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喜剧的束焕老师讲过一个也是前辈传授的经验——原地拔高。喜剧里头该煽煽不起来的时候,楞让主角特撕心裂肺叫一声“妈~~~”,拖长音儿,基本上是人听见心里都一哆嗦。人人皆有父母,关系处的再次也有那么几个温暖心灵的小瞬间,共鸣一激发谁都得给点反应。
束焕老师说这招叫捣肋叉骨,因为有点硬来直给见效快的意思,如果肯说得再不文一点,就是撩阴腿了。其实这就是英语里说的cheap trick,直翻叫便宜招儿,我觉得也挺贴切的。
什么是便宜招儿?撩阴腿就是标准的便宜招儿。它好使,无比好使,男人都有蛋,很脆弱,一打就崩溃,这是不辨自明的真理(不信试一试)。但武斗比赛概无允许攻击下阴的。同理,五子棋先手有一套固定走法,可以必胜,有些人学会了,就不厌其烦地拿去虐待新手,这也是便宜招儿,所以在五子棋的比赛里,都是有禁手的,能很好的限制这类招数。
便宜招儿见效快,为什么不让用?它一般有两个特点,效果拔群,无技术含量。这让它很容易被滥用。一旦我们允许撩阴腿出现在武斗比赛里,所有的比赛都会变成夹腿护鸟紧盯对方裆下的僵持局。无禁手的五子棋也是一样,谁先手就必胜,那也就没必要玩了。便宜招就是这样,过于简单的见效,抹平了技艺高下之间的差距,让所有比赛都无观赏性可言,直到把所有人的乐趣完全毁掉。
竞技比赛中大都不欢迎便宜招儿,但它在文艺创作里还是很受欢迎的,评论界之外的受众一般不大挑拣创作者的水准高低,所以效果最重要。哭了笑了激动了,touching了moving了,说白了都是作者赢了。所以,文艺作品是便宜招儿的重灾区。
还是来举例吧,13年大烂片《越来越好之村晚》里,讲奇怪普通话的吴君如老师名叫元芳,别人反复对她讲一句台词“元芳,你怎么看?”这是那一阵儿顶顶时髦的流行语。这句台词大部分时候来的毫无上下文,生硬,且反复出现。即便在这部笑点水平整体盆地的片子里,这句台词也是口深井。
说到底,还是创作者认准了一个便宜招儿:
“台词要能带点流行语观众肯定会笑。”
简单的把这些常出现的便宜招儿抓几个,你联想一下,是不是见过?
“角色说一口发音奇怪的方言就很逗。”
“一长溜串词合辙押韵不是显得很幽默吗?”
“房价这么高只要喷一下房地产开发商那还不戳他们心眼里?”
“腐女这么多咱故意往基了整。”
“猛叫爸妈~~~~不怕不掉眼泪。”
我们一再与这些便宜招儿迎面相遇,一开始我们都是能被这些小招数拿住的,但后来这些便宜招儿来得实在太多,太频,也太不用心思,我们终于表情木然,麻木不仁,而创作者仍乐此不疲。
这就是我反对文艺作品里使用便宜招儿的原因,简单有效,就会被一直用,用到观众彻底恶心为止。这个过程中毁掉的不仅仅是观众的胃口,还有创作者自己的创作能力,作品所真正应出现的巧思与品质。最后的结果和比赛中使用便宜招儿一样,把所有人的乐趣完全毁掉。
我前头讲不喜欢今年的那首歌《时间都到哪儿了》,因为它论词论曲不比别的歌强多少。打亲情牌,旁边还做一相册配图挤你眼泪,其实就是耍了一个撕心裂肺唤爹妈的便宜招儿。你感动了,你飙泪了,反响不错。来年还会有《不知不觉就老了》,《你怎么长得这么高》,《一眨眼,这些年》,直到你们这些不挑食的也彻底泛酸水,恐怕也停不了。
我可能对这事敏感些,但觉得一定得防患于未然。想起《霸王别姬》里头的一场戏,戏班子在街上遇着地痞流氓,小石头为了解围,拿头开了一板砖,围观人等一片邪好,师傅回头痛打了他一顿。师傅说的什么来着?
“你那不是正经玩意儿。”
诸位创作者们,瞧瞧人老艺术家的自我要求。当然,身为观众,我觉得面对这种头开板砖的便宜招儿也不要瞎热闹。共同提高,这对我们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