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肖克·莫迪: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32 次 更新时间:2013-10-14 15:17

进入专题: 全球经济复苏  

阿肖克·莫迪  

 

在连续六次下调对全球经济表现的预测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又一次预计全球经济将在不久之后复苏。除了政府关门以外,来自美国的消息总体令人感到振奋;笼罩欧元区的绝望情绪正在减退;而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也并未引发乱象。经济复苏的迹象以前也曾出现过,但只给人们带来了失望。这一次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考察国际贸易形势有助于监控全球经济的景气状况。2008-09年间的经济危机是由一场金融地震引发的,但通过国际贸易的急剧萎缩传导到了世界各地。在经济危机的初期,工业产出的下降速度与1929-30年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刚刚爆发时别无二致——但国际贸易的大幅萎缩则史无前例。面对深渊,世界各国领导人协作推出刺激方案,以控制国际贸易的下滑趋势。但中国对于进口商品的巨大需求才是促使国际贸易反弹的真正原因,并推动国际贸易在2010年加速增长。

人们将之误读为危机的结束。2010年初,人们曾预计贸易复苏将推动世界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未来五年里实现超过4%的年均增长,高于2003至2007年经济繁荣期里的增长速度。但2013年全球GDP增速或不足3%;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私人部门的去杠杆化,从财政刺激向财政紧缩的政策转向,以及经济结构缺陷(这点在当前尤为明显)。

全球经济预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际贸易形势的观点,国际贸易规模曾被预测会在2011至2013年间实现6%的年均增长,较前几十年的年均增速高出1个百分点。但到目前为止这一预期未能实现。近18个月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态势疲软,年化增速仅为约2%。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一个非常时期:全球贸易增长率低于全球产出增长率。由此导致全球经济复苏不可或缺的一股助推力量缺失。事实上,经济低迷正在通过全球贸易传播开来。

欧元区是这一动态过程的核心。虽然全球经济联动效应已不像金融危机期间那样明显,但这种效应确实存在。欧洲经济体属于贸易密集度最高的经济体。鉴于它们已经陷入了“昏迷”状态,欧洲国家互相之间的进口规模急剧萎缩。

但由于欧洲的经济规模非常庞大,其进口大幅下降还在国际范围内激起了巨大的溢出效应。与欧洲存在紧密贸易联系的亚洲现已直接感受到了这种影响。随着亚洲经济增长放缓,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趋于下降,并将更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拉入了下行通道。

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又进而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内部的经济运转失调。它们曾因在经济危机最严重阶段所表现出的经济弹性受到赞誉。就在6个月之前,IMF的《世界经济展望》仍将新兴经济体看作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缺少了全球市场需求的缓冲作用,新兴经济体由来已久的经济结构问题再次浮现出来。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土耳其货币的大幅贬值就是一记警钟。

现在人们再次把希望寄托在了发达经济体上。但如今已经没有能够拉动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需要有消费者需求推动的经济繁荣作为支撑,而正是这种消费繁荣引发了经济危机。中国必须控制其过度投资行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则有待强劲贸易的推动;但根深蒂固的国家压力阻碍了贸易增长,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又放大了这种压力。进一步的货币举措如今已没什么空间,各国也无意推出财政刺激。世界各国的政治都在拖累政策行动的步伐,美国政府关门如是提醒我们。

全球经济目前基本停滞不前。希望是,有关经济复苏的好消息能够推动全球经济开启一段不断自我强化的增长过程。但同样,负面消息以及政策错误可能导致经济体中的脆弱方面迅速恶化。

历史要求我们重视这些警示信号。在大萧条后的恢复过程中,全球贸易的增长速度同样等于或低于全球产出增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写道,如果没有一套互相配合的全球经济政策,每个国家都需要时间来治愈自身的伤口,然后才能重新成为全球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高效推动者。这一修复过程已经及时出现——但如果大萧条始于1929年,我们目前可能仍处在相当于1933年的状态,此时距离全球经济重启快速增长还有好几年的时间。迅速改变这一动态过程可能很难实现。

 

本文作者是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访问教授、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Bruegel)研究员。译者/马拉

    进入专题: 全球经济复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848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英国《金融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