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推进城镇化要给进城农民平等赋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31 次 更新时间:2013-07-09 14:51

进入专题: 城镇化   平等赋权  

韩俊 (进入专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日前在北京表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22%上升至2012年的52.57%,预计城镇化率2020年将达到60%左右,2030年将进一步达到66%左右。

城镇化率达到52.57%,继续向60%、66%进军,意味着多数人口居住在城镇中,标志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市民。中国从乡村型社会进入城市型社会,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亿万农民实现了当城里人的梦想,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将有更多农民到城镇就业、生活。我们只用30多年的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镇化历程。中国城镇化发展成绩可圈可点。

但是,城镇化快速推进也面临不少发展矛盾。比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偏重城市数量和规模,忽略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再比如,一些地方匆忙让农民上楼、进城,只见土地城镇化,不见人的城镇化,城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跟不上,进城农民难享市民待遇。等等。

城镇化发展快速推进,缺乏财力支撑,透支了有限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产生尖锐的征地矛盾,造成耕地快速减少,牺牲了农民利益。有报道说,在我国662个城市、两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城镇建设存在诸如“国际大都市”、高尔夫球场、“万亩基地”和“百里长廊”等政绩工程。其中183个地级市正在建设“国际大都市”。其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负债。来自审计署的消息说,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10万亿元,有的地方还债甚至需要400年。政府负债打造政绩工程,容易挤占民生投入,留下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给城镇发展、民生福祉造成伤害。从本质上讲,城镇化应该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是土地、户口的城镇化。

虽说农民纷纷上楼、进城,但是从媒体报道来看,一些农民感觉上楼生活不便,还有的农民旧居被拆,买不起新居。就是进城的农民也难在城镇安居乐业。除了先富起来的农民外,多数农民并不具备在城镇特别是大城市购房的经济能力。亿万农民进城,客观上推高了城市房价,而城市又无力提供数量庞大的廉租房、公租房资源,导致城市房租不断上涨,进城农民居住条件令人堪忧。

农村虽然比较落后,但土地与宅基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家园,土地能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宅基地能保障农民的住房问题。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自然村、自然湾大批消失,土地快速城镇化,拆村并居赶农民上楼,集体土地变成国有土地,政府固然可以从中获得大量土地出让金,但是进城农民如果找不到可以有尊严生活的工作,衣食住行医,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失地农民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找不到自己的生活坐标,可能连退路都没有了。

文化水平较高,拥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找工作相对容易。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就业技能、年龄偏大的农民来说,就业比较困难。如果进城农民就业技能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他们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我这样说,并非否定城镇化的大方向。但是土地与宅基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地方政府引导农民进城,解决他们的医疗、教育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他们的住房与就业问题,让他们安居乐业,殊为不易。

总之,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方政府不能急于求成,为了城镇化虚名与政绩需要,只求土地、户口城镇化,忽视人的城镇化。况且,城市急剧膨胀,交通、教育、卫生、公用事业等公共服务跟不上,生态环境恶化,还会衍生严重的“城市病”。因此,城镇化率屡创新高,只可谨慎欢迎,不可盲目乐观。城镇化循序渐进、以人为本,降低城镇户籍门槛,对进城农民与原居民平等赋权,帮助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防范“伪城镇化”,十分重要。

进入 韩俊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城镇化   平等赋权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553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