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勇:网络中的政治话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295 次 更新时间:2008-07-22 13:43

进入专题: 政治话语  

蒋兆勇 (进入专栏)  

中国官方对传统的话语宣传驾轻就熟,宣传遭遇网络政治,社会主流话语基本上被自由知识份子利用互联网操纵。以前那套意识形态越来越被边缘化。

网络可以说是意识形态的看板。美国学者玛格丽特。E.凯克和凯瑟琳.辛金克将网络在进行说服、交往和施压时常用的策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信息政治,象征政治,杠杆政治,责任政治。用这个四种类型来归纳中国的互联网政治也大致是这样的特征。不过中国又有其特殊的特点,特别是议程设置和政治话语之构建。

要设置公共议程构建另外一套话语,并对政府、公众施加影响。议程的设置必须找到戏剧色彩和具象征意味的细节,今日之中国似乎并不缺乏这样的情景。

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如果不极富戏剧性,不感性几乎难以引起公众兴趣。这也给另类政治行销以机会。

你可以看到四处被挖断形成碉堡一样的孤楼;贫民窟的窝棚被一把火烧掉;为了学英语几千人下跪;官员炸情妇……

全民都把自己发现、遭遇的稀奇古怪的事情发在网络上,全民报料,全民都变成评论员进行 “无责漫评”,调查记者和公共知识分子扫描网络就可以找到引起全民共鸣的情景。因为这些情景与每个人利益相关,具有动员的凝聚作用,凝聚象征、扩散象征,公共舆论就形成了。

重庆孤楼上的两夫妇,把国旗一插,预备爆炸的煤气罐,一个当发言人,一个手持双节棍进行一场捍卫自己家园的政治行为艺术表演,那个钉子户所在的大坑前就聚集了近两百家媒体的长枪短炮。极具戏剧色彩冲击力的场景,一套套的话语一步步把官方逼到死角,丢尽脸面,钉子户最终拿到了该拿到的钱,知识份子拿到了具共识的话语,形成对官僚行为进行框定的话语。

其实,这个钉子就是政府的铁匠遵循自己那套逻辑而打造的。设若通过平等地谈判,设若不是并不独立的法院要强拆,设若尊重基本的私权,也就不会有孤楼。国旗一插,象征的政治即现,符号性行为激起私权与公权博弈的议题。

官员常常是公共事件表演者,他们无意中成了政治电影的主角。重庆官员氯气泄露,先用机枪扫射,又用高射大炮射击,听说还准备动用直升机……钉子户事件之后,又用装甲车在大街上巡逻,他们不如此表演,记者即使妙笔生花也难弄得世人关注。

公共知识分子把这个议程炒大,构建了另一个话语。敢于对抗公权的却备受压迫的个体,所有交易必须自由谈判,个人权利是否天生就该让位于所谓的公共利益。显示官方指责“漫天要价”的霸道,最终显现惟我独尊的官方强权。

这是一个互联网信息政治、象征政治,议程话语不被官方掌握而冲击现行行政结构的典型。

事实上网络中还存在一个虚拟的话语同盟。

全民是线人,他们提供素材,传统记者、公民记者去查证,增加公信力;不在现场的评论员引发构建话语,煽情的、理性的表述又影响了记者带着这些框框去观照,进而引发网络暴民的拳脚相加,循环的感染,反复的共振,一个具政治色彩的公共意见就形成了,也对官方话语实施抵抗、消解。如果所有的大事都这样话语转向,几乎几年下来颠覆的话语恐怕就形成了,道德的高地就这样被人占领了。如果社会上结构性的怨恨因这些话语而调动起来,民心就可能偏转,政治就难以稳定。

美国人,利用环境运动捆绑银行贷款,利用援助捆绑人权,四处挥舞大棒,所向披靡。 布什的政治顾问卡尔。洛夫的“51%政治”,输出话语关键词,利用媒体演戏说话做事,基本上都能拿到51%的选票。他把智商不高的小布什抬进白宫的,这个布什的大脑上个月却辞职了。

英国人是制作话语的高手。香港六七暴动,洗脑赢心,巧妙地把暴动演绎成恐怖主义,让人对大陆心生恐惧,甚至把殖民别人演绎成互惠互利。港府新闻资讯统筹专员,实际就是心战官员。

台湾国统纲领提出“自由、民主、均富”,这实际上也是针对大陆的话语,抢占思想的高地以垒起统一的屏障。

中国官方拥有网络的渠道优势,却主导不了议程,也构建不出新的话语,原因在于封闭的行政机构无法应对开放之网络,僵化的意识形态无法应付新的话语。有了互联网,官方不再能垄断象征资源,圣化权威。

前几天,我见缅甸僧侣游行,和尚倒扣布施的碗,“不要军政府的布施”。缅甸是传统佛教社会,家家都有人去当过和尚,不要政府的布施,几乎是佛人对政府道德的谴责。这是极具冲击力的象征政治。和尚很聪明,又好象觉得这是政治技术专家的设计。

小的时候,我见过狗皮膏药,黑黑的贴在身上,辣辣的药力钻心,揭也揭不掉,揭掉了皮肤也黑黑的。议程和话语的设置,我看与狗皮膏药一样,一旦贴上你,洗也洗不掉,生病的骨肉被贴得热乎乎,却有说不出的感觉。那黑色几乎就是一剂政治的标签和画像,实在厉害,也能治病。

刊于凤凰周刊271期,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进入 蒋兆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政治话语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30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