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涛:科学发展观与科学普及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66 次 更新时间:2004-12-01 10:03

进入专题: 金涛  

金涛  

在希腊的帕尔纳索斯山的南坡,有一组石头建筑物,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这即是遐迩闻名的戴尔波伊神庙。在神庙入口处,刻在石头上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当地人说这是阿波罗的神喻,后来被许多哲学家引申为人类认知的富有哲理的大智慧。

纵观人类的全部历史,人类如何回答“认识你自己”这个哲学命题,始终围绕着两大问题展开:

一是人类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这是社会科学的主旨,是一切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人类全部历史始终在探索的课题。

二是人类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自然科学与科学技术面临的课题,也是贯穿人类文明史全部过程的重大课题。

但是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人类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对朝夕相处的大自然的认知,以及人类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密切相关互为依存的。

迄今为止,人类在如何“认识你自己”的苦苦探索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许多惨痛的教训,并没有找到完美的答案。

今天,在我国人民大力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尖锐,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共中央适时地提出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全党全国都要高度重视妥善解决日益尖锐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使经济、社会与自然保持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这也深刻不过地说明,“认识你自己”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再一次从思想的、理论的高度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并且赋予了新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一篇大文章,人类历史上违背科学发展观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也很多。这里,我仅就科学发展观,以及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科学普及工作,谈几点不成熟的、初浅的想法。

一、前苏联大垦荒运动的历史教训

去过莫斯科的人几乎都知道,在莫斯科郊外的新处女墓地,安息着俄罗斯历史上许多杰出儿女。当年,我在墓地徘徊,从那些造型各异的墓碑,仔细辨认那些逝者的姓名,我仿佛看到历史的长河在眼前奔流,俄罗斯的历史就是由眼前一个个鲜活的人构成的。其中有一座大理石镌刻的墓碑引起我的注意,他就是赫鲁晓夫。

对于赫鲁晓夫的是非功过,无须我来评说。我只想谈谈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为发展苏联粮食生产而在中亚地区推行的大垦荒运动对我们的启示。

前苏联的农业问题,一直是困扰党和政府的最大难题。虽然前苏联幅员辽阔,横跨欧亚大陆,拥有2.3亿公顷耕地,耕地并不少,但2/3的耕地位于北纬49度以北,60%的耕作区年平均温度不到5摄氏度,生长期和无霜期很短,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热条件。

此外,还有40%的耕地处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除了自然因素之外,前苏联的经济政策也制约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前苏联的农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粮食平均产量每公顷仅1785公斤,居世界第20位,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美国。据有关资料,1953年,前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仅为482公斤,低于1913年的540公斤。城市中副食品供应不足,农村情况更糟。我去莫斯科已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加里宁大街最大的超市,货架上空如也,仍然没有多大改观。因此,赫鲁晓夫上台后,采取许多措施发展农业,企图改变农业长期滞后的状态,应该说是正确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从1954年展开的声势浩大的垦荒运动,在短短5年内,动员了200多万人参加,其中有农机人员、农业技术人员、领导干部,有30万志愿者在共青团的号召下奔赴垦区,开垦了生荒地和熟荒地近4000万公顷。从当时的新闻报道和前苏联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拓荒者们以崇高的政治激情,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忘我劳动,其精神令人感动。

大垦荒运动的成绩在最初几年的确令人振奋,问题并非一开始就暴露出来,这也是大自然的必然规律。1956年,垦区的大丰收使全国的粮食产量达到12500万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58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全国粮食产量达13470万吨,垦区产量为5850万吨,占40%以上。这就使赫鲁晓夫更加坚定了将垦荒运动进行下去、扩大成果的决心。

当时,有不少农学家和国营农场领导人对此忧心忡忡,这些长期在干旱区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人深知:干旱区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必然导致草原植被的破坏,使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即使必须发展农业,也需采用休耕和轮作才能保持土壤肥力,避免风蚀灾害引起土壤表层的丧失。这些正确的意见通过不同渠道上达克里姆林宫,但胜利冲昏头脑的赫鲁晓夫不仅不予理睬,而且在各种场合竭力鼓吹深耕土地,理由是便于机械化操作,缩短作物生长期。这里,赫鲁晓夫在“认识你自己”的命题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不知道面对自然,在自然科学领域,他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的。很快,大自然开始无情地报复了。

正如恩格斯早就预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自然辩证法》)由于干旱地区的土地连续耕作,不能轮流休闲,不仅耗尽了土壤肥力,也为风蚀创造了条件。加上连年春旱,狂风卷走肥沃的表土,人们辛勤开垦的土地荒芜了,新建的农场濒于破产,许多垦荒者陷入饥荒和贫穷的境地。更加可怕的是,新垦区的自然生态日益恶化,沙漠化愈演愈烈,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席卷大地,酿成久久不散的黑风暴。

从1962年至1965年,新垦区有1700万公顷土地受到风蚀灾害,其中400万公顷颗粒无收。1963年全国粮食产量仅10750万吨,比上年减产23.3%,少产3270万吨,以至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

一场征服大自然的劳民伤财的垦荒运动,成了赫鲁晓夫政治生涯的滑铁卢,1964年他的下台固然有多种因素,但中亚地区大垦荒的失败无疑也是其中一个致命的突破口。这个教训是相当惨重的。

由此观之,经济建设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不按科学发展观办事,不能坚持科学发展观,将会导致执政党的失败甚至跨台。

二、非洲大饥荒与沙漠化

几乎和前苏联的大垦荒运动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同时,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的非洲大饥荒,同样也主要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酿成的苦果。

非洲大饥荒是重大的国际事件,人们至今记忆犹新。从电视新闻中看到的画面是触目惊心的:骨瘦如柴的母亲和奄奄一息的儿童,干裂的大地,枯焦的禾苗,倒毙的牛羊,干涸的河床,以及大批涌向邻国的难民潮……一场可怕的灾难。

非洲大饥荒是由于气候干旱引起的,不少科学家认为与埃尔尼诺现象有关,这都是不错的。不过科学家们经过调查也指出,仅仅是气候变化并不足以酿成如此巨大的灾难,人为的因素不可低估,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非洲的荒漠化。

非洲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非洲西部的萨赫勒地带。该地带位于撒哈拉大沙漠的南缘,包括塞内加尔北部、毛里塔尼亚中南部、马里中部、布基纳法索北部、尼日尔中部、尼日利亚北部、乍得大部分地区。长约3000公里,宽为500—600公里,是一片辽阔的草原,以草本植物为主,仅南部有稀疏的乔木、灌木,长期以来以放牧牛羊为主要经济活动。

在1968年以前,萨赫勒地带出现了长达15年的气候湿润期。由于人口剧增,对粮食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于是大量天然牧场开垦为农田,甚至连一些固定沙丘的植被也遭到毁灭性破环。仅仅10年,农耕带向北推进了100公里,牧区的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再加上牲畜增加,草场退化,最终土地荒漠化愈演愈烈。

1968年至1972年发生严重的旱情,降雨量大大减少,一场不可避免的生态灾难终于降临萨赫勒地带。严重的沙漠化使大片牧场寸草不生,原先植物固定的沙丘形成流动沙丘,侵占农田牧场,致使农田颗粒无收,200万牧民的牲畜损失了一半,有350万头牲畜死亡,还有至少10万至25万人死亡,大批失去土地和牧场的农牧民涌入城市和联合国人道主义机构设置的难民营。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提供的资料,1984年至1985年,仅在非洲,有21个国家3000万至3500万人成为荒漠化的受害者,大约有1000万人被迫迁移,成为环境难民。这场灾难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其后果至今仍未消除。

由此观之,经济建设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不按科学发展观办事,将会导致民族的灾难。。

三、科学发展观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日益尖锐的矛盾的一次伟大的思想革命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又充满矛盾、相互斗争的历史。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都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从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出发,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古往今来的绝对真理。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必将深刻地改变自然界,影响自然环境,加大对自然资源索取的力度。但是,也应该看到,人类发展经济和需求的无限制增长,和自然资源及生存空间的有限,又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变生态环境中创造了现代文明:但是,当人类忽视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不按自然规律去发展经济,最终的结果也可能导致现代文明的毁灭,落得两败俱伤。

当今世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水资源及其它自然资源的匾乏、许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温室效应、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等负面效应,已经并且必将困扰人类一切雄才大略的实现,最终导致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后果。前苏联在中亚地区的大垦荒和非洲的大饥荒,以及中国许多地方令人堪忧的现状,只不过是许多惨痛教训的个案而已。

正是如此,以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探索出一条振兴经济与本国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之路,是国家之幸,民族之福,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遗产。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保护压力大,这是必须正视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的区域又多半是生态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显得重要。

确立科学发展观,归根究底还是离不开如何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这需要科学技术的帮助。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技术,才能真正做到使经济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避免发生以牺牲环境的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蠢事。

另外,要真正按科学发展观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在于人类要“认识你自己”,因为干扰落实这一科学理念的决定因素,除了人们不了解自然规律之外,更多的往往是人们的私欲和利益的驱动,只顾眼前利益和短期经济效益,而不惜损害长远利益和关系全局的社会效益。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提高人的科学素质,提高全社会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向人们宣传科学发展观固然十分必要,但这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用法律的武器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用法律去仲裁人与自然的矛盾,并对违法者予以法律的制裁。

这样,才能使科学发展观不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探究,而是成为全社会每一个人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

四、科学发展观与科学普及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也必然是我国科普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里只谈几点想法:

1. 科学普及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战略,是有必然联系的。

以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来看,实事求是地对我国国情进行评估,真正地认清中国的家底,是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的基础。必须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查清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以及各种资源的动态变化,以此决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避免盲目性。这不仅要求全国有宏观的数据,也要求省、市、县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现在高谈国情已是时髦的流行语,但许多政策却脱离了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城市规模日益膨胀,盲目追求西方早已唾弃的城市化,汽车工业无限制的发展,就是一个例子。其后果的严重性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恶化,还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的科技发展既要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大目标,但更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以有限的资金、人力,重点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和当前本国急需的科学技术,对解决本国经济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项目予以资金方面的重点支持。我认为,中国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科学技术的奥运会上,拿下所有项目的金牌,但是针对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却应该致力于攻克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科技难题。像以色列对于旱沙漠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像日本对防震技术的研究和高科技新产品的开发,都是值得借鉴的。举例来说,中国的自然灾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以兴修水利来说,年年月月兴修水利,年复一年闹灾,能否改变这种被动状况,拿出灾害造成的损失这一笔巨资,集中财力人力,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攻克水利建设的难关。在这方面,荷兰的拦海大坝工程,一劳永逸地解决北海的水患,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对此,科普工作者不能保持沉默。

2. 科普也是一种影响社会、影响公众的强大的舆论力量。

科学普及提倡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于领导人的决策,公众的倾向,人们的价值观,将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科普的优势所在,也是一种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科普并不仅限于通俗化地解读科学技术,也不仅限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科普更不是推销科技成果的广告词和说明书。尽管科普包含以上内容,但从理论的角度,从时代的需要来看,科普应该是一种再创造,它应该是向大众提供目的性和倾向性很强的科学技术使用的指南,应该扮演向社会提供正确的、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本国(本地)国情的科技顾问的角色。

3. 当前,中国的科学普及应当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类文明史和科学技术发展史的正反两方面的例证,从理论上课刻地解析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文明,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科普工作可以也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的科学普及,还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有针对性地普及推广国内外行之有效的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节能高效、综合利用、防灾抗灾、文明健康等各种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新举措和新信息。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科技界的密切配合。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的科学普及,还要及时地披露各种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引导人们认识其危害,与此同时,还要指出纠正与改进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措施,传播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这一点,对于今天的中国,是特别需要的。

    进入专题: 金涛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78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