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担道:中国民意通道处于半瘫痪状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22 次 更新时间:2011-11-01 11:05

进入专题: 民意通道  

左担道  

江苏网络电视台10月18日报道 儿子被有钱有势的人殴打致残!母亲在大街全裸替儿伸冤 旁边躺着的是她的儿子!被有钱人打到残疾!终身卧床!JC局长要求和解,他们一家不肯,后来冤枉他们儿子盗窃罪.JC来威胁驱赶他们。钱权勾结的沆瀣一气令人发指,母爱的伟大与无奈……

母亲用裸体吸引路人的要求,以造成轰到效果。这种以牺牲尊严儿子伸冤的方式,对于一个为人母的女人,需要多大的勇气?这位母亲维权的方式,看似另类,但实际上与诸多的中国维权有着共同之处。

比如讨薪的人需要跳楼;被拆迁人,需要自焚;有的卖光家产,北京上访。然而上访之路也不平安:实时要警惕黑保安,被精神病,私刑关押。上访人人身自由竟得不到保障,更是有人因此牺牲生命。

老百姓上访难,他们无权无势,对于中国以一个关系网、人情网构筑的官僚社会来说,他们只能是一种无奈的、渺茫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权利。他们象黑夜里行走的孤独战士。他们没有后援,没有方向……记得有一首歌词:党的光芒象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给人温暖,正是因为它的宗旨,就象太阳一样,普照大地,让社会主义国家的每个公民,都处于光明之下。

各地政府官员的不作为,和渎职行为,其实是一种正义的缺失。他们以权谋私、颠倒黑白;食我国库、夺我民益。当一个腐败的市长哭着说:我从骨子里爱党;当一个官员,责问记者:你是替民说话还是替党说话。中国的官员的年轻化、知识化,注定他们都是文化素质很高。然而他们对党的认识,连一个不识字的普通百姓都不如。党的机构和民众的关系,就象一个金字塔结构。爱党更应该为党的事业和声誉奋斗。试想连作为底座的民众都散了,上层的塔尖还存在吗?所以这些自称爱党的人,和自称替党说话的人,他们不仅没有为党做事,而是在拆党的台。不可思议,这些对党基本认识都存在错误的人,却官路亨通,处于高位。更难以理解,这些隐藏在官僚队伍中,却不具备共产党员基本素质的人,好不容易被人们替党揪了出来。我们政府的宽容,不仅没有处于他们“一生不得当官”的重罚,反而再次重用。这伤了多少人的心?!

悬崖勒马,有错就改。这是好事,也是一些官员能够东山再起的理由。但党和政府是国家的火车头,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约束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社会的风向标。放宽对自己的约束,对自己的宽容。表面上是人人平等人权的解读,但实际上,作为官员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已经给社会造成种种误读。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之所以贪腐官员前赴后继,最终导致王朝的覆灭。就是因为这些官员,没有分清社会人及个体人的区别。

坐享人民创造的财富,已经有着比普通百姓更多的特权。但身处特权,却依然小市民意识,与民斤斤计较,争权争利。当一个官员如果不能将自己,与一个普通老百姓区别对待,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道德修养问题。这方面的缺失不是可以学习出来的,更与文凭无关。因为他是一个人的本性。一个人的内心是否有正义感,决定着一个人的官德是否高尚。比如共和国建立初期,那些大字不识的政府人员,依然可以做到一个好的管理者。

正义与文化无关。

中国不断地出现自焚、跳楼、上网散布,群聚事件,乃至今天的裸体母亲。都说明中国不是缺少文化的官员,而是缺少官员的正义。中国衙门豪华,各个机构都不缺乏官员。民众的正义得不到伸张,冤屈无处申诉。民众的申诉却不能经他们职责,一级级地向上和平传达。因为责任、正义感的缺失,地方父母官一个个成了摆设。民众只能用这种颇具杀伤力,劳民伤财,且试图绕过、躲避,无作为、甚至没有正义感官员的方式,只为了能让中央听到民众的声音,替他们维持正义。这样的地方官员,不仅没有做到替民众做主,相反却成了民众诉求的拦路虎,是正义的打压者。

民众选择自我伤害,或伤害社会的方式,以渴求公正。或许得到了部分的解决。但他们的维权方式,每发生一次,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以及他们本人的正义感,都会受到伤害。可见地方官员责任、正义的缺失,已经成为严重堵塞中国民意通道的毒瘤。其危害已远远超过他本人对社会的个体危害。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宽以待人是对老百姓,严以律己,则是共产党本人。不作为官员的存在,政府应该深知其严重性。其已经存在很久,政府不温不火的处理方式,是无法遏制民意矛盾的逐步扩大——正副局长需要斗殴;纪委干部需要微博维权;纪委干部自杀不了了之;公安局长遭刑事逼供……当我们的官员因为正义,也随之落为弱势群体时,谁来替政府维持正义——最终造成民意通道的半瘫痪状态。

    进入专题: 民意通道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586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