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中国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基督教神学与文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67 次 更新时间:2013-12-07 22:45

进入专题: 基督教神学  

赵林 (进入专栏)  


在当今这个被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教授亨廷顿称之为“文明冲突”的时代,无论是仍然领导着世界潮流的西方文明,还是正在迅猛崛起的东方各古老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等),均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传统宗教文化复兴的趋势。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曾一度成为影响全球事务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政治对垒的消解和“冷战”时代的结束,西方殖民体系建立之前就已经形成的、以不同宗教信仰作为基本纽带的文明分野格局再次凸现。各种传统宗教文化的复兴在全球范围内导致了方兴未艾的文化保守主义潮流,从而再次揭示了宗教信仰与文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如果说当前势头强劲的“国学热”现象表明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根深蒂固的传统资源作为文化根基,那么西方文明的发展演进同样也是建立在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之上。无论是西方文明的历史传统,还是西方社会的现代转型,都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至今日,虽然西方文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变革,但是它仍然无可争议地被称之为基督教文明。诚如不了解儒家思想就不可能真正认识中国文明一样,不了解基督教——包括基督教神学思想和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宗教文化形态——就不可能真正认识西方文明。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正在日益加深。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国人也在不断地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对于至今仍然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明,我们不仅应该虚心地学习其先进的科技知识,更应该全面地了解其文化面貌,尤其是作为西方文明之精神根基的基督教价值理念,这样才能避免只求其技不得其神的偏颇。

在全球化时代,基督教的全球传播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1],确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菲立浦·詹金斯所指出的,基督教向非西方地区的爆炸性扩张已经成为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2]。但是,基督教虽然在“南下”运动中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了缺乏牢固文明根基的拉丁美洲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非洲),它却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亚洲遇到了强大的阻力。无论是通过和平传播还是借助坚船利炮,基督教都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取代东方各大文明赖以维系的传统宗教文化根基。例如在中东、印度、日本等具有悠久文明传统的地区,无论其与西方国家在政治上的亲疏程度如何,基督教在其社会生活中都只能具有一种边缘性的意义[3]。中国的情况亦是如此,近几十年来,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远比不上儒释道和各种民间宗教的复兴趋势。曾一度被人们所渲染的中国基督教的“井喷”现象,如果与中国传统宗教的爆炸性增长相比,不免要相形见绌。更何况基督教在中国宗教政策开放之后一段时间内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始终保持这个发展速率,事实上,今天基督教在中国的增长速度已经大大减缓,“井喷”效应已经转变为“高压阀”效应[4]。这主要不是由于政治上的压力,而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古老文明如果仍然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它就不会单凭政治手段来应对外来文化的挑战,而是更多地依靠自身文化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来中和、吸收异域文化。

今日中国的大学,已经不同于往昔之国子监,无须再严守“夏夷之防”,对那些“非我族类”的东西采取简单的拒斥态度;更不必动辄就以“窥伺”之嫌、“颠覆”之名来防范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一个文明分野而非政治对垒的新时代,不了解各大文明赖以维系的宗教文化传统,将如何置身于时代的文化潮流之中?当中国的大学纷纷在海外建立起数以百计的“孔子学院”,大张旗鼓地向全世界传扬中华文化时,岂能在自己的校园内禁止开设介绍西方宗教文化的课程和从事相关的学术研究?这样的做法,不仅愚昧至极,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而且误人子弟,使我们的青年学子只见西方文化之器物,不知西方文化之精神,从而成为有技术而无文化的“畸形儿”。

要想了解西方文化就必须首先了解基督教,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无论是西方的建筑、艺术、节庆、风俗,还是其政治制度和经济观念,都无不打上了基督教的浓重烙印。在今天的西方世界,基督教不仅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更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系统,建立在基督教神学思想之上的一套价值理念已经深深地溶入到西方文化的肌躯、筋骨和血脉之中。基督教神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如罪孽意识、救赎信念、天国理想、契约精神等等,已经以一种自我更新的方式衍生出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意识、法制观念、社会理想和民主制度。在16世纪以来的数百年时间里,基督教神学在经历了深刻的文化批判之后,已经成功地实现了时代更新和创造转化,从而为一种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基督教信仰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这种与时俱进的更新和转化,基督教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西方现代社会中,仍然是绝大多数民众籍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基。

我们提倡在中国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通识教育中学习和了解基督教神学及其文化,并非是为了将其生搬硬套地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加以推广,更非是进行与大学教育宗旨相悖的传教活动,而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帮助中国的大学生们通过了解基督教的思想观念,更加深入地认识西方文化,更好地理解西方器物和制度层面的东西;其二是学习和借鉴基督教所包含的一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思想精粹,毕竟,一种存在了两千年之久、影响了数十亿人的精神生活、至今仍然是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的主要精神砥柱的宗教信仰,绝非是“蒙昧迷信”和“居心叵测”等字眼所能解释的,它必定包含着弥足珍贵的优秀文化价值。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和了解基督教的思想内涵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历史演进和现代转型的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身文化的精神特质和现实状况,从而更加自觉地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更新和创造转化。

--------------------------------------------------------------------------------

[1] 据统计,迄至2010年,在全世界69亿人口中,基督徒人数约为2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3.2%。参见Todd M. Johnson and Kenneth R. Ross Editor: Atlas of Global Christianity, 1910~2010,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9, p.9。

[2] 参见菲立浦·詹金斯著,梁永安译,《下一个基督王国》(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页4~5。

[3] 至2010年,在伊斯兰教大本营的西亚地区,基督徒仅占人口比例的5.7%;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相交织的中南亚地区,基督徒仅占人口比例的3.9%;在神道教和佛教占主流地位的日本,基督徒仅占人口的2.3%。

[4] 所谓“高压阀”效应,是指某种压力释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逐渐减弱的情况,如同高压锅的气压顶开阀门之后会逐渐减缓一样。


进入 赵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基督教神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宗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022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