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中苏分歧在于有30年时间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410 次 更新时间:2013-04-11 14:07

进入专题: 中苏分歧  

沈志华 (进入专栏)  

中苏之间产生的分歧和差异,可以举出很多,比如民族的性格问题、文化问题等,我觉得那都不是核心要素,核心就是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有30年的时间差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楚原

学者沈志华以其勤奋和对历史的执著书写了中国史学界的传奇,现如今他已经成为中国冷战史学界的一面旗帜。今年,他一气推出了9本著作:《无奈的选择: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上下册)、《冷战的起源》、《冷战的转型》、《冷战在亚洲》、《冷战中的盟友》、《冷战的再转型》、《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珍藏本)、《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成为今年冷战史学研究的一个重头戏。

沈志华称,《无奈的选择》是自己20年对中苏关系研究的结晶,提出了十大新说。“冷战史”这一套书,主要是自己多年来研究冷战的论文集,有些内容不无重复。但伴随着俄、美、中档案文献的不断解密和公布,对同一问题在不同年代的研究有细微变化。《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是其成名作,此次的珍藏本不仅增补了大量文献档案,而且在写法上变化较大,几乎重写了一遍。而《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则将整风运动、反右与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以及斯大林去世之后的中苏关系等联系起来研究,本书为毛泽东在1956年至1957年这段时间的政治选择提供了全新而广阔的视野。近日,就沈志华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法治周末采访了他。

1940年代末美苏在中国的选择

法治周末:你强调,1944年到1946年,延安曾经想依靠美国的帮助,但这个机会因为美国的原因而失去。此前,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苏中两国共产党是天然的盟友。那么,延安想得到美国人的帮助,究竟是策略上的从权,还是真心希望美国人帮助自己?

沈志华:那个时候的客观环境,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美、英、苏、中结盟以后,中国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1943年,美国开始重视中国,苏联反而对中国不是很感兴趣。本来开罗是四国首脑会议,结果分两次开成了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英、美、中开一次,英、美、苏开一次。为什么?这里涉及到苏联跟日本的关系。斯大林就是不想跟蒋介石坐在一起,他看不起蒋介石还在其次,主要是怕刺激了日本人。正因为如此,1941年他跟日本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

1944年的时候,美国在华人员中有很多人都是中国通,比如谢伟思、戴维斯等。这些年轻外交官的父辈都是传教士,中文说得好,长期在中国,所以他们对中国的事看得比较清楚,认为国民党现在开始腐败,共产党是一支新兴的力量。他们写的报告,尽管都是从美国的利益出发,但是这种情绪和认知,对中共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美国基本的政治理念是反对独裁,它希望中国像美国一样,也是两党竞争制度。谁能跟国民党竞争呢?就是共产党。史迪威和蒋介石闹矛盾,原因之一就是史迪威认为,蒋介石从美国获得的物资应该归所有的抗战部队,包括新四军、八路军,不应该只给国民党军队。从美国的政策角度讲,有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空间和可操作性。

1944年,毛泽东和美国军事观察团有几个讲话,我认为是真诚的。当时宣传的新民主主义,和美国没有矛盾。美国人问他,为什么不靠苏联。毛泽东认为,帮助中国这么一个大国,苏联的实力不够,而且苏联在战争期间的损失太大。

法治周末:美国学者梅尔文?莱夫勒在《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中写到,国共两党在东北决战的时候,林彪的部队几次都被杜聿明赶走,退到苏联那边。杜鲁门于1948年改变了对日政策,关注恢复日本经济,斯大林也改变了对华政策,他告诉延安的特使,如今可以依靠他了。正是在这年秋天,林彪在获得苏联大量援助的情况下,集结了75万人发动辽沈战役并最终获胜。斯大林在支持中共的问题上几次反复,是因为没有从蒋介石那里得到承诺之后,才这样做吗?

沈志华:1945年8月20日,苏联占领了旅大(大连的前称),而且划了条约区,咱们叫苏占区。当时旅大地区非常大,这一块都是苏军布防,飞机场有好几个。问题在中长路(中长铁路),这条铁路从齐齐哈尔,满洲里下来,这是苏联的运输线,要往这儿运兵、运物资,都得通过中长路。当时苏联想继续控制中长路,还想把整个东北控制起来,势力范围包括整个东北、满洲、蒙古和内蒙古。蒋介石当时没有满足苏联的要求。

苏联认为美国人不应该再插手这件事,但国民党用美国的飞机和军舰运兵到东北,这些都刺激了斯大林。而且,苏联要求只能中苏双方合作,经济上也不许有第三国。但是,蒋介石迟迟不跟苏联签经济条约,这一点是斯大林非常不满意的。

1945年到1947年东北的情况比较复杂,变来变去。为什么这样?因为它涉及到种种关系:一个是有1945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限制,要保证把权力归还给中华民国政府;再一个,涉及到苏联跟美国的关系,因为初期美苏关系很好,谁也不愿意得罪对方。苏联能够跟国民党达成协议,它就不会支持共产党;达不成协议的时候,苏联就通过共产党给国民党施加压力来控制它。所以,才出现苏联对中共的政策忽左忽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的情况。其实,苏联的目的一直没变,就是维持苏联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和掌握。

法治周末:在阅读齐锡生的《剑拔弩张的盟友》、杨奎松的《中间地带的革命》以及牛军的《冷战与新中国外交(1949-1955)》时有一个感觉,就是国共两党在东北决战时,苏联对中共的支援力度很大,而且非常迅速。你接触到的档案是怎样的?

沈志华:要比较苏联对中共的支持和美国对国民党的支持,现在恐怕很难。因为苏联对中共的支持,没有详细的资料,现在也说不清。我在整理档案的时候发现,苏联人整理过一个资料报给斯大林,什么时候给过多少钱,是通过什么法案,一条一条的,那个比较清楚,但是没有完整的统计。

苏联的支持确实比较快,因为它控制的武器和战略物资就在那儿,转手就给了。苏联还把缴获的日军武器全部转交给中共。另外,苏联想决定什么,斯大林一句话就可以,所以支援速度就快。美国支援国民党,需要经国会通过,所以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

用档案复原朝鲜战争

法治周末:从你接触到的档案资料来看,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和中国的相继卷入是斯大林事先预谋的吗?是在中国实际出兵之前就已经设计好的吗?

沈志华:这个观点是斯大林自己讲的。2005年,苏联解密了一个文件,1950年8月27日,斯大林给捷克和斯洛伐克总统发了一个电报,电报里就是这么说的,有俄国学者也这么认为。当时很多人都质问,为什么朝鲜战争爆发,苏联外交官不去联合国安理会、不投否决票?因为苏联没去,造成联合国出兵这一系列问题。所以,斯大林作了这个解释。在我看来,这个解释完全是牵强附会,是为了给苏联的行为找一些借口。

为什么?对苏联一个决策动机的判断很难,因为它有的就没档案,没有讨论过程;即便有讨论过程也没有记录,即便有记录也不肯公开。所以,不像研究美国的决策动机那样容易。所以在我们的研究中,有两个原则是不能违背的:一个原则就是你推断的动机,不能和已知的基本史实相违背,任何一项都不能违背——如果违背了就说明你的推断有漏洞;第二,不能违背人基本的行为逻辑,否则就说明你这个思维有问题。

如果说,斯大林事先就设计好了要打这场战争,设计好了要让美国参与,然后让中国参与,这跟基本的史实不符。

法治周末:为什么不符?

沈志华:我们知道,1951年1月30日之前,斯大林是不赞成金日成发动这场战争的。所以,在此之前他没有这个设计,否则,他干吗老拦着金日成呢?特别是在1950年中苏同盟条约签订之前,斯大林对中国几乎是有求必应,主要目的就是想让中国继承1945年那个条约。

但是,最后毛泽东还是逼着斯大林把1945年的条约废了。而且,重新签订的条约完全是新的内容,从这以后,他开始变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他原来一直不同意金日成进攻南朝鲜,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怕美国参与。如果跟美国打起来,他不是很麻烦吗?1949年9月27日,苏联的政治局会议决议写得很清楚,你们(朝鲜)没有准备好,万一美国要干预怎么办,我们帮不帮?帮,我们就跟美国人干上了;不帮,你们就亡了。

法治周末:这个结果很有可能。

沈志华:到了1950年1月底,斯大林同意金日成来讨论这件事,到6月战争开始,大概有四五个月的时间策划这场战争。是不是在这个时候他就想好了让美国参与进来,然后再让中国参与进去?也没有。这个也跟基本的史实不符。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材料里有斯大林和金日成的会谈记录,包括后来的一些间接的文件反映,斯大林当时对金日成还是有一个担心,就是如果你不能很顺利、很快结束战争,美国要参与怎么办?金日成说,美国不会参与,我速决战、闪电战,四天结束,南朝鲜还有20万共产党人里应外合,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苏联政治家米高扬后来说,当时苏联获取了美国的一个情报,如果朝鲜南北双边发生战争,美国不会干预,再加上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也公开这么说了,所以斯大林的担心就减少了。如果情况是这样,说斯大林希望美国人参与进来,那正好相反。

法治周末:斯大林在给捷克和斯洛伐克总统电报中的说法,还有哪些与史实不符?

沈志华:再一个史实不符的就是中国,斯大林有没有设想让中国参与进去呢?有可能。但是,他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设定的,如果北朝鲜出兵不利,如果美国参与,就让中国帮助顶一下,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说一开始就想让中国参与这场战争。很明显的史实就是,从7月到9月17日的两个多月时间,中国三次提出出兵,金日成转达给斯大林,都被斯大林否定了。中国的部队至少8月已经调到东北了,为什么斯大林不同意呢?所以,它跟这个史实又不符。

实际上,我们反过来可以解释,为什么斯大林不想让中国出兵——是因为他要控制朝鲜半岛,如果中国去了,几十万人参战,战争打赢了,那谁控制朝鲜半岛?几十万军队是中国的,走不走是中国的事,很可能还不能走,因为你一走美国人又返回来怎么办,这不是给自己出一个难题吗?如果是那种结局,苏联既丢了旅顺港,又得不到朝鲜的港口,所以他是不会让中国出兵的。

中苏之间的关系互动

法治周末:你在《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里写到,波匈事件发生之后,中共对赫鲁晓夫的看法与以前不一样,觉得他不堪大用,对吗?

沈志华:对,应该是到1957年底,连续发生三件事。从1955年中苏之间的电报,信件往来的写法就能看出,口气全变了。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前,都是毛泽东亲自出面写信,不是周恩来或者其他人。毛泽东写信的语气是,赫鲁晓夫同志,我们想怎么样,你看这样可以吗?类似这样请示商量的语气。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这种信就见不着了,不再请示了,口气也变了,是领导对下属说话的口气。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赫鲁晓夫连续失误,中共就看不上他了。一个是苏共二十大批斯大林搞砸了,引起了整个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而这一点是靠中共写了两篇文章,才慢慢稳定下来,扭转了局面。第二就是波匈事件,赫鲁晓夫处理得非常仓促,也是中共帮忙处理的。

第三就是苏联的政变,毛泽东救了赫鲁晓夫一把,等于把他扶起来了,所以他们俩的地位就开始发生了转化。赫鲁晓夫对毛泽东特别感激,他决定给中国原子弹技术,但是没过一年就反悔了。这个人毛躁,做事没有长远考虑。

法治周末:“结构失衡”是你解释中苏关系的重要概念,这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沈志华:中苏之间产生的分歧和差异,可以举出很多,比如民族的性格问题、文化问题等,我觉得那都不是核心要素。核心就是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有30年的时间差。因为事实证明,30年以后,苏联想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都想到了,苏联想做的事中国共产党都在做了。

比如,1956年赫鲁晓夫的改革,与我们在1980年开始做的双轨制,利润挂帅、成本核算等,内容几乎都一样。苏联搞“大跃进”,我们30年后搞“大跃进”。所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双方认知上的差异,造成了在政策上的分裂。

在这种前提下,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两个领导人,他们地位、威望都差不多。如果没有分歧,那问题就不大。但是,这种分歧又是历史带来的必然,所以很容易导致分裂。

法治周末: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现象,中苏之间的关系导致了分裂,而西方国家组成的集团虽然也有分歧,但是没有导致分裂。为什么?

沈志华:因为西方国家之间讨论的是利益的问题,利益可以让。但是,中苏之间讨论的不是利益问题,是主义问题,你是马克思主义还是我是马克思主义,你是正确的还是我是正确的,这是不能让步的。一旦让步,就全盘皆输,这种冲突没有一个调和的余地。

如果谁承认错了,那不仅意味着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当中没有威望、没有地位,而且在自己的党内也完蛋了——这是不能设想的一个结果,所以不能让步。就像兄弟俩一样,其实他们都知道,如果分家,这个家庭的力量就削弱了,但是问题是两人都要当家,最后不得不分家,这就是中苏同盟的结局。

法治周末:对于“大跃进”,你的解释是为了加强国家实力而发动的。根据何在?

沈志华:其实,“大跃进”在1955年到1956年就有苗头,然后在1957年“反右”以后出现。从根上讲,毛泽东是想用搞政治运动和军事运动的方法来搞经济,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第二,从愿望来讲,毛泽东一直想在他有生之年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因此希望快速发展。原来说60年超过英国,后来改50年,后来改15年,后来三五年就行。1958年的莫斯科会议,正好赫鲁晓夫提出15年超过美国,毛泽东想了半天,找这个谈、找那个谈,大家觉得中国15年超过美国不可能,那就超过英国吧,而且仅仅只是限定了钢产量一个指标。

在莫斯科会议上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社会主义阵营以谁为首。当时就有人提出要以中国为首,毛泽东说不行,主要就是因为中国第一没有原子弹,第二是经济实力不如苏联,美国不怕中国,怕苏联。什么时候让美国怕了,那会儿就可以名正言顺当领袖了。

1958年开始搞的“大跃进”,建设强国和当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就是后来一直要做的。

法治周末:1956年的时候,中央提出要快速发展经济,然后冒进情绪已经泛滥开了,而且很难改变。回头来看,几乎所有的政策都会被放大,都会过犹不及。为什么会有这个症结?

沈志华: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是靠群众运动搞起来的。群众运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过犹不及,就是要超前,一个比一个激进,这种方式决定了它是这个结果。

“大跃进”的指标一路攀升,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它不是按照科学性、计划性的理性分析制定的,而是互相攀比,这就是群众运动的特点。

进入 沈志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苏分歧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284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