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红日: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在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主题演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03 次 更新时间:2014-11-02 19:42

进入专题: 新常态   财税   改革  

倪红日  

谢谢主持人,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这篇发言是一个命题作文,主办方希望我谈这个问题,我为此比较仓促的为这个题目做了一点准备,但是经过这一天多的会议,我也有一些受益,所以在这个题目下,一会我的发言可能还会再补充一点内容。我的演讲题目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

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非常清晰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确定了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里包括现代税收制度、现代预算制度、现代税收制度以及现代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体制。但是,怎么理解现代财政制度,我想一个简单的理论概括就是现代的国际经验或者是通行做法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大体60%的国际通行做法加上40%的中国国情或者是五五开都可以,但是现实中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但是,有一点要说明,我觉得中国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当中,需要进行新的制度创新,因为在国际上,经历2008年以来的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之后,我们也发现了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财政制度当中有我们可借鉴的经验教训,包括一系列在欧洲、美国等国家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所以,我们需要超越东西方传统理论,进行制度创新、思想创新,就是司嘉丽女士说的做思想的领导者。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财税改革的诸项任务当中,并不是一步到达现代财税制度,这需要注意。所以,我们只是向现代财政制度进行一次重大的迈进,而不是终点。财政制度的建立不仅需要这一轮的改革,可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或者是相对长的历史阶段。

二、财税体制改革的路径

在深改组已经决定的财税改革的方案中,财税体制改革的路径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包括现代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调整,从这三个方面的路径进行调整。这个路径总体来讲,我认为通过先行立法和局部试点以及全面推进来实现。从先行立法来看,今年已经完成了一些比较重大的改革的步骤,比如说预算法经历四次修订,今年八月底已经通过了新的预算法的修订案;比如说现在酝酿并准备紧锣密鼓的推进的征管法也在不久的将来进行审议和通过;以及正在积极进行酝酿和组织起草的房地产税法等等。所以,这一轮改革的路径很重要的特点是立法先行,同时要进行一些试点。比如说在预算法修订案通过了以后,开始制定地方政府进行发债的试点,进一步的贯彻修订的立法内容。局部或者是齐头并进推进营改增改革,由部分行业推进向更多的行业推进。预算制度改革要贯彻完整性、民主性、透明性,这都是借鉴国际的通行做法。

三、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我认为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着三大重要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部门利益能否突破。现在财政的库银资金在去年年底前基本上沉淀了3万多的资金,这些资金是由于分配方面的问题和制度方面的问题,所以无法进行利用。想要重新分配利用好这些资金,有些地方尤其是基层财政缺资金的问题必须要解决,这就牵扯到一系列部门利益的突破以及中央地方关系调整。第二个挑战,公共投资或者是公益性投资的供给体制改革。地方融资平台的建立,在中央高度重视下已经推进得很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一个新的地方公共设施投资的体制,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也有很多的制度建设需要解决。财政部现在希望建立PTT模式,但这只能解决部分有现金流回报的资金,这一系列的投资体系的建立,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如何解决的问题都是很大的挑战。我认为包括地方政府的投资积极性也将牵扯到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包括城镇化的推进,因为我个人认为城镇化的推进主要是地方政府在落实,如果这个体制问题解决不了,地方政府只在那观望,在那徘徊。那么,会直接影响到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所以这方面的财税体制的挑战,我个人认为是很严峻的。第三个方面是营改增的挑战,表面上看是营业税改增值税的问题,但实质上是地方政府主体的税种的问题。原来的营业税占地方的40-50%,是主体税种。再就是税收征管的模式的变化和中转机构的变化。现在现实当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推进营改增以后,地方政府和地方税务机构现在由于营改增以后把大量的业务转为国税局征,地方在征管上也出现了大量的空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对下一步的营改增向房地产行业、向建筑行业、向金融行业推进构成很大的挑战,我们现在还正在面临着这种挑战。但是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迎接挑战,完成这一轮改革的艰巨任务。

    进入专题: 新常态   财税   改革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951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