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世纪大地震不但引发海啸,更引发了核电站发生爆炸和放射物泄漏事故。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核危机和核恐慌给人们心理带来的震撼,现在还难以做出4级、9级或18级的结论——假如心理地震也可以用地震级别、核事故级别来判断。世界各国人民在高度关注地震救援的同时,也十分密切地注视着核危机和核恐慌风险的未来趋势。应当说,全人类对日本核反应堆在地震中遇到的麻烦引起的任何反应,都是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正常反应。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14日发表题为《对核问题反应过度》的评论,文中说:“在美国,日本核反应堆遇到的麻烦引发了对现代生活和技术潜在风险的过度反应。问题的部分症结在于媒体对灾难本身的报道力度不够。”文章中没有具体说美国人是如何反应过度的,至少没有谈到赴日参与救灾的“罗纳德·里根”号航空母舰遭受核辐射时迅速停止执行任务撤往外海是否也是一种“反应过度”的表现。
如果说美国人确实“反应过度”的话,这或许与美国好莱坞那些诸如《后天》、《2012》一类灾难性大片看得太多了有关。平时总想着明天大祸临头,到了世界末日,真的遇到发生天灾人祸,也难免一时间“反应过度”。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核事故的防范措施力度加大,无论是美国人还是日本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反应都会逐渐趋于平静。
本报昨天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日本已正式请求援助。日本首相批评东京电力未及时报告核电站爆炸事故。十分显然,日本有关方面已经开始对核事故存在的巨大灾难性严重后果和可能扩大的危害,采取了比核电站第一次爆炸更加积极的行动。遗憾的是,这是在几次爆炸后的反应,而不是第一时间的反应。倘若在第一时间及时反应,甚至有一点“反应过度”,及早扩大核辐射警戒范围,有可能避免更多人员受到伤害。这场世纪大灾难有众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汲取,特别是在面对可能发生核泄漏、核污染时,紧急疏散的半径划得大一点还是小一点,紧急避难的居民人数搞得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后果大不一样。鉴于此类事故初起时,存在极大的不可知、不确定和不可预见性,半径划大点、疏散人口多点,后果肯定会更好一些。在这样的时刻,任何犹豫不决和拖延都意味着将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和灾难。
3月14日,德国总理宣布暂停去年通过的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计划3个月。在此期间,德国将对所有17座核电站的安全性进行毫无保留的彻底检查。有报道说,这是日本核危机在德国引发的核恐慌,再度挑起人们对核能的恐惧,促使德国政府的核电政策发生转变。不管德国人是否“反应过度”了,他们那种立即行动起来彻查本国核电安全的做法,还是比美国《华尔街日报》的“反应过度论”更令人赞赏。在日本核风险还没有完全解除的时候,在本国核电安全未能全面检查之前,匆匆忙忙地告诉人们“毋需反应过度”,既不合时宜,也未免过于不负责任。