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这个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与三十多年前“摸着石头过河”时相比,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对深层次矛盾和“成长的烦恼”,“改什么、怎么改”,是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事实印证了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的“蛋糕”被迅速做大,另一方面也出现因收入分配改革不到位而形成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新问题。同时,由于其他相关改革配套不到位,造成一些地方劳资纠纷引发利益冲突,拆迁矛盾催生暴力对抗、干群之间出现不和谐因素……这些都充分表明,深化改革仍是解决当前诸多矛盾的关键。
“深水区”里多元利益潜流涌动,攻坚期内既得利益暗礁横亘。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如何正确把握、有效整合各种利益诉求,找到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如何理顺利益格局,调校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何顺应主流民意,回应民生关切,使深化改革真正惠及亿万百姓……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效果乃至命运前途,考验着改革者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不啃“硬骨头”,改革难深化。进一步理顺利益格局,革除造成尖锐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弊端,构建良性利益关系,使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充分彰显,是改革稳步推进、不断深化的关键。只要有利于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改革就应当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一路闯关夺隘,取得一个个显著成就,原因正在于此。
从开启农村改革的家庭联产承包到打破平均主义、推行“放开搞活”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转变政府职能、城乡“同票同权”到试点养老“并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等,一次次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意愿,使改革拥有了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形成了不可阻挡的滚滚洪流,奔腾向前。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落脚点是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以利益关系调整撬动利益格局变动,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是解决“发展起来以后问题”、消除“成长的烦恼”、巩固发展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有效方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价格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改革等深化改革重点目标,无一例外都涉及那些“躲不开也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问题,让人们看到了党和政府不畏难、不退缩推进改革的勇气与智慧,坚定了广大人民的信心和决心,必将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充分认识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牢把握改革主动权,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起来,大胆破题、审慎求解,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改革之路,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动力,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辟人民幸福生活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