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洲军:变相性全球货币宽松明年或到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24 次 更新时间:2011-12-28 09:05

进入专题: 货币宽松  

刘洲军  

为应对欧债危机,欧洲央行21日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美联储则明示市场零利率政策将继续保持到2013年年中不变,在此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国内经济增长乏力,货币政策也开始出现松动迹象,专家认为,2012年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一起走向全球新一轮的变相刺激和宽松政策。无独有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25日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预计,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我国明年会比较多地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手段来释放流动性。

全球延续货币量化宽松

12月21日,欧洲央行有史以来首次通过提供三年期无上限贷款的方式,向欧洲银行体系贷出数千亿欧元资金,最终贷出了4890亿欧元资金,远远超出了此前市场预期的3100亿欧元,同时还通过98天期贷款操作向银行释出资金297.41亿欧元。

法国兴业银行表示,此举实际上是一种类似量化宽松的操作。根据美银美林提供的数据,欧洲银行业从欧洲央行的贷款余额达到8730亿欧元,已经接近此前的历史高点8960亿欧元,并有可能在下一次公开市场操作中刷新这一纪录。

在此前,11月30日,美联储、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和瑞士国民银行宣布,协同采取行动支持全球金融系统,同意将现有的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安排的成本下调50个基点,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缓解欧洲债务危机带来的冲击。同日,中国央行也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债危机深化,市场信心走弱,发达经济体基本面数据也再现疲态,显示金融部门以及家庭部门的去杠杆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经济在包括房地产调控等在内的一揽子紧缩政策下增速逐季放缓,至三季度已经到同比9.1%的水平。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经济基本面走弱都迫使各国货币政策有所调整,政策重心由之前的抑制通胀转向保增长。

明年将延续货币量化宽松

2012年是全球性货币宽松的一年,从美国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看,美国低增长态势还将延续,尽管今年三季度美国经济2.5%的增长,创下了一年来最快的季度增速,但受制于欧洲问题扩散的影响,以及债务压力和财政束缚增加,美国经济加速增长的态势未必会延续至四季度或是明年。

高盛预计,美国的GDP增速第四季度可能放缓至1%,明年一季度进一步减慢至0.5%,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包括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以及设定名义GDP目标并与利率挂钩的刺激政策还可能出台。从日本境况来看,为应对日元升值对实体经济的严重拖累,日本央行有理由再度实施量化宽松,并进一步放松货币。

而欧洲银行形势还没有好转,欧洲银行业的根本问题是资本不足、资不抵债。欧洲银行监管局 (EBA)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欧洲银行需要补充约1150亿欧元的资本,德法两国的资本缺口分别是131亿和73亿欧元。

市场预计,在新的一年欧美会继续扩大量化宽松政策。

屈宏斌对记者表示,美联储已经明示市场零利率政策将继续保持到2013年年中不变,旨在影响长期按揭利率的美联储在扭转操作之外,进一步实施数量宽松仍在未来货币政策的考量之内,而且从目前决策者的表态来看,美联储仍倾向于进一步宽松。其他发达经济体也都采用了类似的政策调子。欧洲央行已经两次下调利率,明年可能继续降息。

新兴市场国家也不可能与发达国家脱钩。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表示,近期为了防止经济大幅放缓,抵御欧债危机对出口的冲击,巴西、印尼等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开启降息通道,这意味着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开始出现转向,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一起走向全球新一轮的变相刺激和宽松政策。

    进入专题: 货币宽松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866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