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娣: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改善民生的基本经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19 次 更新时间:2012-07-05 22:03

进入专题: 改善民生  

张红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民生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改善民生成绩巨大的主要经验是:

  

1.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使改善民生有坚实的理论依据

  

改善民生是由我党执政理念所决定的,是党的自觉行动。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使我党关注民生有理论依据,并把改善民生提高到了从来没有的高度。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并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观的核心,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与物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就体现在以人为本上,以人为本实则是以民为本,这就内在要求我们党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以通过改善民生问题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落实到改善民生上,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2.把“四个建设”提升到基本纲领的高度与社会建设的重点相结合,使改善民生上升为重要国策

  

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化,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的确立,经济社会发展又出现了新情况、新矛盾,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学习读本》,研究出版社,第15页)这一论断实质是把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四位一体”,为把改善民生问题提高到关系国家发展的国策高度提供了依据。

十七大报告又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位一体”新布局提到了新的高度,指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第19页、第39页)我们党针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不协调,经济建设这条腿长,社会建设这条腿短的问题,突出强调了社会建设,又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同时明确了改善民生的“五个所”,使改善民生问题升华到党的基本纲领层面。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加以详细阐述,使改善民生由此转化为国家的政策安排。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改善民生问题上最为宝贵和成功的经验,也是我们在今后仍需继续和坚持的政策、对策走向。

  

3.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与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结合,使改善民生成为党执政的新使命

  

邓小平最初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实质是让人们过上美好生活,并借用“小康”的概念。后来描绘的“三步走”的路径,其着眼点都是解决民生难题,让人民一步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尽管当时没有提到改善民生的高度,但其实质就是改善民生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迈进了新世纪新时代,人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民生问题上又有了新期待,同时也提出许多新的民生难题要求我们党解决,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新考验,也是对我们党民生政策的新检验。

十七大报告提出把医保、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居民,并让“人人享有”。改善民生就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这是史无前例的新课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不断进行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反复到基层调研,以做好改善民生的大文章。如胡锦涛总书记就到甘肃省定西地区对新农合问题进行调研,并指出,我们要按农民的要求办,你们有意见我们就改。其目的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上升为政策规定,切实解决改善民生中的新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在民生问题上直接的、现实的新期待。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改善民生的经验证明,只要党把改善民生升华为党的执政理念并转化为政府的方针政策,只要把人民群众对民生的新期待加以集中升华,并纳入党的执政实践,不论在改善民生上有多大的难题,有多少困难,只要我们不回避,其问题都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4.把立足国情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使改善民生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在改善民生政策上的偏移和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改善民生问题上欠账很多,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改善民生,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改善民生的体制,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所以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国情,从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来逐步改善民生。这些年我们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取得了较大成绩,既有效避免了北欧国家的福利主义的倾向,又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善民生的体制,其中尽管有失败的曲折,更多的是成功的经验。

十七大报告在制度层面已做了明确的安排。但对某些具体的体制还要探索,如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第19页、第39页)前者是“改革”,后者是“探索”,这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并没有脱离国情和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照搬套用西方国家的体制和模式。因此,中央选择不同的地区和单位进行试点,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

实事求是地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和政府立足国情及民情,针对改善民生工作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已找到了解决问题、改善民生问题的突破口,就是要调整社会政策和公共财政政策,突出解决社会问题。这是我们今后要发扬光大、继续做好工作的成功经验。如,对10多年来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探索,人民不是很满意。主要是社会政策和公共财政的改革不到位,配套措施不到位,进而使人民在“上学”、“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都面临难题。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十七大报告中单独设立改善民生一章,以突出社会建设。这为我国民生难题的破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善民生机制提供了路径,同时也为今后改善民生问题指明了方向。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委讲师团

    进入专题: 改善民生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11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理论前沿》2009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