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九大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这项举动既是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贯思路的延续,也可视为对近期温州企业债务危机的一个回应。
温州企业债务危机持续受到各方关注。温家宝曾亲赴浙江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浙江省出台了搞好金融服务、规范民间借贷、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一揽子举措,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微小企业为扶持对象的系列措施的推出,从各个方面表明这次问题的严重程度。
这次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金融等困难,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某种延续。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中小企业集中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已经历了多次“倒闭潮”,大量出口外向型企业受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直接冲击。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难题,不同地方作出的判断并不一致。有的地方认为适量中小企业倒闭,是落后生产能力的自然淘汰,政府不会去救;有的地方则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试图化解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局。
当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后果,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克服困境的措施,其中不乏与扶持中小企业相关的举措。比如以国务院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来看,它包含了以扶持中小企业,调动民间资本投资,促进产业结构更新升级为目的的方向性投入。反观这次债务危机,不少温州企业大多属于实体经济,却陷入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
更早些时候,比如2009年发布的“新非公经济36条”等措施,都是为了刺激民营经济发展,放宽了民间资本的行业准入,并有一些包括金融在内的政策突破。然而,挡在民营企业之上的“玻璃天花板”仍未捅破,与落实相关政策相适应的金融、铁路、能源和市政公共事业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进展缓慢,那么政策所起到的实际效果就需要进行评估。
客观地说,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各不相同。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生态下基于自身原因败下阵,一些企业过于依赖国际市场难于及时调整,还有些企业则可能受到政策或经营环境的影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不是建立在不作区分的保障上。但比较不同企业的境遇,比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得到的政策或金融资源不一样,所以各个地方都说企业要“做大做强”,比如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区别可能更明显。也就是说,还存在企业公平发展的问题。
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经营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它根植于总体的经营环境、政策环境等。这次温州企业债务危机,或许是一些深层次问题的一次集中表现,它应被视为一个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