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忠歧:中国能源安全的地缘政治分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998 次 更新时间:2008-07-15 10:28

进入专题: 潘忠歧  

潘忠歧  

能源安全不仅事关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而且事关中国的政治安全和国际地位。能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全球性商品,它的消费、生产和运输构成能源安全的三个重要层面。因此,探讨中国能源安全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中国能源的消费安全、供应安全和运输安全。

尽管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世界各国经济已经日益联为一体,地缘政治对经济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小,但是,在能源这个特殊商品问题上,地缘政治却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不论能源的消费和使用、能源的生产和供应,还是能源的运输和补给,都与地区性地缘政治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着重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探讨中国的能源安全。

一、东北亚能源需求结构与中国能源消费安全

人类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的。但是,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时,却无可奈何地发现,我们仍在使用与20世纪几乎完全一致的能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其中,石油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近10年来,石油消费量在所有能源消费量中的比例一直维持在40%左右。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似乎没有改变人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改变也难以预期。

与20世纪不同的是,如果说工业化国家是20世纪能源的主要消费者,那么到了21世纪,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将迅速超过发达国家。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就正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能源消费大国。21世纪世界能源消费的另一个变化是,地区结构发生了改变。如果说北美是20世纪能源消费的主要地区,那么东北亚将成为21世纪能源消费的主要地区,并且在消费量上会很快超过前者。中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一个大国,与这种地区结构的改变关系密切。

因此,探讨中国能源的消费安全问题,不仅需要研究中国国内市场的能源需求结构,而且需要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察东北亚地区市场的能源需求结构。

从国内需求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导致能源消费迅速上升。在过去10年间,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6.66%;而受国内资源及开采条件的约束,同期中国石油产量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75%。石油消费与石油生产关系的消长,使中国在1993年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变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1995年起,中国则成为一个能源净进口国。2002年,中国石油产量为1.689亿吨;而石油消费量达2.457亿吨。两者的差距,必须由石油进口来弥补,2002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需求为7680万吨。据有关国际能源机构最新统计,去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二,石油消费量第一次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每天消费石油546万桶(日本为543万桶),占全球消费量的6.5%,仅次于美国(25.5%),而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现已近1/3。而且据有关预测,中国石油净进口需求在未来10年,将按年均10%的速度增长,至2010年将达到1.5亿吨。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届时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将有可能接近60%。国际能源机构公布的数据甚至称,到2030年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需求的百分比将激增至80%以上。

从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结构来看,中国正面临着与日本、韩国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近十几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持续迅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总量在世界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已成为世界上石油缺口最大的地区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过去10年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平均增长5.4%,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亚太地区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4.2%,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0.4%,消费量却占世界消费量的26.4%;其中,20%左右被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朝鲜、蒙古)所消费。据有关预测,2005年,亚太地区将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与亚太相比,世界另两大能源需求中心——北美和欧洲虽然能源消费量很大,但能源需求增长极为缓慢,未来甚至有可能出现能源需求停滞乃至下降的局面。因此,有人把亚太地区称为未来“世界能源需求的心脏地带”。而东北亚无疑又是这个“心脏地带”的“心脏地带”。

东北亚,日本、中国大陆和韩国的能源需求占该地区能源总需求的98%以上。中国石油消费去年第一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日本则居世界石油消费第三位,韩国也是居世界排名前列的石油消费大国。这三国中,日本是传统能源进口大户,目前仅在日本海沿岸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的0.2%,其他则全部依赖进口,所以日本几乎是一个石油纯进口国,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高达99%以上;日本的石油进口不仅居东北亚地区第一位,也是亚洲地区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韩国的石油完全依赖进口,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已达32%。韩国、中国既是东北亚地区石油进口的第二、第三位,也是整个亚洲地区进口石油的第二、第三位;韩国还是全球第四大石油进口国。从石油进口地区来看,东北亚地区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虽有丰富石油资源,但到目前为止,对中日韩三国能源出口仍非常有限。日本石油进口几乎全部来自中东地区,韩国原油进口70%以上来自中东地区,中国则有50%以上进口原油来自中东地区,而且这个比例正呈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

就能源消费安全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买得到所需的能源。随着中国能源进口比重的大幅度提升,中国能源消费面临的重要难题就在于如何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得到所需的能源需求份额。由于世界能源储备除少量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之外是固定不变的,能源生产和供给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要在世界能源市场争得更多的份额就必然要与相似的消费者展开激烈竞争,而中国石油消费的竞争对象主要就是东北亚的日本和韩国。在东北亚地区,中国与日本、韩国能源消费的利益冲突远远大于利益重叠。三国共同特点,也是共同弱点,就是能源对外依赖程度过高。而对进口能源依赖程度的提高,直接意味着中国将逐渐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对世界能源市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结构的演变明显不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

而且,由于东北亚地区缺乏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那样的地区安全框架,因此这种对能源需求的竞争将难以得到有效协调,能源竞争和地缘政治对抗极有可能在该地区形成一种下降的恶性螺旋。中日之间“安大线”与“安纳线”的较量就是一个不祥之兆。因此,东北亚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就在于如何把能源依赖的共同弱点变为能源合作的推动力。一位美国著名能源问题专家曾将从东北部富有能源的萨哈林,穿过朝鲜经日本到中国缺乏能源的福建和广东省称为“东北亚弧形危机地带”。他认为,由于地缘政治结构和自然资源的差别,能源对这一敏感地带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源可能造成大国对抗从而加剧地区紧张,另一方面,通过重要的新形式的合作,各国之间的矛盾可得到化解。积极推进能源合作,将对整个东北亚的稳定起建设性作用”。

二、世界能源储备、生产和出口的地缘分布与中国能源供应安全

由于中国原油储量在世界各国中位居第10位,仅占世界总储备量的1.5%,产量也仅排在第8位,但石油消费量却已位居全球第2位,对国外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32%,因此,国际能源储备、生产和出口的地缘分布对于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而言具有至关重要且日益显著的战略意义。毕竟,中国要想获得所需的能源份额不仅在于自己是否能够买得起,而且还在于是否能够买得到。亦即,中国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石油供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能源市场上石油生产和提供的源源不断,而这主要是由世界能源主要储备、生产和出口地区决定的。因此,研究中国能源的供应安全,必须首先了解世界主要能源(以石油为主)储备、生产和出口的地缘分布状况。

根据《石油与天然气杂志》(Oil & Gas Journal)对世界原油储备的最新估计,世界石油储备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中东(尤其是海湾地区)、非洲(尤其是北非地区)、北美、中南美洲和前苏联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富油区域,而西欧和亚洲原油储备在世界总储备量中所占份额很少。这样,除了北美既是重要石油消费区又是重要石油储备区之外,世界其他两大石油消费区——欧洲和亚洲都是石油贫乏区,因此形成了一种明显的石油储备与石油消费的错位现象。这种错位现象在世界原油生产和出口的地缘分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表1:世界原油储备(百万桶)(2003年1月1日)

地区 《石油与天然气杂志》 百分比

北美 215.320 17.8%

中南美 98.551 8.1%

西欧 18.267 1.5%

东欧和前苏联 79.190 6.5%

中东 685.642 56.5%

非洲 77.429 6.4%

亚洲和大洋洲 38.712 3.2%

世界总体 1,213.112 100%

资料来源: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Energy Annual 2002, Released in March-May 2004. 该表为作者根据该报告有关数据自行作出。

从世界石油生产情况来看,1998年世界石油生产总量是每天6620万桶,到2003年上升到6840万桶。中东地区占30.4%,由于2003年伊拉克战争使伊拉克石油生产出现中断,因此相比1998年的31.7%,中东2003年石油生产的比例有所下降。西半球(整个美洲)2003年石油生产大约占总量的24.9%,相比1998年的26.8%也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委内瑞拉工人罢工。前苏联地区石油生产则由1998年的10.6%上升到2003年的14.3%,增长主要来自西西伯利亚。非洲石油生产也从1998年的10.4%上升到2003年的11.0%。亚太地区石油生产在2003年占世界总量10.7%,跟1998年一样,尽管中国(3.4 Mb/d)有所增加,但增量却被印尼减产抵消了。2003年欧洲为世界提供了8.8%的石油生产,比1998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由此不难看出,除了北美之外,世界石油主要生产区都远离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区,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石油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必须经过跨区远距离流动才能完成市场循环。即使世界石油生产因为这种那样的原因在地缘分布上会出现一定波动,但是,产地与消地的脱离现象不可能彻底改观。

事关重要的不仅在于世界石油资源的储备和生产,而且还在于世界石油的出口状况。同样,除了北美之外,世界石油主要生产区的石油产品大部分需要出口,而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区的石油产品大部分需要进口。世界石油产量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出口量最多的地方也是中东,其石油产量的80%以上用于出口,出口量同生产量一样,大约也占全球总量的1/3。在前10 大石油净出口国中,中东地区占了5个,其中沙特的出口量世界第一,占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13.5%。在石油进口国家与地区中,美国的1/4、欧洲的3/5和日本4/5以上石油进口都来自中东。除了中东之外,非洲、东欧和前苏联国家以及中南美洲也是石油净出口地区。即使北美地区,石油生产也不是自给自足。美国虽是石油生产大国,但更是石油消费大国,每年57%的石油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加拿大。因此,严格来讲,世界上所有主要石油消费国都不同程度地依赖进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石油供应安全问题。

石油供应安全与石油进口依赖程度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依赖程度越大,供应安全的风险就越高。对于中国来说,潜在的石油供应来源主要是中东、北非、俄罗斯和南美,其中,由于中国与南美一直缺乏紧密的政治关系和经贸外来,因此,中东、北非和俄罗斯便成为中国最现实的主要石油供应地。幸运的是,中国与这三个地区政治关系一直比较良好,尤其是中东北非地区,大部分产油国都与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能源合作潜力很大。但不幸的是,这些地区都是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的产油国不是经历着严重的地区和国内冲突,就是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尽管这些地区的产油国依赖石油出口为其提供必要的财政,但不断的战乱使能源出口大受打击。美国对部分产油国,如伊朗、伊拉克、利比亚、苏丹的经济制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石油生产和出口。现在,石油主要生产国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是如何为能源发展寻找必要的资金投入。因此,尽管中东和北非地区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但它们却不是一个稳定的来源。中国石油供应安全不仅取决于中国同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而且更取决于这些地区本身的稳定和安全。

正是由于中东北非地区过于动荡,相对稳定的俄罗斯、里海、中亚地区在国际石油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开始上升。中国一向与俄罗斯具有良好的政治和战略关系,这为中国开拓俄罗斯石油市场提供了必要的有利条件。但是,中国真要想把俄罗斯变成中国石油进口的来源地,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石油对于俄罗斯来说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近年来,能源出口一直占俄GDP的20%以上和外汇收入的50-60%,俄罗斯经济增长的近90%得益于能源出口的拉动。因此,普京政府对能源出口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力求对国际石油战略格局施加更大的影响。出于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的考虑,俄罗斯不会轻易将石油提供给任何一个国家,包括中国。中日之间“安大线”与“安纳线”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了这种困难。因此,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中国将面临越来越明显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确保石油供应的安全和稳定是未来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

三、能源对海运通道和海运能力的依赖与中国能源运输安全

除了能源消费安全和供应安全之外,中国还面临着能源运输安全问题。要确保能源安全,中国不仅要买得起能源、买得到能源,还要运得回能源。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的错位现象决定了能源运输的必要性。运输乃是能源安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勿庸置疑的是,能源运输主要依赖于海运通道的畅通和海运能力的充足。越来越多的石油进口决定中国必须考虑石油运输问题。相应地,中国石油运输安全主要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运输线路安全,二是运输能力安全。前者决定中国是否能够确保运输通道的安全,后者决定中国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把所需石油从海外运回国内。

从中国石油进口情况来看,除极小部分从前苏联进口采用铁路运输之外,绝大部分,约占全部石油进口的93%,是通过海上运输实现的。虽然人类正进入信息社会,但全球人员流动、资本流动和信息流动是建立在巨大的物质流动基础之上的。没有依赖于海洋运输的全球物质流动,现有的世界经济秩序就难以为继。世界石油的流动尤其依赖于海洋这个天然通道。据统计,2000年,世界海上运输的货物总吨位达55亿吨,在海上运输货物的构成中,大宗战略物资的运输占首要地位,其中能源运输的比重占运输总量的50%。以石油为例,2000年,世界海上运输的原油总计为17.628亿吨,占总货运量的30%,通过海上运输的石油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50%左右,仅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量就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25%。海上能源运输乃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中最引人注目的战略问题之一。随着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大,石油进口对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依赖也越来越大。而要确保石油运输安全,不仅需要安全的国际环境,而且需要中国发展必要的海上护航能力。在这方面,中国海军保证中国能源运输的能力是令人担忧的。

由于海上石油运输都是由油轮来承载的,因此,发展中国油轮事业是另一项必要举措。在这方面,中国面临的问题与前者有所不同,既有能力问题,也有协调问题。从能力来看,中国船东目前控制的大型油轮承运能力大约每年为3000-4000万吨,与中国石油进口增长不成比例。但从中国船队实际上运输中国进口石油的具体份额来看,更是不成比例。据统计,2002年,中国进口原油6941万吨,其中通过油轮运输的约为6450万吨,而中国船东所承运的进口原油约为680-700万吨,仅占中国进口原油的10%左右。从航线结构来看,中国2002年进口原油中,3439万吨来自中东,约占50%;1850万吨来自西非,约占23%;1045万吨来自东南亚,约占15%。这三条航线所占中国原油运输的比重合计为88%。但是,在中东航线上,中国船东所承运的石油进口为130万吨,占该航线石油进口不足4%;在西非航线上,中国船东所承运的石油进口为零;在东南亚航线上,中国船东所承运的石油进口为550万吨,约占该航线石油进口的52%。另一方面,中国大部分油轮船队以服务国际油轮运输市场为主,尤其是在远东航线上为日本和韩国承载了大部分原油进口运输。中国船东(以招商局为例)90%的运力是为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而中国90%的石油进口又是由外国船东承运的。这种错位现象说明,中国石油公司与中国油轮公司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长期的战略合作。毕竟,日本、韩国与中国的石油运输航线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而中东和西非航线又是中国原油进口的命脉所在。因此,从运输能力来看,中国石油运输安全同样令人担忧。

发展中国的石油运输能力,既需要壮大中国的海军力量,又需要整合中国的油轮事业。这种发展无疑受地缘政治的影响,而发展本身又会在某种程度上反作用于地缘政治。因此,中国在考虑自身能源运输安全时,必须从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大局出发,注意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兼顾二者的协调发展。如何才能做到既壮大自身护航和航运能力,又在地缘政治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安全困境,将是中国考虑能源安全战略时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四、结论与建议

科技进步并没有改变人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由于以石油为主要形式的能源作为一种全球商品,具有鲜明的不可克服的产地与消地错位现象,因此,能源安全问题不仅受经济发展的直接左右,而且受地缘政治的巨大影响。

中国正日益成长为一个重要的能源消费大国,对国外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着消费、生产和运输三方面挑战。为迎接能源消费安全方面的挑战,中国需要着重处理好同日本和韩国既竞争又合作的能源需求关系,避免能源竞争演化为原本已经处于紧张状态的地缘政治对抗的催化剂,尽力利用能源合作的可能机遇促进东北亚地缘政治合作,形成有效的地区安全架构。

为迎接能源供应方面的挑战,中国既需要同中东、北非地区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帮助维持该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健康,又需要同俄罗斯、里海、中亚地区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发展实质性的经贸交流。由于中国将与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分享有限的石油资源,竞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会不断加剧,因此,中国必须考虑实现能源供给的多元化,减少对某一地区(如中东)石油的过分依赖。美国兰德公司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中国寻求能源安全》的研究报告,其基本结论就是,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应控制在1/3以下,中国不能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亦即,在外部供应的1/3中,中国从俄罗斯进口1/3,从中亚进口1/3左右,另外1/3可继续依靠中东。兰德公司的研究颇具启发意义。

为迎接能源运输方面的挑战,中国既需要逐步壮大中国的海军实力,使之在必要时具有足够的护航能力,又需要致力于整合现有的油轮运输事业,使之与石油进口公司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避免不必要的脱节和错位。重要的是,运输安全作为中国能源安全的一个部分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只有把能源安全作为地缘政治问题来考虑,中国才能切实做到“找得到”、“买得到”、“运得到”,能源才不会成为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来源:中国国关在线)

    进入专题: 潘忠歧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安全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65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