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托克维尔访问美国。那个时候,世界上的民主国家还不到5个。然而,经过短短的考察后,这位民主的"先知"热情洋溢地指出,民主的趋势是"天意使然,事所必致"。到今天,在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只有不到5个国家不承认民主,其他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公开地宣称自己是民主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真正的民主国家。由肯斯·杰格斯(Keith Jaggers)和泰德·古厄(Ted R. Gurr)主持的政体III项目(Polity III project)把世界范围内民主政治发展演变的过程绘制了一个图。
全球范围内民主的成长,1816-1998
实线部分代表民主国家的比例;虚线部分代表了政体得分的平均数。
这一项目把1816年以来,直到1998年总人口超过500,000的国家做了一个全面的考察,给他们分别打分。该图把那些7分或更高得分的国家视为民主国家,然后把这些国家比例的增长根据时间的顺序绘制在一条以时间为横轴,以民主国家比例为纵轴的坐标上,十分清晰地回顾了过去两个世纪以来民主政治的成长。令人信服的是,政体III项目的结论与民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的结论有异曲同工之美。在《第三波:20世纪晚期的民主化浪潮》一书中,亨廷顿亦描述了世界范围内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波民主化长波 1828-1926
第一波回潮 1922-42
第二波民主化短波 1943-62
第二波回潮 1958-75
第三波民主化 1974-
两者的研究不仅在增长的基本趋势上达成了一致,甚至在民主成长的历史分期上都达成了惊人的一致。让人们感兴趣的是,西方政治学是如何确定民主国家的,通过什么样的手段,他们不仅衡量了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而且给各个国家的民主性程度做了量化的区分。
这就是给民主打分,即所谓的民主指数(Democracy Index)。你可能会说,美国是民主国家,因为美国是美国人民统治的国家;悖谬的是,有的人会反对,美国不是民主国家,因为美国不是美国人民统治的。如果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种争论会永无休止,把我们带入更加迷惑的歧途。而且,就算两派达成一致,都认为美国是民主国家,人们仍然还会存在分歧,美国到底有多民主?客观地衡量民主政治的程度,这就是人们要给民主打分的原因。它不仅在政治学基本理论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比较政治、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政治学的诸多领域当中,民主指数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正是在这样一个认识的基础上,西方政治学者提出了很多民主指数。政体指数已经发展到第五代,其统计时间范围更广,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由瑞恩(Ryan)在自由之家组织的基础上提出的自由之家民主指数、由库派奇(Coppedge)和雷尼克(Reinicke)于1988和1991年提出的多头政体指数(Polyarchy Index)、由加西罗斯基(Gasiorowski)于1996年提出来的政体变迁指数(Political Regime Change Index)等等,不一而足。由于关注的主题和出发点不同,各种民主指数评价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政体III的民主指数偏重宪政民主,自由之家的民主指数则偏重自由民主。
那么,这些指数是怎么评价民主的呢?
首先要确定的是,民主意味着什么,即民主的内涵,这是定性研究的范畴。当托克维尔在写作《论美国的民主》时,他心目中的民主更多指的是"平等"。在亨廷顿的民主理论中,民主包含了两个最基本的维度,一是竞争,一是参与。那些符合了竞争和选举两个条件的国家,就会成为民主国家。专注于民主化研究的政治学家塔图·温汉南(Tatu Venhanan)也是将民主区分为竞争和参与两个维度。这些民主政治的维度是给民主打分的基础。在这个领域,西方政治学者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我们前面提到的政体指数就是由古厄、杰格斯和摩里等人在1991年提出来的,并在1995年和1996年做了修正,分别包括了参与的竞争性、参与的规制性、行政招募的竞争性、行政招募的开放性以及对行政机关的限制等五个维度的。
不同的民主指数会从不同的角度界定民主政治的不同维度。比如,阿拉特(Arat)在1991年将民主政治的维度分为四个,即
参与
行政机关人选
立法机关人选
立法效率
提名程序的竞争性
包容
竞争
政党合法性
政党竞争
强制
我们看到,阿拉特实际上是在一级指标下,又分别列出一些二级指标,这就使得对民主的评价更为细致。实际上,很多民主指数都会列出二级指标,甚至是三级指标。比如,自由家的民主指数侧重于权利与自由,包括了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两个方面,在政治权利下面,又分别更出了9项二级指标;在公民权利下面,又分别列出了13项二级指标。波来恩(Bollen)于1980年提出的民主指数将民主区分为政治自由和人民主权两个组成部分,并分别在这两个一级指标下进一步区分了六个二级指标,即:
政治自由
出版自由
集体反对的自由
政府认可
人民主权
选举的公平
行政人员的选拔
立法机关及其效率
民主指数研究的兴起与西方民主理论研究的转向是联系在一起的。西方长期以来向程序民主的转向激发了人们更加客观地研究民主的兴趣,同时,统计学、社会学在政治学的应用也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持。在这一领域,人们的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这实际上是政治学研究中的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互促进的结果。美国民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Robert Dahl)的程序民主 在民主指数维度方面提供了一个精致、全面的典型,超越了对民主政治一般性的研究。
接下来,更为细节的就是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在温汉南提出的民主指数当中,民主指数由ID来表示,即:
民主指数(ID)=参与(P)×竞争(C)
竞争是小党在议会或是总统,或是两者都有的选举中投票所占的总份额,温汉南将30%视为极限值。参与是总人口中实际参与投票的比例,温汉南视10%为极限值。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具备民主的资格,就必须:
(1)总人口中有10%或是更多参与到选举中来(P);
(2)30%或是更多的选票被投向非最大党的其他党派(C);
(3)ID,或是P乘以C不能低于5.0,这是向民主转变的极限值。因此,如果P在10%的极限值,而C必须至少在50%。如果C在30%的极限值,那么,P就必须至少在16.6%。
根据这样的计算办法,温汉南给自1810年以来的188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主状况打分,并据此先后出版了两部专门论述民主化的著作。相比来讲,温汉南的民主指数比较简单,也容易操作。很多民主指数涉及到指标更加细致,其衡量也更加复杂。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政体III的民主指数赋值情况就会稍微复杂些。其具体情况如下:
政体III中的民主与专制指数
赋值项 民主分值 专制分值
政治参与的竞争性
(a)竞争 3 0
(b)转型过程中 2 0
(c)部分的 1 0
(d)限制的 0 1
(e)压制的 0 2
政治参与的规制性
(a)部分的/限制的 0 1
(b)限制的 0 2
行政招募的竞争性
(a)选举 2 0
(b)转型过程中 1 0
(C)选拔 0 2
行政招募的开放性
(a)选举 1 0
(b)双重:继承/选举 1 0
(c)双重:继承/选派 0 1
(d)封闭 0 1
行政机关的限制
(a)行政对等或屈从 4 0
(b)中间类型1 3 0
(c)大量的限制 2 0
(d)中间类型2 1 0
(d)轻微的中等限制 0 1
(f)中间类型3 0 2
(g)无限制的行政权力 0 3
很多时候,民主指数需要更为细致的指标。比如,国际民主与选举促进会(Institute for Democracy and Electoral Assistance IDEA)在2008年对8个国家的民主状况进行了测评,其测评的依据就是一个由参与、授权、代表、负责、透明、回应、团结等七个一级指标为框架,十几个二级指标,七十多个问题组成的复杂的民主评价体系。
西方政治学界广为使用的民主指数体系是由《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杂志推出的民主指数(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s Index of Democracy)。这一指数体系包括了选举过程与多元化、公民自由、政府绩效、政治参与和政治文化五个部分组成,共包括了60个问题。这60个问题分别有专家打分,每一个回答分别赋值,有为1,没有为0,有三个选项的,还会有0.5分的区别。这一民主指数还综合了一些社会调查的结果。比如,其中关于政治文化部分的分值就是根据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lehart)的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 WVS)的结果。根据各个国家的得分情况,专家绘制了全球民主程度的示意图,其结果如下:
民主程度图
说明:颜色越浅,民主性程度越高
我们看到,民主指数是定性研究的一个深入和细化,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我们很难分清在民主指数得分方面只差几分,甚至是零点几分的国家之间在民主政治方面到底有什么差别,但我们还是可以区别一些大致相近的国家。实际上,《经济学家》杂志推出的民主指数还是根据民主方面的得分把全球国家分为四类。其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四类国家的基本情况
统治类型 国家数量 所占比率 人口比例
完全的民主国家 30 18.0 14.4
有瑕疵的民主国家 50 29.9 35.5
混合体制 36 21.6 15.2
威权国家 51 30.5 34.9
不可否认的是,民主指数的研究时间还很短,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取得成熟的,为大家所公认的成就,其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改进。达尔就曾经认为,温汉南的计量方法"似乎有些荒唐"。而且,在给民主打分的过程中,这种看起来科学的方法仍然会存在一些人为的因素。有的时候,专家打分可能会存在一些偏见。比如,在《经济学家》杂志推出的民主指数中,中国的民主指数很低,在所有的167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排在了第136位。但在政治文化方面,其得分采用的是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中国的得分又较高,排在了约40位,甚至在台湾地区之前。
民主指数是西方政治学界根据西方标准制定的民主的评价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特色,在衡量其他国家的时候,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温汉南的民主指数当中,中国的民主指数为零。这实际上是完全否定了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显然并不客观。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根据民主的基本精神,将民主区分为不同的维度,并且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对民主进行评估,或者在世界范围内对不同的国家进行横向的比较,对于政治学基本理论、比较政治等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就政治实践来讲,通过民主指数的评估,发现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所在,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对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肯定会有所帮助。
就中国来看,发展适宜本国国情的民主指数体系亦势在必行。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式民主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自身独有的特征,这不仅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对世界范围内的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中国式民主的评估,既要看到成绩,同时也要看到不足,以科学的态度来进行评估。中国式民主过程中创造的一些特殊的民主形式,比如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又无法完全按着西方民主指数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同时,对于中国式民主的特定形式,比如基层民主、党内民主的评估,显然有其特定的意义。
[①] Jaggers, Keith, Ted R. Gurr.,1995. Tracking Democracy's Third Wave with the Polity III Data.,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32 (4), p.479.
[②] Samule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p.16.
[③] Robert A. Dahl, Procedural Democracy,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 Anthology, edited by Robert E. Goodin and Philip Pettit,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7,p.109-111.
[④] Jaggers, Keith, and Ted R.Gurr. 1995. Tracking Democracy's Third Wave with the Polity III Data.,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32 (4), p.479.
评论(0)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