4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当年8月由“民青”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1950年12月19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翌年6月19日,转为正式党员。在思想和理论方面:有几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它们是: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胡绳的《青年思想方法论》、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后来又读了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我最喜欢读的是《资本论》第一和第三卷、《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等书。其中有几部著作是参考英文本和德文本读的。
1951年7月未参加毕业考试,我就被组织调到天津市“党训班”学习。后因患结核性胸膜炎而有近两年的养病生活。1953年2月经组织安排,到天津女七中(原南开女中)工作,任毕业班班主任、政治教师、党务专职干部。1955年初被调到天津市中小学教师马列主义进修学院担任哲学教员。不久又调到市委文教部在研究室参加编写哲学概论讲稿,后又成为文教部科学处的一员,分管人文社会科学的工作。1957年3-4月我以市委文教部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贯彻毛主席在党的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的有党外人士参加的学习讨论会、大学教授座谈会等,负责记录和整理成简报上报。后来人民日报把雷海宗先生的发言说成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停留在1895年”,并加了按语。我认为作为党报不应该歪曲雷先生的原话,然后加按语,显然是按错了。1957年11月被下放到农村劳动。1958年在下放干部整风时,我给下放干部组长贴了一张大字报,批评他作风生硬粗暴,言辞比较激烈。被认为是对党不满。以此为由,文教部党组织搞整风补课对我进行批判,并以支持右派雷海宗向党进攻和为右派雷海宗、吕万和鸣不平的罪名把我定为“阶级异己分子”,给以开除党籍、降职、降薪的处分,继续留农村劳动。1961年又被机关改派到北郊区刘安庄市委机关农场劳动。经过四年的农村、农场劳动后,1961年11月被调回市内,分配到历史教学社任资料员。1963年6月调到南开大学历史系资料室做美国史教授杨生茂先生的科研助手。文化大革命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1979年1月23日市文教组郭同志电话,请工作组李寿晋同志转告历史系,冯承柏同志的问题已讨论解决,撤销原处分,恢复党籍,恢复工资级别。二十一年冤案得以平反。1979年1月30日《天津日报》发表虞锡圭的文章:《昭苏万物春风里—天津市错划右派改正工作一瞥》专门报道了我的问题得到解决的前前后后。此后,生活、学习、工作得以步入坦途。
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与我处于同一年龄段的人们,历经磨难的大有人在,我只不过是其中的普通一员。就我遭遇的困境,和后来进入顺境而言,都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出生于大学教授的家庭,在多灾多难的中国,从未经历过缺衣少食的生活,也没有过失学失业的遭遇。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是我成长的基础。当然事情也有另外一面,这就是缺乏学校以外的社会经历,相对而言磨练太少。后来的曲折遭遇,可以说是对一帆风顺的修正和补充。我对于经历过的这一切,至今无怨无悔。我总觉得天赐我的良机是够多的了。我也并没有辜负或错过这些良机。我遇到的磨难,同我们民族所蒙受的灾难相比,微不足道(也可以说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当我处于磨难之中的时候,我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尽量从磨难的环境里寻找发展自己的有利条件和学习机会,来充实自己。我的原则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和有益的人。
我以为,我走过的路对于我的子女和他们的同代人可能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写于二OOO 年的“生活随笔”之节录
附录
冯承柏教授生平
中国共产党党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冯承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月10日11时20分不幸去世,享年74岁。
冯承柏先生生前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系副系主任、南开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系代主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美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教委“八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评审委员、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主任等职,是南开大学美国史、博物馆学专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南开大学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的开拓者、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他的去世,是中国美国史学界、中国博物馆学界以及中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损失!
冯承柏先生1933年7月23日出生于天津。幼承家学,自学成才。父亲冯文潜,中学时代与周恩来同窗,留学美德两国十余年后回国,就职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冯先生在知识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幼喜欢读书。1939年南开大学因日军侵略被迫南迁,冯先生随父母迁居昆明,在西南联大附小、附中就读。1946年举家返津,入南开中学学习。此后逐渐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于195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7月被调到天津市委党校学习。不久因病休学两年,直到1953年3月正式参加工作。先后在女七中、马列业余学院、天津市委文教部科研处任职。
冯先生一生饱经磨难,却从不“怨天尤人,而是尽量从磨难的环境里寻找发展自己的有利条件和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下放农场劳动期间,在繁重劳作之余,坚持读书学习,先后阅读了《马恩论中国》、《论马克思哲学观点的形成》和《鲁迅传》等书籍。1963年6月,冯先生被调至南开大学历史系资料室工作,任杨生茂先生的科研助手,由此步入美国史领域,同时也成为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的创始成员。
“文革”后期,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的工作重点为资料的整理和编译。冯先生参与了此间的各项工作,参加了“美国黑人大事记”和《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简史》的撰写,并与同事一道完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长》、联合国及国别史资料、《尼加拉瓜史》和《美西战争史资料汇编》的翻译工作。
1981年至1983年,冯先生在美国天普大学访学两年。选修了美国社会经济史和外交史等研究生课程,掌握了新的史学研究和教学方法,充实了史学理论修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更是突飞猛进。回国以后,他的学术研究如虎添翼,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和有益的人。”这是冯先生一生遵循的准则,也是他的科研、教学和社会工作的灵魂所在。
冯先生聪颖过人,思维敏捷,学术视野宽广,选题前沿,视角独特,见解深刻。他的理论基础极为扎实,多年来不断研修马恩著作,从未间断对史学理论的探索。他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重要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探讨了美国经济史、美国现代化进程以及中美关系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提出了不少富有影响的学术观点。
1985年,冯先生出任历史系副主任。此时正值博物馆专业创建不久,冯先生在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壮大了博物馆专业的整体力量,并亲自主讲《西方博物馆》等课程,为博物馆专业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他还潜心研究博物馆学,在《中国博物馆》等重要刊物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冯先生十分重视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为此倾注了后半生的大部分精力。他深知资料信息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借鉴国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为南开大学乃至天津市的图书馆和信息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在1990年-1997年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期间,从图书馆的根本问题出发,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书目数据库建设,更新图书馆设施,并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率先引进美国国会图书馆BiolioFile光盘编目系统。在他的主持下,南开大学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全面展开,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集成化初步形成。此外,他还对图书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推动了中国图书馆向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
与此同时,冯先生积极倡导在天津乃至全国的图书馆系统实施网络化和自动化,并为此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在担任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九五”投资工作专家组组长期间,在教委领导下,率全组成员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高校实验室和设备的更新。他主持起草了“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九五’投资工作的总结”,全面客观地总结了“九五”实验室建设的成绩,从全球二十一世纪科技教育发展的高度论述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对天津市高等学校的“十五”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997年冯先生退休以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天津市高校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实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而四处奔走。2001年,天津市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管理中心(现更名为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成立,冯先生任中心主任,具体负责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五”综合投资规划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项目。他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精心组织、注重实效,组织构建了天津高校联合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出色地完成了“十五”综合投资规划,全面推动了天津市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程。2006年,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荣获教育部CALIS“十五”建设突出贡献一等奖。冯先生不计名利、严于律己的人格,刻苦勤奋、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特别是极富前瞻性的思想方法,受到天津市教育系统多位领导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冯先生也是一位杰出的教师。他热爱教学,关怀学生,培养了许多出色的专门人才。他先后开设了《美国通史》、《美国社会经济史》、《美国社会文化史》、《史学方法论》、《西方文化史》、《西方文化理论概论》、《西方史学与社会科学》、《西方博物馆》和《中西博物馆比较研究》等课程,指导了数十名美国史和博物馆学等领域的研究生。他在教学中展示的渊博的知识、深厚的理论修养、精辟的点评、由浅入深的引导、流利的英语,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历来备受学生的称赞。
冯先生一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是国内外少见的自学成才的大学者。冯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崇高品德、忘我工作的精神和对学术事业的执着追求,将永远成为激励后学的力量!
冯承柏先生永垂不朽!
冯承柏著述目录(1965-2006)
专著:
1. 《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简史》人民出版社,1978年(合著,冯承柏负责二战后部分章节)
2. 《西方文化精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1998年(合作者王中田、俞久洪)
3. 《中国与北美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编著:
1. 《美国黑人大事记》(上、下)本校铅印本(合编,负责二战后部分)1972年
2. 《亚太地区经济关系与中国》(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
译著:
1. 《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参加部分章节翻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75年
2. 《尼加拉瓜史》(与黎国彬等编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
3. 《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参加部分文件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4. 《牙买加史》(合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5. 再论绥靖政策(合译)《世界历史译丛》1979年2期
6. 《美西战争资料选集》(合作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7. “美国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北师大历史系编:《史学选译》,1985年第2期(毛素玲译,冯承柏校)
8. 《义和团运动期间的山西传教士》,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李喜所等译,冯承柏校)
9. 《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下(参加部分章节翻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 “口述史”,(威廉莫斯著,冯宇新译,本人校)《天津文史资料》第60期(1994)
论文:
1. “五十年来美国黑人抗暴斗争大事纪要”,《历史教学》1965年第11期(署名南世史)
2. “美国资本主义史上最黑暗的一章——西方殖民主义者奴役和贩卖黑人的血腥罪行”,《历史研究》1976年第6期(合作者:李元良)
3. “马汉的海上实力论”,《历史研究》1978年第2期(合作者:李元良)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美国绥靖政策”,《历史研究》1978年第8期
5. “马雅文化(名词解释)”,《历史教学》1979年第3期
6. “阿兹提克文化(名词解释)”,《历史教学》1979年第10期
7. “中美两国人民诚挚友谊的见证”《历史教学》1979年第2期(合作者李元良)
8. “回忆周总理对我父亲的关怀”,《南开大学》(校刊)1979年3月7日
9. “关于美西战争起源的美国史学”,《南开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10. “早期中国文献中有关美国的记载”,(Notes on the Earliest Writing about the US
in Chinese Literature (Present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October, 1981)
11. “内战后美国南部经济发展道路问题”,《南开史学》1983年第1期
12. “研究中国史也要注意了解国外史学信息——中国抗日根据地历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侧记”,《世界历史动态》1984年第10期
13. “美国工厂制确立年代置疑”,《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
14. “漫谈西文工具书的阅读(上、下)”,《津图学刊》1984年第4期,1985年第1期
15. “从三十年代的美国大尘暴谈起”,《历史学习》1985年创刊号
16. “酋长的胜利与印地安人的遭遇”,《天津日报》1985年2月27日
17. “博物馆与西方社会”,《中国博物馆》1985年第4期
18. “‘美亚’杂志与抗日根据地”,载《中国抗日根据地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合作者:黄振华)
19. “卡尔逊与八路军敌后根据地”,《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1期(合作者:黄振华)
20. “美国学刍议”,《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合作者:南京大学张柏然,署名尚柏文)
21. “西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与社会效益”,《中国博物馆》1986年第3期
22. “美国历史从这里开始:詹姆士城与威联斯堡——美国博物馆巡礼一”,《外国历史知识》1986年第9期
23. “西半球最壮丽的艺术殿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博物馆巡礼二”,《外国史知识》1986年第10期
24. “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美国国家宇航博物馆——美国博物馆巡礼三”,《外国史知识》1986年第11期
25.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移民劳工》一书讨论纪要”,《南开经济研究所季刊》1986年第4期
26. “罗伯特 斯卡皮诺纵论全球和亚太地区的发展趋势”,《南开经济研究所季刊》1987年第2期
27. “十九世纪费城工业化特点”,《世界历史》1987年第5期(合作者胡晓明)
28. “现代化、城市科学、城市史”,《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29. “现代西方史学理论发展的趋向和特点”,《史学理论》1987年第3期
30. “关于环太平洋地区高级人才流动的讨论”,《国际学术动态》1987年第7期
31. “中国的人才流动政策(Brain Flow Policy of P.R.China)”,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环太平洋研究中心举办的环太平洋高级人才流动国际讨论会上宣读,1987年
32. “人才流动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The Impact on Brain Flow on P. R. China
Higher Education)”,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环太平洋研究中心举办的环太平洋高级人才流动国际讨论会上宣读,1988年
33. “西方博物馆的起源”,《中国博物馆》1988年第2期
34. “人才流动说明了什么?”,香港《大公报》1988年12月7、8、10日(访谈笔录,大公报记者方凌)
35. “美国国家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载卢鹤纹等译《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8年
36. “发展理论与理论的发展”,《理论与现代化》1989年创刊号
37. “战后至八十年代初世界博物馆的发展”,《中国博物馆》1989年第1期
38. “美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血腥记录——读《现代美国的政治镇压,1780年至今》”,《天津日报》1989年7月26日(署名白木)
39. “高级人才流动的理论问题”,《国际学术动态》1989年第4期
40. “决不南迁——知识分子在平津战役期间的抉择”载《四十年的回顾——纪念天津解放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另载《历史教学》1990年第4期(合作者黄振华)
41. “国际博物馆学界关于博物馆功能的讨论”,《中国博物馆》1990年第4期
42. “外国博物馆学理论及历史札记”,《中国博物馆》1991年第1期; 收入李淑萍主编:《博物馆学论文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43. “理解中国文化(Understanding Chinese Culture)”,在美国杜伯克大学(University
of Dubuque, Iowa)Dr. John J. Agria 就任第17届校长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 1991年4月8日
44. “充满生机的中国博物馆的过去和未来(China’s Museum Reveal a Dynamic Past as Well
as Future)”,《博物馆新闻》1991年11/12月号(Museum News, Nov/Dec. 1991)
45. “冲突与和谐:中美现代世俗文化机构比较研究(Conflict and Harmony: a Comparative
Study on Modern Secular Cultur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d USA )”,在美国克拉克大学举行的中国留美史学家年会上宣读(1991年4月)载《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52-52期,1991年11月
46. “变迁中的社会失范与社会控制”,载谷书堂主编《我国当前社会问题透视及早期治理方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冯承柏为该分课题主持人,合作者关信平等)
47. “关于藏书建设和资源共享的几点看法”,载《藏书建设与资源共享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年,西安;另载《津图学刊》1992年4期
48. “美国物质文化史研究浅说”,《中国美国史研究通讯》1992年2期
49. “于细微处见真情”,《天津日报》1992年8月20日
50. “加强两岸交流,繁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第18卷第2期,1992年10月台湾,台北市
51. “中美研究型图书馆比较观”,载《中华美国学学会图书馆协作研会论文集会议论文集》1992
年8月
53. “城市化的比较文化观”,《城市史研究》第8辑,1992年
54. “冯文潜先生传略”,《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55.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论纲”,《社会学与现代化》1993年第3期
56. “中美文化交流史纵横谈”,(会议论文) 1994年3月
57. “发展中国家城市史的新贡献—评罗澍伟主编《天津近代城市史》”,《城市史研究》第10辑,1994年
58. “哲学教育家冯文潜”,《南开人物志》第一辑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59. “问鼎海域的指南——马汉的海上实力对历史的影响”,载邓蜀生主编《影响世界的一百本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60. “宗教改革的一面镜子——兰克的《教皇史》”,载邓蜀生主编《影响世界的一百本书》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
61. “深切缅怀敬爱的周总理——在天津市各界人士纪念周恩来诞辰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天津市南开中学建校九十周年(1904-1994)纪念专刊》1994年
62. “加强学科文献保障体系”,《南开教育论丛》1996年第3期
63. “充分利用信息革命成果,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现代化》1996年第5期(合作者:董秀敏、郑仲渤、翟春红)
64. “美国信息社会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化”,载陶文钊等主编《美国与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65. “‘信息资源’的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6期(合作者王崇德)
66. “张伯苓教育思想的国际意义”,南开校友总会编《纪念张伯苓先生诞辰120周年专集》1996年
67. “略论我国教会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办学效益”,载《世界经济与中国》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6年
68.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化进程”,《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合作者:王纯)
69. “求同存异与文化交流——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25周年”,《美国研究》1997年第2期
70. “史学人才培养与信息网络建设”,载《海峡两岸图书馆事业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5月台北
71. “在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1996年度验收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1997年9月12日)”《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九五”投资规划工作材料汇编》(一)1999年
72. “天津金融文化漫谈”,《天津日报》1997年11月16日
73. “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演变”,在美国历史协会第112次年会大会专题讨论会“领悟模糊不清:变化中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定义与观念(Embracing Ambiguity: Changing Definitions and
Notions of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上的发言,美国西雅图,1998年1月8日
74. “在纪念黄钰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1998年4月11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8年第3期
75. “在天津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九五’投资规划1998年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1998年7月11日)”,载《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九五”投资规划工作材料汇编》(一)1999年
76. “二十世纪的费城与天津”,载王旭等主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合作者:罗宣)
77. “略论西方文化史中的几个问题”,《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78. “一个老南开人心目中的第二南开中学”,南开校友总会编:《南开校友通讯》1999
79. “周恩来与冯文潜——兼论周恩来的故人情结”,载《中外学者再论周恩来》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3月(合作者:黄振华)
80. “走向21世纪的西方文化”,载冼国明等主编《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81. “对卓越和平等的追求——20世纪美国博物馆发展的回顾”,载《南开大学图书馆建馆八十周年纪念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82. “六十年代美国青年的反主流文化”,载《读图时代》第三辑 百花文艺出版社年,1999年
83. “二十世纪的美国史学理论与中国社会变迁的研究”,载冯尔康等编《二十世纪社会科学研究与中国,彭炳进教授学术讲座》第三辑 馨园文教基金会印行 1999年12月20日
84. “为培养多层次多类型创新人才而努力——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九五’投资规划1998年度及中期检查专家组总结报告(2000年3月)”,载《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九五”投资规划工作材料汇编》(二)2001年
85. “从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中国社会国际化的历史趋势(1840-1990)”,《中国社会史评论》第二卷,2000年
86. “弗兰克与兰德斯的论战和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中国社会史评论》第二卷,2000年
87. 《中美大学图书馆比较研究》(国家教委“八五规划项目负责人”)《河北科技图苑》2000年增刊,总第五辑
88. “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九五”投资专家组工作(总结)报告(2001年3月31日)”,载《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九五”投资规划工作材料汇编》(二)2001年6月
89. “于无声处闻惊雷——回忆周恩来总理解放后首次返回南开母校”,南开校友总会编《南开校友通讯》2001年(复24期)(合作者纪文郁、周毓瑛)
90. “南开教育遗产的世界意义”,《天津日报》2001年11月6日
91. “有关信息素质教育的一些资料和几点建议”,《南开教育论丛》2001年第1-2期
92. “博物馆信息学札记”,《南开学报》2001年增刊,《中国博物馆》2001年第4期
93. “史学大师雷海宗先生1957年蒙难始末”,《历史教学》2003年第2期
94. “高校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兼谈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3年第13卷第1期(合作者:翟春红等)
95. “从张伯苓先生的一封信说起”,载《南开大学报》2004年9月6日
96.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现代情报》2004年第4期(合作者:李秋实等)
97. “对教育现代化的追求——为纪念陈序经先生诞辰百周年而作”,载《东方振兴与西化之路(纪念陈序经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98. “图书馆联盟模式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5年12月
99. “冯文潜与俞大维、陈寅恪的交往”,载台湾《传记文学》第86卷第6期
100. “冯文潜先生的西方哲学史课——为南开大学建校87年复校60周年而作”,载《南开校友通讯》2006年(复29期)
101. “天津高等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十五》投资工作总结报告”,2005年12月
102. “冯文潜先生驳哲学无用论”, 《南开大学报》(时间不详)
103. “一张珍贵的明信片”,《南开大学报》(时间不详)
104. “略论元数据在建设数字化博物馆中的作用”,(文稿未发表)
105. “在昆明跑警报——抗日战争期间南开人生活片段”(文稿未发表)
106. “重访昆明记事”(文稿未发表)
107. “我的十次美国之行(1981-2004)”(文稿未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