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前副省长李达昌日前因为挪用财政专款一亿元,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被捕。关于李达昌,有关媒体有不少报道,但国内媒体并不清楚李达昌有关背景。本报记者曾作为某些事实的见证者,把李达昌的从政之路作一独家披露。
公款贿选成为民选省长
一九九六年二月,四川省人大会议因为萧秧辞去省长而改选省长、副省长。当时内定的省长是宋宝瑞,中央同意提名的副省长还有邹广严、许忠民。在人大代表酝酿候选人时,有代表团突然联署推选当时的省财政厅长李达昌作为副省长候选人。选举后,李达昌成为“民选省长”。
事实上,笔者当时参加省人代会报道,听到人民代表私下议论,在选举之前,李达昌频频到各地活动。掌握着财政大权的李达昌不断地给地方批准项目,大肆发放财政资金以笼络人心。同时,利用他的一些校友是各地高官的机会,广结活动、广积人脉,为其竞选造势。组织上并没有安排而当选副省长,“民选省长”的光环笼罩着李达昌,声誉日益卓著的氛围几乎淹没了对他颇有微辞的声音。到了李达昌有了今天的下场,有知情人评论他当选的事情:李达昌实际上搞了个公款贿选。当然公款贿选是仅从现象判断,但他在竞选中的非正常活动是确有这样的嫌疑。
副省长转任 教授成媒体明星
二00二年元月十日,时任副省长的李达昌给省委主要领导写了一封信说:“值此省委安排下届班子之际,考虑到明年省政府换届时我已六十岁,身体状况不太好,(常常失眠、眩晕、高血糖、血脂高等病灶),我请求省委接纳我从现职岗位全退下来的建议。我的具体要求是:1、不再担任省政府领导,也不去省人大、省政协任职。更不要安排去省属企业;2、不再担任下届省委委员,以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3、我愿回我的母校西南财大或省社科院做一下力所能及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咨询工作。”同样的想法,李前后以书面形式向省委表达过三次。
李达昌言辞恳切的信件,还被媒体评价为有道德感召意义的独家材料,被誉为高官对权力系统的主动告别。事实上,李副省长盯上了作为国家重点大学四川大学校长的位子,并大肆活动。但中央有关部门却拒绝了他的要求,他才打主意回母校当教授。二00三年七月,李达昌成为西南财大的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非常有意思的是,校方举办了“欢迎李达昌回校执教座谈会”,校方的欢迎辞说:“达昌同志从政之后又回校执教的行动,表明了他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执着忠诚与不懈追求的精神,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为当今高级干部在离开职位后,在教育战线上继续发挥才干、培养青年一代树立了榜样,体现了一种新的、确属难能可贵的精神风范。”李达昌自己表态:“我不是利用官衔,搞个博导的称号来为自己贴金。”并自我评价有较高学术水准。
省长改任教授一时成为国内媒体大炒特炒的新闻。李达昌又成为炙手可热的媒体明星,但媒体也有质疑的声音。《凤凰周刊》认为,在西方大学普遍有相当的独立性,学术规范非常成熟。里根曾想到哈佛弄个名誉头衔,结果被哈佛婉拒。有的媒体把李达昌这个珍贵的个案作为典型,鼓吹其教化意义。因为有李达昌的示范,国内一时形成高官卸任纷纷到大学谋事的风潮。
李达昌说:“我从来不以势压人,以权谋私。”
李达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说句真心话,我从来没有用官本位的意识来看待自己的职务。很多接触过我的人,都说我没有官架子。我这个人性子急一些,但从来没有以势压人、以权压人、更没有以权谋私。与人相处都是平等相待。在任上,我埋头苦干,特点就是执着。干什么就一定要干好,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官位和权力,不担心失去什么。退下来了,也不觉得失去什么。”
他的自我表白,我可以以自己的亲眼所见证明他言不由衷。在他当任的一次外商与记者见面会上,他的工作人员要把提问单子给记者,要按单子提问。有一位记者却拒绝,提出“四川的一些部门卡压外商,投资环境如同鳄鱼潭”,记者会上有人为此鼓掌,当时,李副省长就勃然大怒,教训记者,事后还羞辱记者,并通过有关部门要收拾那家新闻单位。
甚至有一次李达昌接见某国政府代表团,因为那国内阁出现“政治风波”,代表团晚到几分钟,李当着记者的面骂骂咧咧,与他的自我表扬相去甚远。
他称“不以权谋私”,但却挪用公款。读者恐怕不明白,他为什么挪用公款?而且这公款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款。四川中川国际承包乌干达欧文电站,据说是援建项目。项目出了大问题,乌干达要驱逐中国工程公司并要求赔偿。此事严重影响了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国家承诺,损害了中国在非洲长期建立起来的声誉,引起中央高层震怒。财政部拨了一亿元的专款给中国进出口银行,由银行向中川国际提供五年期一千万美元的专项贷款。财政部明确要求,这笔资金只能用作欧文电站赔偿风险准备金。作为分管外经外贸的李副省长却敢挪用。现在我们还不知他挪用在何处,造成有多大的损失。
有知情人说,李副省长若转任人大或政协恐怕不会出事,反而会多一层保护,也有人说他是代人受过。具体情况还有待观察。
近期,李前副省长、现在的李教授出事的新闻震动内地。国人一个难解的心结是:有知识还能带博士的高官怎么也会贪财?!
(本文原发《大公报》,作者授权燕南网络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