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行:大国国民的思考:如何寻回失落的价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47 次 更新时间:2014-09-28 09:24

陈立行  

陈立行:关西学院大学教授,日中社会学会前会长

面对21世纪世界体系重构的挑战,中国要用与西方不同的价值和思维去感召世界。面对如此重任,我们需要理性反思,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开始动摇,2010年中国的GDP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很多媒体预测,2030年中国的GDP有可能超过美国。毫无疑问,在21世纪,中国人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的思维和行动,都会对全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

纵观产业革命后兴起的世界大国,不能否认他们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换言之,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但是我们决不可忽视,在历史的长河中,世界大国的舞台你去他来,只有那些具有对其他国家和民族有感召力的核心价值的国家,才能为其他国家的民众所接受,才能在世界大国的舞台上长期停留。

早在100年前,面对欧洲列强的扩张,中国著名的学者辜鸿铭就指出,要估价一个文明,不在于它是否能够建筑巨大的城市,宏伟的建筑,而要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的人 。社会科学研究发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种超越国界、对人类具有共同意义的文化,这种文化可称为普世价值观。由于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比较领先,很多西方学者把他们的价值观标榜为普世价值观,很多中国学者也认为普世价值观就是西方的价值观,这完全是一种学术的误导。

其实,普世价值观存在于世界各个民族文化之中。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价值观是否具有普世意义,要看它对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的人是否同样具有感召力,具有约束力,对个人人格形成具有积极影响。可以看到“爱心、善良、诚实、尊重他人、责任感”等价值观在各种文化中都普遍存在,因此普世价值观并不是西方文化的专利。

二战前的英、法、德、日等国,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都超越了西班牙、葡萄牙等早期兴起的大国,从而登上了世界大国的舞台。但是,由于核心价值不同,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英国和法国崇尚科学的理性态度和尊重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不仅影响民众的行为,也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影响他们的国家战略和政策,使他们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世界大国的地位。与此相比,德国和日本虽然也拥有不亚于英法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但其崇尚权威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对其他民族的偏见与傲慢,最终把国家引入歧途,结果只能成为大国舞台的匆匆过客。

再观二战后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前苏联。美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取代了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超级大国,以世界警察的角色称霸世界。但是,美国能够维持半个世纪以上的超级大国地位,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大多数美国人有着尊重个人价值的生活态度,而且美国内部拥有自由竞争的社会体制。这两者对世界的年轻人都具有一定的魅力,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从外部支持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相比,另一个超级大国前苏联,也曾经用武力征服过东欧及阿富汗等国,也努力把其的核心价值观移植出去,但是其民众崇尚权威与暴力的价值观不仅未能真正地征服东欧各国民众,最后连自己也走上了解体之路,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西方价值体系中,靠武力征服弱者的逻辑已经完全失效。美国经过10年反恐战争,最后不得不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即是一例。

不论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还是他山之石的启示都警示我们: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可能把我们推上世界第一的大国地位,但如果中国要在世界大国舞台上长期发挥作用,必须重构使其他民族和国家崇尚与认同的核心价值和民众素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然而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追溯过往时,却发现那闪闪星河中最灿烂的精神和文明也面临黯淡和失落的尴尬境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最近世界上兴起了中国文化的热潮。为了传播中国文化,我们也在世界各地建了300多所孔子学院,但是任何一种价值观都不只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其民众的言行而得以传播和体现。对于外国人,看到中国游客的“加塞插队”、“随地吐痰”、“抢夺座位”的行为,就会把孔子学院讲授的儒教的“廉耻”学说理解为空话;看到“假冒伪劣”、”恶性竞争”的中国商品,就会把“仁、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解读为漂亮的谎言。连自己民族都不能实践的价值观,如何能对别人产生感召力?

面对21世纪世界体系重构的挑战,中国需要以与西方不同的价值和思维去感召世界。面对如此重任,我们需要理性反思,近百年来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应该重建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慈悲、善良、宽容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 “尊而有责“、“强而不霸”、 有别于西方的大国之路。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思想网站立场。)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40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